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芳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剩余污泥快速碱处理发酵液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是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剩余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资源,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将污泥预处理发酵后,充分利用污泥释放的以蛋白质和总糖为主的有机物进行资源化回收,一般是将污泥及其发酵液混...
- 万芳
- 关键词:污泥PHA产氢DGGE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实现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脱氮方法
- 一种快速实现同步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污水脱氮方法,它涉及一种快速的污水脱氮方法。方法:一、好氧反硝化细菌扩大培养;二、取扩大培养后菌液离心,收集菌体并制成菌悬液;三、将菌悬液和包埋液混合,然后悬滴于交联剂中交联过夜,得菌球...
- 万芳杜茂安杨雪万春黎
- 文献传递
- 污泥厌氧发酵工艺的产氢效能与细菌种群特征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产氢效能与微生物种群间的关系,为产氢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经碱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3种典型的pH条件(酸性5.0、中性7.0、碱性11.0),研究剩余污泥发酵产氢量、底物降解情况以及产氢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演替规律.结果碱性条件下的产氢量最大可以达到14.4 mL/g.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显示出,碱性条件下典型的产氢菌属主要有Clostridium sp.、Enterococcus durans、Eubacterium sp..结论碱性条件下的产氢可能主要与蛋白质的降解关系最密切,同时Eubacterium sp.只在碱性发酵装置中存在,推断是导致产氢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 杨雪万春黎杜茂安李观元万芳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细菌种群
- 一种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
- 一种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氮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短程脱氮工艺的迅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快速稳定的...
- 杨雪杜茂安万春黎万芳李观元
- 文献传递
- 鸟粪石法同步回收发酵液中高质量浓度氮磷被引量:10
- 2013年
- 以剩余污泥碱性发酵液为研究对象,考察鸟粪石沉淀法(MAP法)同时回收氮磷的最佳条件及对发酵液中有机物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分别以氨氮(NH4+—N)和正磷酸盐(PO43-—P)回收率为考察标准,四个环境因素的显著性分别依次为:nP∶nN>pH>反应时间>nMg∶nP、pH>nMg∶nP>nP∶nN>反应时间.各个环境因素的优化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回收条件为:pH=10.0、nMg∶nP=1.8、nP∶nN=1.6、反应时间为5 min,此时NH4+—N和的PO43-—P回收率分别为62.3%和94.1%,同时发酵液中的有机物随着鸟粪石沉淀的析出也略有减少.
- 杨雪万春黎杜茂安李观元万芳
- 关键词:鸟粪石剩余污泥发酵液氮磷回收
- 一株高效降解石油的桔黄假单胞菌菌株
- 一株高效降解石油的桔黄假单胞菌菌株,它涉及一株桔黄假单胞菌菌株。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桔黄假单胞菌菌株,可高效降解石油,该菌株在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发明高效降解石油的桔黄假单胞菌菌株为桔黄假单胞菌D7,保...
- 万芳杜茂安万春黎杨雪杨巧利
- 文献传递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石油污染土壤电修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及破环原有理化性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电动修复技术与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引入β-环糊精作为增溶剂...
- 杨雪杜茂安万春黎万芳杨巧利
- 一种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
- 一种实现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氮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活污水短程脱氮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短程脱氮工艺的迅速启动和稳定运行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可以在常温条件下,快速稳定的...
- 杨雪杜茂安万春黎万芳李观元
- 一株以亚硝酸盐为氮源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筛选方法
- 一株以亚硝酸盐为氮源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及其筛选方法,它涉及一株反硝化细菌及其筛选方法。以亚硝酸盐为氮源的好氧反硝化细菌,它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yy7,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保藏...
- 万芳杜茂安杨雪万春黎
- 文献传递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
- 一种石油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染土壤的电修复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石油污染土壤电修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严重及破环原有理化性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电动修复技术与化学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引入β-环糊精作为增溶剂...
- 杨雪杜茂安万春黎万芳杨巧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