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春梅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口腔
  • 5篇正畸
  • 4篇消毒
  • 4篇固定正畸
  • 3篇牙菌斑
  • 3篇牙菌斑指数
  • 3篇菌斑
  • 3篇菌斑指数
  • 2篇毒效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重症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新生儿重症监...
  • 2篇正畸患者
  • 2篇手卫生
  • 2篇同源性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重症
  • 2篇重症监护

机构

  • 14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作者

  • 15篇钟春梅
  • 4篇胡瑛
  • 4篇文飞球
  • 4篇韩剑丽
  • 3篇葛元输
  • 3篇王红梅
  • 3篇周佳
  • 2篇付勤
  • 2篇何燕
  • 2篇付雪梅
  • 2篇赖碧娟
  • 2篇刘犇
  • 1篇李迎慧
  • 1篇陈运生
  • 1篇尹红
  • 1篇尹艳
  • 1篇扈庆华
  • 1篇韩天娥
  • 1篇黄梅花
  • 1篇刘进

传媒

  • 3篇现代护理
  • 3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圳儿童医院2010年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12月住院患儿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常见病原菌3 629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2 493株,占68.7%,革兰阳性(G+)菌1 136株,占31.3%。G-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2.7%)、大肠埃希菌(20.4%)、鲍曼不动杆菌(10.7%)等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分别是41.3%和51.7%;G+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15.5%。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及酶抑制剂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性,对氨基青霉素类耐药性高;G+菌未检出碳青霉烯类、安沙霉素类、磷霉素类、糖肽类及链阳霉素类药物的耐药菌株,对青霉素G耐药率高达93.5%。结论:本地区儿童感染疾病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及葡萄球菌为主,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和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仍保持高度的药物敏感性。
胡瑛文飞球钟春梅王红梅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同源性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及环境采样标本进行病原学分离培养和鉴定,测定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同源性,为控制肺炎克雷伯菌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临床及环境采集标本中分离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耐药性测定,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明确其同源性。结果:除7号菌株外,另6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为多重耐药菌,且PFGE分析具有同源性。结论:NICU病房临床分离的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6株具有同源性,证实是一次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环境污染和接触传播是造成此次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胡瑛文飞球梁静钟春梅邓继岿王红梅扈庆华李迎慧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同源性PFGE
知信行管理模式对儿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在提高儿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6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对该组医护人员实施知信行管理,从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强化手卫生的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该组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以及手卫生质量的情况。结果知信行管理后,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等洗手率高于管理前,医护人员洗手符合程序规范、使用消毒液的情况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高于管理前,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洗手时间≥15S、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改善手卫生质量。
肖志田刘芙蓉曾细秋钟春梅付勤
关键词: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新生儿、医务人员及环境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同源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同源情况,探讨MRSA医院感染途径及防控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10—12月NICU收治新生儿及环境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头孢西丁K-B法确认MRSA,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MRSA分离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2014年10—12月NICU检出MRSA6株,其中3例新生儿(58床、70床、100床)送检标本均检出MRSA,58床护士(鼻拭子及手)和新生儿暖箱均检出MRSA。6株MRSA中5株具有同源性,药敏结果显示,1~5号菌株对克林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耐药,6号菌株的药敏谱与1~5号菌株稍有不同,6号对克林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敏感。PFGE结果显示,1~5号菌株为同一型别,6号菌株为不同型别。结论此次MRSA医院感染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尤其是通过医务人员手导致交叉传播,利用PFGE技术早期分析鉴定流行菌株是预防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病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胡瑛文飞球刘犇钟春梅付雪梅
关键词: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
