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斌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1篇单鼻孔
  • 1篇单鼻孔蝶窦
  • 1篇单鼻孔蝶窦入...
  • 1篇蝶窦
  • 1篇蝶窦入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人脑
  • 1篇人脑胶质瘤
  • 1篇人脑胶质瘤组...
  • 1篇手术入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凝血
  • 1篇凝血酶
  • 1篇凝血酶原
  • 1篇凝血酶原活动...
  • 1篇前循环
  • 1篇前循环动脉瘤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徐斌
  • 3篇刘献志
  • 2篇翟广
  • 1篇李进军
  • 1篇刘新
  • 1篇张风江
  • 1篇陈鑫璞
  • 1篇邱金鹏
  • 1篇吕君
  • 1篇何佳丽
  • 1篇王扬
  • 1篇李德旭

传媒

  • 1篇肝脏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个体化手术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根据个体化原则,通过术前评估,选取不同手术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46例共48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通过术前评估,选取三种手术入路:筋膜下分离翼点入路,骨膜下分离翼点入路,眶上外侧入路.结果 27例采用筋膜下分离翼点入路,15例骨膜下分离翼点入路,4例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夹闭48个,使用动脉瘤夹54个.术后出现肢体瘫痪1例,术后再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面神经颞支损伤1例,皮下积液2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恢复良好(GOS 4 ~5分)44例(95.6%),一般(GOS 3分)1例(2.2%),死亡(GOS 1分)1例(2.2%).结论 个体化手术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安全、可行,并且显著降低面神经损伤、颞肌萎缩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鑫璞翟广刘献志徐斌张风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入路
mTOR/eIF4E信号通路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mTOR/eIF4E信号通路在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在31例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33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mTOR和eIF4E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TOR和eIF4E蛋白表达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脑组织相比,mTOR和eIF4E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显著增加;在高级别胶质瘤中,两者的阳性表达率(78.79%、78.79%)显著高于低级别组(35.48%、45.16%,P<0.05),且mTOR和eIF4E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49,P<0.01)。结论 mTOR和eIF4E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增加,mTOR/eIF4E信号通路可能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李进军刘献志万学峰徐斌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MTOREIF4E免疫组化
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CD4^+ T细胞计数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可能与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CD4^+ T细胞计数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通过83例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的横断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CD4^+ T细胞。结果 84.34%(70/83)的患者CD4^+ T细胞计数≥400。单因素分析表明,较短病程(P=0.011)、非肝硬化发生(P=0.006)、低AST/ALT值(P=0.042)、低TBil水平(P=0.035)、低TBA水平(P=0.016)和较高的PTA水平(P=0.001)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PTA(OR=1.04,95%CI=1.02~1.07,P=0.002)独立与CD4^+ T细胞计数≥400相关。PTA cutoff值为80.28时,其预测CD4^+ T细胞计数≥400的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84.6%。结论针对PTA的治疗可能是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治疗的一个方面。
何佳丽王扬邱金鹏吕君李德旭徐斌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CD4^+T淋巴细胞凝血酶原活动度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67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垂体腺瘤切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67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腺瘤16例,大腺瘤43例,巨大腺瘤8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其中泌乳素(PRL)腺瘤35例,生长激素(GH)腺瘤8例,混合性腺瘤[PRL+GH或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6例,无功能性腺瘤8例。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外科技术。
刘新刘献志翟广徐斌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