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延辉

作品数:21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6篇合金
  • 5篇时效
  • 4篇析出相
  • 4篇AL-CU-...
  • 3篇电源
  • 3篇直流高压
  • 3篇直流高压电源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力学性能
  • 3篇绝缘
  • 3篇绝缘保护
  • 3篇高压电源
  • 3篇刚玉
  • 3篇纯净度
  • 3篇力学性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点蚀
  • 2篇时效强化
  • 2篇热暴露

机构

  • 11篇武汉科技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8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1篇侯延辉
  • 7篇刘志义
  • 7篇李光强
  • 5篇吴朝阳
  • 3篇柳葆生
  • 3篇樊希安
  • 3篇刘延斌
  • 3篇杨帆
  • 3篇甘章华
  • 3篇蔡新志
  • 3篇陆磊
  • 3篇马飞跃
  • 3篇樊希安
  • 3篇柏松
  • 3篇刘林利
  • 2篇李云涛
  • 2篇夏卿坤
  • 2篇朱诚意
  • 2篇王庭辉
  • 2篇邓才智

传媒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炼钢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第五届宝钢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暴露影响欠时效Al-Cu-Mg-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数值模拟
2009年
通过模型预测和对实验结果的拟合,建立了Ω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能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伪二元假设和经典形核和长大理论,建立了动力学析出物理模型,预测欠时效态高Cu/Mg比Al-Cu-Mg-Ag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相的演变和拉伸屈服强度.在165℃欠时效处理2 h的Al-Cu-Mg-Ag合金在不同温度(150-250℃)热暴露不同时间(0-1000 h)后,对其析出相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侯延辉刘志义夏卿坤李云涛刘延斌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暴露显微组织
Al-Ti-Mg复合脱氧钢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钢铁冶炼过程中脱氧问题是决定钢材质量的关键环节。在对氧化物冶金可利用的脱氧产物的研究中,Ti、Mg对钢的复合脱氧形成的氧化物夹杂更加分散,具有很好的脱氧效果。针对Al-Ti-Mg复合脱氧钢,从合金的制造、夹杂物形成机理、晶粒结构、力学性能、夹杂物对铁素体形核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Al-Ti-Mg复合脱氧技术还处于未完善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并为未来冶金领域研究工作者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提供了方向。
刘林利侯延辉刘洋李博思闵梁钱宝舒
关键词:力学性能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Cu与Mg低质量比Al-Cu-Mg合金时效强化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硬度检测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低Cu/Mg质量比Al-Cu-Mg合金时效强化机理,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对时效力学性能进行有效预测。在实验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以时效温度与时间为输入参数和硬度为目标函数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证明了网络的可靠性与泛化能力;当时效温度越高时,达到峰值时效的时间越短,峰值时效的硬度也越大;在160-190℃时效温度范围内,合金峰值硬度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应硬度峰值的时效时间缩短。
侯延辉刘志义邓才智刘延斌马飞跃
关键词:时效神经网络析出相
Al-Cu-Mg-Ag合金峰时效前微观组织演变及屈服强度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0年
求解了高Cu/Mg比的Al-Cu-Mg-Ag合金峰值时效前微观结构演变及时效强化的预测模型。首先,建立影响Mg与Mg-Ag原子簇对Ω相析出过程中消耗Cu原子定量关系的关键参数表达式,即Ω析出相与基体的界面能模型。在假设合金为伪二元的前提下,基于热动力学模型和经典的形核、长大理论,建立了Al-Cu-Mg-Ag合金中Cu溶质原子在两种强化相中的定量分配模型,它可以预测两种强化粒子的半径和析出密度、溶质浓度随温度和时间的演变。最后求解了基于Orowan方程的强化模型。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侯延辉刘志义李云涛陈旭柏松
关键词:时效析出相热动力学
子弹撞击T型杆端面处的应力波传播和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08年
基于实验结果,提出子弹在撞击墩子端面处的瞬间,T型杆的连接端面处满足应变相容关系的假定,基于此,应用应力波在端面处的传播性质,通过理论分析解释了实测的应力波波形前后不一致现象,并给出了解决方案。使用ANSYS-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模拟了子弹撞击端面的过程,模拟的端面应力波幅值和实验实测幅值吻合,同时证实了假定的合理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得出应力波幅值和子弹的速度和横截面积呈线性关系。