口腔固定正畸患者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方法将140例即将粘接固定矫治器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宣教。采集两组正畸患者矫治前、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刷牙前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矫治前两组患者的菌斑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矫治后第3个月、矫治结束后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菌斑染色指数评价结果,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光盘资料进行健康教育对保持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更有效。
钟春梅葛元输周佳
关键词:固定正畸牙菌斑指数口腔护理健康教育
口腔器械污染状况与消毒方法及其消毒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口腔器械乙型肝炎病毒污染状况和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细菌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某口腔中心医疗器械进行了监测。结果使用后口腔科器械污染率100%;检出480株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占39.38%,枯草杆菌占24.58%。使用后4种口腔器械采样标本中HBsAg总平均阳性率为10.1%,牙钻手机上HBsAg阳性率达到13.33%。用5000 mg/L碘伏擦拭消毒口腔器械消毒效果较差,对HBsAg基本没有消毒效果。20 g/L戊二醛消毒液浸泡口腔器械2 h仍有部分器械上检出HBsAg。经压力蒸汽灭菌后的4种器械均未检出细菌和HBsAg。结论口腔器械污染严重,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最好。
黄梅花钟春梅陈运生
关键词:口腔器械污染状况消毒
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追踪观察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对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进行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追踪观察,探讨固定正畸治疗与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3例正畸患者在正畸治疗前、治疗后第一个月和第三个月、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口腔卫生检查。采用Turesky菌斑指数改良法记录UR6、LL6、UL3、LR3、UR1、LL16个牙齿近中面、远中面、唇(颊)面、舌(腭)面的菌斑指数。采用秩和检验对治疗前的牙菌斑指数(T1)与治疗后一个月(T2)、治疗后三个月(T3)及治疗结束后一个月(T4)的牙菌斑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系统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后前牙和左下第一磨牙(LL6)颊面治疗前与治疗后一个月(T1-T2)、治疗前与治疗后三个月(T1-T3)的菌斑指数评价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上第一磨牙(UR6)及左下第一磨牙(LL6)的菌斑指数评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一个月(T1-T4)全部指标牙位的菌斑指数评价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接固定矫治器初期阶段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变差,但随着患者对矫治器的适应及刷牙方法的掌握,口腔卫生逐渐改善。治疗结束后,由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口腔卫生状况优于治疗前的口腔卫生状况。
钟春梅刘进葛元输韩剑丽周佳
关键词:固定正畸牙菌斑指数口腔卫生
38例龋齿微创祛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龋齿祛腐微创技术应用于对传统方法治疗龋病易造成紧张、恐惧心理患儿的有效性并提出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使用微创祛腐的 38例紧张型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 应用微创方法的 38例患儿全部顺利完成了龋病治疗。结论 对不能接受传统方法祛腐的紧张型患儿应用微创祛腐的新技术值得推广。
钟春梅
关键词:微创龋齿紧张型临床护理观察
化疗患儿陪护人员手卫生调查与干预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化疗患儿陪护人员手卫生的认知和执行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选择血液肿瘤科化疗患儿的陪护人员60名进行手卫生情况问卷调查,进行六步洗手法培训,跟踪观察洗手执行情况。比较培训前后洗手合格率。结果陪护人员对直接接触患儿、喂药或喂食物前洗手的认知率为88.33%和93.33%,执行率分别为76.67%和89.13%;对于接触患儿相关物品前、与其他人接触后洗手的认知率分别为21.67%和41.67%,执行率分别为14.89%和28.95%。六步洗手法培训前后陪护人员手卫生的菌落数分别为(82.36±53.32),(16.21±18.83)cfu/ 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061, P<0.01);培训后致病菌检出率为31.67%,合格率为61.67%,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420,27.638;P<0.01)。结论化疗患儿陪护人员手卫生认知较低、执行情况差、洗手合格率低,应进一步加强陪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洗手方法培训,督促手卫生的执行,提高陪护人员的洗手合格率,减少经手传播医院感染,保障化疗患儿的健康和安全。
尹艳尹红李素芳付勤钟春梅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陪护人员手卫生
两种消毒方法对口腔正畸印模消毒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2种消毒方法对口腔正畸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抽取200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门诊正畸患者的印模(上下颌共96个样本)分2组消毒处理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组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加温至80℃)消毒处理;对照组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采用印模清洗消毒机的48个样本细菌培养全部合格,无细菌生长,合格率为100%;采用含氯消毒液(健之素)浸泡处理的48个样本,有8个检测不合格,有细菌生长,合格率为83.33%。结论印模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含氯消毒液浸泡处理,有利于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钟春梅吴敏韩剑丽赖碧娟
关键词:消毒法口腔印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