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仕华 作品数:20 被引量:97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布加综合征452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经验。 方法 从1991 年7 月至1998年3 月,我院共收治452 例患者,男260 例,女192 例,年龄2~72 岁,平均32-7 岁。根据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共施行各种手术397 次。主要的术式包括肠房转流术(78 例),腔房转流术(65 例),肠腔分流术(41 例) ,肠颈转流术(36 例) ,根治术(31 例) ,联合破膜术或加支架置入(21 例),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术(105 例),肠腔分流加支架置入(10 例) ,脾房分流术(2 例) 。 结果 术后主要并发症129 例,发生率为32-5% 。22 例在术后1 个月内因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病死率为5-5% 。有18 例因并发症再次手术,其余患者经各种治疗后恢复良好。 结论 布加综合征术后可发生较多并发症,但只要仔细观察,认真处理。 陈学明 汪忠镐 尹振明 王仕华 张小明 余军 李伟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布加综合征 肝肾综合征 肝总动脉-脾静脉瘘致门静脉高压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6 1998年 患者女,54岁。1996年2月13日以腹胀、呕吐1个月入院。经 B 型超声和腹腔动脉造影,诊断为"脾动脉瘤"转至我院。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体检:痛苦病容,胸腹壁无静脉怒张,腹部明显膨隆。腹围98cm,肝脾未及,剑突下及左上腹压痛,腹水征阳性。肠鸣音弱,上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尿素氮3.5mmol/L、血糖26mmol/L,尿糖阴性,尿酮阳性。动脉造影片示腹腔动脉起始部有一直径6cm 的圆形影,门静脉宽2.0cm。入院诊断:(1)脾动脉瘤;(2)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3)糖尿病。入院后以静脉高营养治疗,前两天每日放腹水2000ml,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11mmol/L,第三天在全身麻醉下拟行脾动脉瘤切除。腹部正中切口,吸出腹水3000ml,肝脏不大,色泽、质地正常,胃肠道淤血呈暗红色,脾梗死,肠系膜静脉压力为4.12kpa(420cmH2 O)。切开胃结肠韧带及小网膜囊。 陈学明 汪忠镐 王仕华 何立纲关键词:肝总动脉 门静脉高压症 病因 全文增补中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或半介入治疗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的介入或半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6年起 ,我们采用多种介入或半介入方法治疗该病 173例 :①下腔静脉PTA76例 ;②下腔静脉PTA加支架置放术 5 9例 ;③经皮经肝静脉再通术 3例 ;④下腔静脉置管溶栓 4例 ;⑤经右心房及股静脉联合破膜、扩张2 2例 ;⑥联合破膜、扩张加支架置入术 17例 ;⑦根治术加支架置放 3例 ;⑧下腔静脉单纯介入治疗后附加其它手术 2 3例。结果 介入治疗即时技术成功率 90 .1% ,半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 10 0 %。治疗前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范围为 3~ 2 9cmH2 O。发生并发症者 8例。死亡 5例。随访结果 ,下腔静脉单纯PTA后复发率 14.5 % ,下腔静脉PTA加支架置放组复发率仅 1.7% ,联合破膜组复发率18.2 % ,其余各组尚未发现复发。结论 ①下腔静脉或肝静脉膜性阻塞或狭窄且无继发新鲜血栓者 ,PTA应为首选疗法。②下腔静脉破膜、扩张后出现弹性回缩者 ,应放置支架。③对于破膜困难者 ,应改行经右心房和股静脉联合破膜术。④下腔静脉病变合并肝静脉闭塞者 ,行下腔静脉介入治疗后可附加降低门脉高压的手术。 张小明 汪忠镐 王仕华关键词: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介入治疗 血管外科的进展 2002年 王仕华关键词:血管外科 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治疗急性DeBakey Ⅲ型夹层动脉瘤14例 被引量:1 2003年 韩冰 张磊 张宏光 郑恩涛 王仕华关键词:覆膜支架 腔内治疗 心电监护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9年诊治经验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前性门脉高压综合征(PPH)诊断、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PPH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间接门静脉造影和/或门静脉系统CT血管成像,全部确诊为PPH。施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31例,脾切除、脾静脉-肾静脉转流术4例,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1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探查术、门奇静脉断流术2例,未行手术2例,仅给与保肝等内科治疗。结果 39例术后随访3个月~8年,1例未手术患者失访。