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炜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略论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被引量:6
- 2007年
- 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怀柔优于征伐、“御之得其道”、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怀柔优于征伐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御之得其道”是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先治其内而后立功于外是其处理内政和边疆问题的基本原则。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教义、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其个人经历和北宋激烈的民族矛盾有关。不畏上的理论勇气、关注现实、全面与片面共存是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的显著特征。司马光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儒家教义和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郑炜
- 关键词:司马光民族关系思想
- 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
- 宋辽夏金时期,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汉族政权、少数民族政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北宋王朝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为...
- 郑炜
- 关键词:北宋民族关系思想
- 文献传递
- 从弃守湟鄯到继述开拓——论宋徽宗西北边策被引量:1
- 2015年
- 北宋后期,西北地区民族矛盾尖锐,北宋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政权经常发生冲突,而北宋朝廷的西北边策也在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时期发生了数度的变化。仅在宋徽宗主政时期,西北边策就经历了弃守湟鄯,到继述开拓的转变。
- 郑炜
- 关键词:宋徽宗
- 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初探被引量:3
- 2009年
- 王安石的民族关系思想主要由"兼制夷狄"、德力观、恩抚蕃部和与"夷狄较,须操纵广大"四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兼制夷狄"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核心,德力观是其民族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了儒家教义、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影响,又与北宋激烈的民族矛盾有关。民族关系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统一、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王安石民族关系思想的显著特征。王安石的民族关系思想是对儒家教义和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郑炜
- 关键词:民族关系思想民族关系
- 略论欧阳修正统观中的民族因素被引量:4
- 2020年
- 欧阳修的正统观在早年表现出淡薄华夷之别的超越性,在评判古代政权正统性时重一统而轻种族,晚年却流露出明显的“尊王攘夷”倾向,越来越重视古代政权的民族性问题。欧阳修正统观的发展变化,既与隋唐时期重文化、轻种族的民族思想、正统观的发展有关,又受到了北宋中期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的影响。欧阳修晚年的正统观是宋代正统思想发展由“宽”转“严”的重要节点,其思想为南宋思想家所继承,发展为民族情绪强烈的民族正统观,在元明乃至清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化对欧阳修正统观中民族因素的研究,对反对狭隘民族主义仍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 郑炜
- 关键词:正统观民族思想北宋
- 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被引量:5
- 2010年
- 宋辽夏金时期是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完善及理论总结和升华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少数民族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逐步认同以及"中国观"扩大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认同。
- 郑炜崔明德
- 关键词:辽金民族关系思想文化认同
- 略论元好问的民族思想被引量:1
- 2017年
- 元好问的民族思想由金即宗国的家国观、"仁民爱物"的民族相处观、中州一体的中国观组成。元好问民族思想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受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和当时的历史现实密切相关,同时还与元好问的个人因素有关。元好问的民族思想对金末元初中国民族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 郑炜
- 关键词:元好问民族思想民族关系
- 略论宋初以贸易手段遏制夷狄入侵的思想被引量:1
- 2016年
- 北宋在与周边各国以及各民族的贸易中拥有优势地位。北宋统治阶层产生了以贸易手段遏制夷狄入侵的思想,该思想的具体实践对宋辽之间维系长久的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由此产生的对夏贸易政策却成为西夏屡屡进犯的重要原因。
- 郑炜
- 关键词:北宋
- 胡寅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2022年
- 胡寅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思想家。胡寅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探求国家发展之路。正值北方陆沉,金兵南侵,民族矛盾尖锐之际,其民族关系思想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天命所钟”论华夷、反对“华夷之交”、“德能配位”为正统、力主北伐、号召复仇以及“内治民安,边圉得人”五个方面。胡寅的民族关系思想既反映了时代的特性,又具有强烈的“义理化”倾向,对南宋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和后世处理民族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郑炜石瑞霖
- 关键词:民族关系思想
- 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 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民族关系日益复杂,严重的民族矛盾酝酿着巨大的战争危机。在此背景之下,当时的民族关系思想既有一定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最高统治阶层对当时复杂的民族关系的思考、认识与探索,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
- 郑炜
- 关键词:宋神宗民族关系思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