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韫玮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E3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叶锈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本项研究工作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本实验室阎爱华等[1]构建了叶锈菌小种366侵染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早期不同时间点的SSH文库。从中筛选出的TaE3 EST在叶锈菌侵染后16h高量表达。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温...
- 张韫玮
- 文献传递
- 小麦单基因系TcLr19抗叶锈防卫反应的表达与叶锈菌侵染进程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试验采用小麦单基因系TcLr19,感病对照Thacher(Tc)及叶锈菌小种366和165,利用组织化学方法,对接种后不同时间点叶锈菌在亲和和不亲和寄主上的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表现不同侵染型的TcLr19-叶锈菌组合中的2种防御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的活性变化及发生过敏性死亡(HR)的细胞面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伴随着叶锈菌的侵染,TcLr19接种叶锈菌小种366(侵染型为0;)后PAL的活性分别在24,72 h出现高峰,PO活性在48 h达到最高峰,发生HR的细胞面积从接种后24 h逐渐增加直至96 h达到高峰;而接种叶锈菌小种165(侵染型为1)后2种酶活性变化及HR的变化和接种366具有相同趋势,但是前者的酶活性峰值低于后者,且发生HR的面积在96 h之前一直也小于后者。小麦对叶锈菌的抗性表达程度与防卫反应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 阎爱华张立峰张韫玮刘猛侯春燕王冬梅
- 关键词:叶锈菌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
- 叶锈菌侵染早期TcLr19 SSH文库构建及ESTs序列分析
- <正>小麦叶锈病是世界上影响小麦生产的三大锈菌病害之一,也是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小麦抗叶锈菌早期基因表达情况对研究、筛选和利用小麦防卫反应相关基因进行抗病遗传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阎爱华张韫玮张立峰刘猛王冬梅
- 关键词:叶锈菌抑制消减杂交ESTS基因表达模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