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舜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态密度
  • 5篇电子传输
  • 4篇电子结构
  • 4篇子结构
  • 4篇分子
  • 3篇密度泛函
  • 3篇泛函
  • 3篇富勒烯
  • 2篇传输谱
  • 1篇单胞
  • 1篇电火花
  • 1篇电火花加工
  • 1篇电极
  • 1篇电子学
  • 1篇振动光谱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碳元素
  • 1篇探针
  • 1篇铁元素

机构

  • 10篇江南大学
  • 4篇南洋理工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作者

  • 10篇王利光
  • 10篇陈志舜
  • 9篇何道伟
  • 4篇郝大鹏
  • 4篇闫晓密
  • 3篇傅青方
  • 3篇李勇
  • 2篇霍新霞
  • 1篇傅青芳

传媒

  • 4篇黑龙江大学自...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1篇黑龙江大学工...
  • 1篇2010(第...

年份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弯曲锯齿型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学特性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DFT)的B3LYP基组和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方法分别对锯齿型单壁(5.0)碳纳米管和弯曲形变后的光电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锯齿型直型和弯曲的单壁碳纳米管分别外接Au原子电极形成纳...
霍新霞陈志舜何道伟王利光
Mg、Na原子嵌入对富勒烯C_(32)分子的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方法对嵌入Na和Mg的富勒烯C_(32)分子Mg@C_(32)和Na@C_(32)连接面电极Au(1,1,1)所构成的分子器件进行了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的理论研究.得出了2个分子桥的电子结构、电子传输概率及伏安(Ⅰ-Ⅴ)特性.分析了影响电子结构与电子传输特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金属Mg原子和Na原子的嵌入都大大增强了C_(32)分子的电子传输性能.
霍新霞陈志舜何道伟Terence K S W王利光
关键词:电子结构电子传输
C_(76)富勒烯分子的电子结构与传输特性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基组对Td对称的C76富勒烯分子及其外接Au电极情况下的电子传输系统的能级、电子结构、电子传输特性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能量的计算得出了分子轨道的能级、HOMO与LUMO的能隙及其分子轨道电子云分布。经过对其态密度和传输谱的计算,得出模型的电子传输性质。最后在器件的二端加偏置电压的情况下,计算了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得出了系统的I-V特性。
陈志舜傅青方闫晓密郝大鹏何道伟TSUKADA M王利光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电子传输态密度
微电火花加工中探针与工件中铁元素作用机理研究
2012年
以加工工件中铁原子为基组构成基本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研究了铁元素在分别外加面电极和体电极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电子传输过程与电子态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在外加体电极时,相比于加面电极时的情况,其电子穿过体系的概率更大,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电子传输,对电火花加工更有利。另外还得出了两个传输系统的能级和能隙,能量对比显示,在外加体电极时,分子失去电子的能力比加面电极强,且更加容易发生跃迁,整个体系的加工性更好。考虑实际加工过程,对电极和工件间距离变化时系统的电子传输和态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钨面电极在距离为0.48nm时,电火花加工处于截止状态,而钨体电极则是在距离为0.58nm时,电火花加工截止。
陈志舜何道伟李勇王利光
关键词:微细电火花加工电子传输态密度
C_(74)分子光谱特性及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的方法研究了C_(74)分子的分子轨道密度、振动光谱和态密度.结果显示C_(74)分子的能隙不足0.6 eV.比较C_(74)分子的电子云分布发现,在HOMO和LUMO状态下的电子只分布在C_(74)分子的半球表面侧,电子在成键过程中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离域特性.C_(74)分子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显示,碳碳键的振动在有些频率处只有红外活性,有些频率处只有拉曼活性,还有一些频率处既有红外又有拉曼活性.另外,考虑电子自旋作用时C_(74)分子态密度的极大值数量有所增加,并使简并的能级发生分裂.
何道伟陈志舜Terence K S W王利光
关键词:分子轨道振动光谱态密度
富勒烯C_(74)分子的电子传导特性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Green函数的Tight-Binding方法,对C74富勒烯分子及其连接Au电极构成的C74分子器件的电子结构和电子传导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出了电子通过C74分子器件的传输谱、态密度及C74分子的分子轨道能级,结果显示C74分子的传输谱和态密度有明显的对应性,且电子的传导概率随电子的入射能量变化而变化。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在有限偏压下C74分子的I-V曲线及其电导,其中C74分子的I-V曲线表现出近似的线性特征,电导随电压的变化而出现非周期性的振荡特性,这说明C74分子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特性。
何道伟傅青方闫晓密郝大鹏陈志舜Terence K.S.W.王利光
关键词:传输谱态密度富勒烯
永磁钕铁硼(Nd_2Fe_(14)B)单胞的电子结构特性研究
2011年
运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DFT)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NEGF)方法,采用DZP基组设置对Nd2Fe14B单胞的能带、电子结构、态密度和电子传输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Nd2Fe14B单胞能隙很小,具有导体性质。晶胞中Z=0和0.5晶面上电子密度较小,Z=0.30;0.37;0.63及0.87的晶面上电子密度较大。在±3.0 eV能量区间,Nd2Fe14 B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特性,态密度与电子输运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
郝大鹏傅青芳闫晓密陈志舜何道伟TERENCE K S W王利光
关键词:钕铁硼密度泛函电子结构
纳米电极与工件中Cr团簇的相互作用研究
2012年
在纳米电极对不锈钢工件进行超精细加工过程中,以工件中铬(Cr)原子为基构成Cr团簇,分别模拟了钨与镍纳米电极与Cr团簇间的电子透射加工过程,通过电子传导的量子计算方法,研究了电极与Cr团簇系统的能量、电子态密度、电子传输过程的隧穿。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电极的耗损使间隙发生变化,还研究了电极和Cr团簇间距离变化时对态密度和电子传输的影响。能量结果显示镍电极系统具有较高的能量,而钨电极系统的能隙比较小,但电子都具有很好的穿透性。电子态密度和电子透射结果说明钨电极与Cr团簇系统的电子态密度和电子传输都大于镍电极与Cr系统,并且具有量子传输特性。电极与Cr团簇间距改变与电子态密度和电子传输关系显示,其间距达到0.41 nm时,电子传输近乎截止,系统基本已经失去了电子透射和加工能力。
陈志舜何道伟李勇王利光
关键词:纳米电极电子传输态密度
石墨烯弯曲形变的电子结构和特性的研究
201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4种不同弯曲曲率的石墨烯的能带、分子轨道分布、态密度和传输谱进行理论研究,通过能带的计算,分析其得失电子的能力;通过对分子轨道分布和态密度的分析,得出了弯曲石墨烯的电子结构;通过对传输概率的计算,研究了弯曲石墨烯的电子传输性质。得出了弯曲石墨烯中π型分子轨道起重要作用,石墨烯随着弯曲曲率的增加,电子传输变得更容易。
闫晓密傅青方郝大鹏陈志舜ZHONGCHANG W王利光
关键词:能隙态密度
微纳加工中探针与工件碳元素作用机理
2012年
以加工件中碳原子为基本模型,构成与电极间相互作用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和模拟研究了碳元素在外加电极情况下,整个系统的电子传输过程与电子态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费密能级附近态密度不为零,有能带存在,且能带较宽,离域性较强。同时对电极和工件间距不断变化时系统的电子传输和态密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本征能量不断减少,电子态密度降低,电子隧穿减弱,从而导致传输概率也逐渐降低。当距离大于0.4 nm时,电子不能完全通过,电火花加工处于截止状态。
陈志舜何道伟李勇王利光
关键词:传输谱格林函数电子传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