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睿杰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云杉
  • 3篇挥发性
  • 2篇针叶
  • 2篇青海云杉
  • 2篇萃取
  • 2篇微萃取
  • 2篇挥发性化合物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GC-MS分...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动物群落
  • 1篇新疆云杉
  • 1篇云杉八齿小蠹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枝条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挥发性物...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5篇史睿杰
  • 4篇谢寿安
  • 2篇郭新荣
  • 2篇吕淑杰
  • 2篇宋晓斌
  • 2篇赵薇
  • 1篇白登忠
  • 1篇金会鑫
  • 1篇汤耀宗
  • 1篇王翻艳

传媒

  • 3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提取蚱蝉若虫蛋白质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2年
以蚱蝉(Cryptotympana pustulata)若虫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蚱蝉若虫蛋白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碱提蛋白法的蛋白质得率最高,其次为盐提蛋白法,Tris-HCl提蛋白法得率最低。碱提蛋白法的主要工艺指标为:碱液质量分数0.5%、温度60℃、时间60min、固液体积比为1∶5时蛋白质得率有最大值;盐提蛋白法的主要工艺指标为:盐液质量分数1.5%、温度40℃、时间120min、固液体积比为1∶10时蛋白质得率有最大值;Tris-HCl提蛋白法的主要工艺指标为:Tris-HCl液pH值8.1、抽提温度20℃、抽提时间30min、固液体积比1∶10时蛋白质得率有最大值。
金会鑫谢寿安史睿杰汤耀宗王翻艳
关键词:正交试验
青海云杉枝条、针叶和云杉八齿小蠹粪便的挥发性物质GC-MS分析以及室内趋向的研究
云杉八齿小蠢(Ips typographus Linnaeus)为次生性害虫,一般危害天然云杉林,尤其是危害成、过熟的云杉林,在适宜条件下或虫害严重时还可直接对健康立木造成侵害,并和其他小蠢一起造成林木的大面积枯死,使当...
史睿杰
关键词:云杉八齿小蠹植物挥发性物质
文献传递
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GC/MS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提取方法,分析了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共鉴定了65种化学成分。其中针叶中分离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99.78%,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左旋乙酸冰片酯;枝条中分离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的99.93%,主要成分为α-蒎烯、a-水芹烯、莰烯、1-甲基-5-(1-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石竹烯。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物质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多。
史睿杰谢寿安赵薇吕淑杰宋晓斌郭新荣
关键词:青海云杉挥发物固相微萃取
新疆云杉枝条及针叶挥发性化合物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新疆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枝条及针叶的挥发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云杉枝条及针叶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枝条挥发物中含有44种化合物,主要包括α-蒎烯(44.97%,m/m,下同)、莰烯(17.44%)、石竹烯(8.98%)、D-柠檬烯(7.35%)、α-水芹烯(4.72%)、醇类化合物(6.42%)等,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薁、茚、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针叶挥发物中含有47种化合物,主要包括1R-α-蒎烯(34.31%)、莰烯(22.72%)、酯类化合物(7.68%)、萘类化合物(5.48%)、茨醇(3.78%)以及少量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蒽、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
赵薇史睿杰谢寿安吕淑杰宋晓斌郭新荣
关键词:新疆云杉挥发性化合物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秦岭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为探讨秦岭土壤环境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取样调查法,调查了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土壤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共捕获土壤动物5 048只,分别隶属于23个类群。土壤动物群落随土壤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土壤理化特性测定表明:腐殖质和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在5种土壤环境中的含量随着海拔增高向上逐渐增加,特别是在棕壤森林土、暗棕壤森林土和亚高山草甸土中的含量比较高;供试土壤酸度随海拔高度增加逐渐增加:土壤pH值由7.08降至5.18;土壤容重总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土壤孔隙度的变化规律刚好相反;土壤质地逐渐从壤质粘土变为沙质壤土;土壤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土壤细菌和土壤放线菌数量在暗棕壤森林土中最高,土壤真菌数量在棕壤森林土为最高,而在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陡然下降。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动物群落随土壤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依次为棕壤森林土>褐色森林土>亚高山草甸土>暗棕壤森林土>高山草甸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土壤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状况,并且和Berger-Parker生态优势度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
白登忠谢寿安史睿杰成洪刚
关键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土壤生物多样性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