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按土霉素剂量20mg/kg腹腔注射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和土霉素注射液,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质量浓度,并用DAS3.1.0药动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土霉素注射液与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达峰质量浓度(Cmax)分别为(3.676±0.376)和(3.699±0.562)mg/L;吸收平衰期(T1/2Ka)分别为(18.570±0.851)和(27.871±1.767)h;0-∞时段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0-∞))分别为(83.955±3.720)和(170.150±10.403)mg/(L·h);0-∞时段的平均滞留时间(MRT(0-∞))分别为(36.848±0.268)和(44.672±0.392)h。【结论】土霉素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后,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血药质量浓度达峰值的时间推迟,同时药物在兔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土霉素注射液,生物利用度得以显著提高。
- 申芸符华林周凤张伟舒刚唐文卢朝成
- 关键词: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腹腔注射药代动力学
- 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相关性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延长头孢噻呋钠的作用时间,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研究其形态、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特性。结果显示,经优化工艺所得的纳米粒形态规整,近圆形,平均粒径为179.4±39.5nm,平均包封率为84.31%±2.53%,平均载药量为6.69%±0.18%。体外释放试验表明,原料药在放入释放介质后第4小时释放率达到90%以上,而纳米粒在此时药物仅释放60%。结果表明,该纳米粒制备工艺可行,对头孢噻呋钠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 符华林黄平全付强杨元国张伟唐文
- 关键词:头孢噻呋钠壳聚糖纳米粒
- 猪脾脏转移因子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人或动物的白细胞中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一类可透析的小分子多肽与核苷酸复合物。转移因子能将供体所具有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从而提高受体的免疫功能。然而,转移...
- 唐文
- 关键词:生物活性免疫功能
- 文献传递
- 猪脾转移因子微囊的制备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提高转移因子的稳定性,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囊材,采用乳化外部凝胶法制备猪脾转移因子微囊,并检测了其粒径大小、包封率、载药量等性质;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检测转移因子微囊的药理活性。结果显示,转移因子微囊呈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1.05μm,包封率为60.8%,载药量11.60mg/g;转移因子微囊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能力,效果优于转移因子。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简单,转移因子微囊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 符华林唐文黄平全金超胡俊邓凤英
-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
- 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
- 2013年
- 为提高土霉素的稳定性,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疗效,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分散指数为0.512,平均粒径为345.8nm,Zeta电位为-34.7mV,平均包封率为51.25%,载药量为102.5mg/g,4℃放置1个月,包封率、载药量无显著变化。药物的体外释药试验表明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显著缓释作用。结果表明,制备的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分布范围窄,稳定性较好,对土霉素的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应。
- 符华林周凤张伟唐文卢朝成胡礼贵胡俊付强邓凤英
- 关键词: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体外释药
- 甲氧苄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以溶液搅拌法制备甲氧苄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薄层法和相溶解度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定;10只家兔分别单剂量肌肉注射甲氧苄啶和包合物,检测血药浓度;用DAS2.0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成功制得包合物;家兔单剂量注射甲氧苄啶和包合物后,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0.267 mg/L±0.025 mg/L和14.932 mg/L±0.060 mg/L,tmax分别为1.5 h和1.0h,AUC0→t分别为41.282 mg/L.h±0.170 mg/L.h和62.729 mg/L.h±0.102 mg/L.h。结果显示,包合后达峰时间缩短,峰浓度显著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3.9%。证实,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甲氧苄啶血浆浓度的测定;制备的甲氧苄啶包合物与甲氧苄啶相比,体内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显著提高。
- 邹玉珠符华林张伟唐文周凤
- 关键词:甲氧苄啶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药代动力学
-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用DMAP法制备氟苯尼考琥珀酸钠(Fl-SNa)。将6只家兔分别单剂量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和Fl-SNa,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用DAS2.0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成功制得Fl-SNa;给家兔单剂量注射氟苯尼考和Fl-SNa后,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863mg/L±0.254mg/L和7.363mg/L±0.085mg/L,tmax分别为1.0h和2.0h,AUC0-∞分别为28.851mg/L.h±0.494mg/L.h和39.187mg/L.h±0.413mg/L.h。结果表明,Fl-SNa达峰时间延长,峰浓度降低,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证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灵敏,适用于氟苯尼考血浆浓度的测定;制备的Fl-SNa与氟苯尼考相比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 符华林张伟陈静唐文周凤付强邓凤英胡俊
- 关键词:氟苯尼考家兔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 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为提高土霉素的稳定性,延长其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疗效,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固...
- 符华林周凤唐文付强姜彪
- 关键词:土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
- DMAP催化合成氟苯尼考琥珀酸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为了优化氟苯尼考琥珀酸酯(Fl-S)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鉴定,试验以氟苯尼考和琥珀酸酐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丙酮为溶剂,经一步反应合成Fl-S;并以氟苯尼考/DMAP(摩尔比)、氟苯尼考/琥珀酸酐(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影响因素,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分别采用熔点测定法、pH值测定法、红外扫描法、紫外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Fl-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产物表征符合Fl-S特征;优化的合成条件为氟苯尼考∶琥珀酸酐∶DMAP=1∶1.2∶1.2(摩尔比),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 h。试验成功合成Fl-S,在优化条件下Fl-S平均产率可达80.75%。
- 张伟符华林姜彪付强唐文周凤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的合成及其表征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研究以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琥珀酸酐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丙酮作溶剂,经一步反应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琥珀酸酯(AP-S);以AP-S产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原料配比、溶媒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鉴定法、熔点测定法、pH测定法、紫外扫描法(UV)、红外扫描法(IR)和高效液相法(HPLC)对AP-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产物表征符合AP-S特征,AP-S最佳合成条件为:琥珀酸酐与APAP摩尔比2∶1,催化剂0.15g,丙酮30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h。在优化条件下,AP-S收率可达81.7%。
- 金超靳晓优唐文周涛符华林
- 关键词:4-二甲氨基吡啶合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