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琴

作品数:22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篇多工位
  • 5篇多工位级进模
  • 5篇多工位级进模...
  • 5篇级进模
  • 5篇级进模设计
  • 5篇工位
  • 4篇排样
  • 3篇注射模
  • 3篇注射模设计
  • 3篇注塑
  • 3篇拉深
  • 3篇教学
  • 2篇院校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塑料
  • 2篇毛坯
  • 2篇毛坯设计
  • 2篇考试
  • 2篇考试改革

机构

  • 21篇东莞职业技术...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1篇张燕琴
  • 3篇李龙根
  • 2篇黄克勤
  • 1篇刘强
  • 1篇周泰安

传媒

  • 4篇锻压技术
  • 3篇模具技术
  • 3篇模具工业
  • 2篇模具制造
  • 2篇科技信息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电子世界
  • 1篇机械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研究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座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被引量:2
2014年
分析了端座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介绍了零件的排样设计、模具的总体结构及关键工位的设计。条料采用侧刃与导正销定位,单侧载体排样,为提高弯曲精度增加了预弯工序。模具设计采用内外精密导向机构,关键零件设计成镶块式结构,既保证了工作零件的强度,又便于制造。配置的误送检测机构能有效防止条料误送,压印调整机构能有效控制条料的偏摆。实践表明,排样方案可行,模具结构合理,工作平稳,使用方便,制件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张燕琴
关键词:级进模排样异常检测
对高职院校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0年
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开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将产生不少问题。本文从调整课程内容体系、促进实验项目开发、推进考试改革、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加以研究,探索提高学生使用测量仪器检测误差及数据处理能力的有效方法。
张燕琴
关键词:公差配合考试改革
迷你音箱外壳注射模设计被引量:13
2016年
通过对迷你音箱外壳的结构和成型特点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副注射模同时成型音箱盒、盖2种塑件,详细介绍了模具成型零件设计、侧抽芯机构、斜导柱侧向抽芯结构、浇注系统、推出机构、冷却系统等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能有效完成生产任务。
张燕琴黄克勤
关键词:注射模侧抽芯潜伏式浇口
壳体零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被引量:3
2013年
分析了壳体零件的冲压成形工艺,介绍了零件的工步排样设计、模具的总体结构及关键工位的设计。模具设计采用内外精密导向机构,关键零件设计成镶块式结构。实践表明,排样方案可行,模具结构合理,工作平稳,使用方便,制件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张燕琴
关键词:壳体级进模
数据线壳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被引量:7
2017年
经过多次切边、4次普通拉深、镦R角、3次变薄拉深、冲孔和旋切落料等15个工序,在一套多工位级进模中实现了铝合金数据线壳零件的生产。采用经验值加软件仿真的方式获得拉深下料的外形尺寸。排样方案采用42 mm宽的条料,由自动送料机自动送料,42个Ф2.5 mm的导正销精定位,送料步距为32 mm。详细介绍了变薄拉深工位和旋切落料工位的结构设计,3次变薄拉深的变薄量分别为0.05,0.03和0.02 mm,变薄系数分别为0.88,0.91和0.94。为确保运动精度,模具设置了20对内导柱和内导套,且关键零件均设计成镶拼结构。通过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具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张燕琴
关键词:多工位级进模变薄拉深排样
项目教学法在机械部件创新设计制造中的案例
2012年
项目教学法不应仅局限于单个课程的多个项目设计,它也可用于多门课程的单个项目设计。本文基于多门课程设计了一个项目-机械部件的创新设计和制造,并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该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和执行过程。
张燕琴
关键词:项目教学
轿车门拉手产品注塑模具脱模解决方案设计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轿车门拉手在模具设计中存在不同方向侧抽芯和带螺纹金属嵌件注塑等较难脱模的问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提出了改进的设计方案,通过机构设计将多个侧向抽芯机构变为一个双方向整体联动式侧向抽芯机构,并采用过渡嵌件的设计解决了铝合金螺丝嵌件脱模难的问题。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有效好用,能解决该产品脱模难的问题。
张燕琴黄克勤
关键词:注塑模具侧抽芯
CAD/CAE技术在风扇后盖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
2012年
以风扇后盖为例,论述了CAE分析与CAD设计相结合完成注射模设计的过程。将模具设计方案导入CAE软件,设置工艺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进而可优化模具设计方案和注射工艺参数,这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张燕琴
关键词:CAE分析注射工艺注射模设计
排气消声器拉深成形的压边力优化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排气消声器的拉深成形为例,讨论了有限元模拟与神经网络技术在压边力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建立了压边力优化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网络训练及测试所需样本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实现压边力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证明,采用优化后的变压边力曲线能有效改善板料的成形性能和成形质量。
张燕琴
关键词:压边力神经网络CAE排气消声器
基于神经网络的板料毛坯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了一种冲压毛坯设计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坯料优化设计技术,即利用神经网络反映映射关系,实现对同一类型零件坯料的快速预测。文章阐述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流程,解释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坯料形状转化成神经网络的输出参数、训练样本采用修正坯料来提高设计精度等关键技术。实际生产表明,一旦神经网络训练成功,可快捷得到合理的坯料设计结果,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张燕琴李龙根
关键词:毛坯设计神经网络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