36例经肠腔、脾肾和门腔转流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脾亢消失,未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2例断流手术患者,术后8月1例死亡,2例保守治疗1例死亡。结论间接门静脉系造影或CT门静脉系血管成像检查是诊断PPH的标准方法,分流手术安全有效。 吴继东 汪忠镐 王仕华 刘昌伟 曾嵘关键词:门体分流术 外科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 探讨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瘤 (AAARA)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0例AAARA的临床资料。结果 夹层动脉瘤 84例 ,真性动脉瘤 2 7例 ,假性动脉瘤 9例。病变累及全程主动脉者 12例 ,主动脉弓 9例 ,胸降主动脉 2 0例 ,降胸至腹主动脉分叉部或以下 43例 ,胸腹主动脉 2 5例 ,涉及内脏动脉 11例。施行手术或支架型人工血管微创治疗74例。术中至术后 30d内死亡 11例 (14 9% )。术后并发症 9例 ,无截瘫、偏瘫或卒中发生。 16例腔内治疗病人中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者。随访 48例 ,随访时间 1个月~ 15年 ,5例死亡 (10 4% )。保守治疗 46例中 ,44 1%死于瘤体破裂或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 AAARA开胸手术仍存在着很大风险 ,而多种多样的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置放和腔内开窗治疗有着良好前景 ,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将成为治疗AAARA的主流。 汪忠镐 王仕华 陈学明 张小明 舒畅 余军 靳裕峰 李国新关键词:主动脉瘤 肾动脉 死亡率 外科手术 颈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探讨 2 1例颈动脉瘤 (2 4个瘤体 ) ,2 2例次的手术方法与结果。 2 4个瘤体中 ,真性动脉瘤 18例次 ,假性动脉瘤 6例次。 2例自动出院 ,19例 2 2次施行手术治疗 ,其中急诊手术 3例次。应用了自体大隐静脉、人工血管、补片修补、包裹、缝合成形等多种术式 ,3例次在手术中应用颈动脉转流管。结果 术后因出血和复发再手术 2例 ,余 17例 2 0次手术均一次成功。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无手术死亡。结论 颈动脉瘤应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安全且效果满意。 吴继东 汪忠镐 王仕华 靳裕峰联合腔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14例体会 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探讨联合腔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在中青年患者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致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回流障碍型布加综合征的应用。方法本组 14例 ,平均年龄 2 8 6岁。均为肝段或长段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致肝静脉出口阻塞 ,其中 12例下腔静脉完全阻塞 ,2例为肝段下腔静脉严重狭窄。采用 3种腔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 ,分别应用 11例 ,1例和 2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时间4~ 5 2个月 ,平均 2 4个月。方法 (1)术后 2例人工血管血栓形成 ,1例最后改行腹膜腔颈内静脉腹水转流术 ;另 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肝昏迷死亡。随访期死亡率为 7%。总人工血管通畅率为 86 % ,而腔房人工血管的通畅率为 93%。本组患者门静脉压力下降范围为 5~ 2 6cmH2 O ,平均下降 15 5cmH2 O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下腔静脉长段血栓致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回流障碍的中青年患者 ,联合腔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不失为一种能同时缓解门脉和下腔静脉高压的手术方法。 张小明 汪忠镐 王仕华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外科手术 人工血管 布加综合征 BCS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42例经验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我科收治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42例 ,男 19例 ,女 2 3例 ,年龄 8~ 5 8岁 ,平均 2 4.6岁 ,经B超、动脉造影、脾静脉造影和术中探查 ,诊断为门静脉血栓形成 3 4例 ,内脏动静脉瘘 5例 ,终末支门静脉纤维化 2例 ,肝动脉瘤压迫门静脉 1例。根据病变不同 ,分别给予肠腔分流、脾肾分流、经导管溶栓及栓塞或动静脉瘘切除等治疗。结果 术后 2例死亡 ,并发肝脓肿 1例 ,肠坏死 1例 ,其余患者均获满意疗效。有 3 1例随访 5个月~ 6年无复发。结论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只要选择好合理的治疗方法 ,可获满意疗效 。 李晓东 陈学明 汪忠镐 王仕华关键词: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治疗 疗效 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