王庭辉刘筱玲陈小安侯延辉
关键词:应力波HOPKINSON杆数值模拟
铸造气孔物理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8年
介绍了铸造气孔数值模型的研究背景,并以时间为序综述了其发展概况并以时间为序综述了其发展概况,在材料学家P.D.Lee气缩孔的预测模型分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达西模型研究与应用情况。基于达西模型的糊状区压力求解方法,概括了气泡形成计算所需的完整物理场,为铸造气孔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依据。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铸造气孔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侯延辉成志强柳葆生王庭辉矫永刚
关键词:气孔判据
转炉高效复合造渣材料的冶金应用
2020年
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企业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绿色经济是冶金行业发展之路。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依据自身铁水条件,试验开发了锰基高效复合造渣材料,实现了清洁生产。通过试验发现,当铁水锰硅比0.8~1.0时,转炉脱磷率达到90%以上,脱磷稳定性最佳;炉渣w(MnO)达到3.5%时,炉渣熔解性最好,炉次供氧量最低;终渣w(FeO)=20%~22%、终渣w(MnO)=3.0%~3.5%时炉渣脱磷效率最佳,合理使用锰基高效复合造渣材料可使终点钢水平均残锰质量分数由0.050%增加至0.092%。高效复合造渣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转炉冶炼的稳定性,减少了烟尘排放,降低了冶炼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翟冬雨刘帅方磊侯延辉
关键词:环境保护转炉复合材料
2524铝合金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力学拉伸、DSC热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50℃不同时间热暴露对252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自然时效(T351)和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170℃×30min)的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合金强度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而伸长率逐渐下降。热暴露500h后,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的试样力学性能退化较快。2524合金高温短时人工时效获得的较大尺寸的原子偏聚(GPB)区比自然时效中的GPB区较难回溶,因此形成的S′相尺寸较大,更易粗化。150℃热暴露合金力学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合金基体主要强化相S′(Al2CuMg)相粗化以及晶界无析出带(PFZ)的宽化。
邓才智刘志义周杰刘延斌侯延辉
关键词:热暴露力学性能析出物
Al-Cu-Mg-Ag合金时效强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不同时效温度下(165℃、200℃、250℃)时效工艺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对样本进行学习,在溶质原子在两种强化相中的定量关系尚不存在的前提下,建立了以时效温度与时间为输入参数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伸长率为目标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发现在目标函数为0.0005,隐层节点数为11,学习率为0.1时,系统误差较小。利用所建立的网络模型预测不同时效状态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预测数据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证明了网络的可靠性,为进一步研究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工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侯延辉刘志义柏松马飞跃柳葆生
关键词:时效神经网络析出相
一维Bi_2Te_3基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控制与热电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热电材料的低维化可以改善材料电输运与热传输的矛盾,特别是一维纳米热电材料明显的晶体各向异性和强烈的量子禁闭效应,可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热电优值和热电转换效率。Bi2Te3是制造低温热电材料的最常用材料,在温差发电和半导体制冷方面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以一维Bi2Te3基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技术为评述线索,重点论述一维Bi2Te3基纳米热电材料形貌参数(包括直径、长径比)、晶面取向等微观结构的调控方法、生长机理以及显微结构对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发展新的一维Bi2Te3基纳米热电材料结构控制方法,研究一维纳米热电材料的定向排布及组装技术,从更深层次揭示一维结构与热电性能的关系,以及开发一维Bi2Te3基纳米热电材料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是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樊希安洪小杰吴朝阳朱诚意李光强侯延辉
关键词:热电材料BI2TE3一维纳米结构热电性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