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电气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电池
  • 4篇阴极
  • 4篇双相
  • 4篇双相不锈钢
  • 4篇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3篇电解质
  • 3篇阴极催化剂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剂
  • 2篇电池性能
  • 2篇氧化碳
  • 2篇时效
  • 2篇空气电池
  • 2篇固态
  • 2篇固态电解
  • 2篇固态电解质
  • 2篇二氧化碳
  • 2篇LI

机构

  • 10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顾洋
  • 3篇曹建春
  • 3篇杨银辉
  • 3篇李雪
  • 2篇李绍宏
  • 1篇雷婷婷

传媒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有色设备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自支撑多孔生物质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在Li-CO2电池中的应用
最近,资源短缺和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新型储能电池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的关注。其中,Li-CO电池因具有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可解决温室效应的特点而在诸多体系中脱颖而出。然而,Li-CO电池仍存在一些缺点,尤其是CO还原(C...
顾洋
关键词:准固态电解质
碳材料在锂-氧气/锂-二氧化碳电池中的应用综述
2021年
综述了碳材料在锂-氧气电池和锂-二氧化碳电池中的应用,包括商业碳材料、碳纳米材料、杂原子修饰的碳材料、金属及其氧化物修饰的碳材料和生物质衍生碳材料,系统归纳了采用碳材料作为空气阴极的锂-氧气电池和锂-二氧化碳电池性能提升的原因,为未来设计高性能的锂-氧气和锂-二氧化碳电池用碳材料提供了指导。
顾洋王朕吴宏坤李雪曾晓苑
关键词:碳材料空气阴极
Mn对19%Cr节Ni型双相不锈钢时效行为的影响研究
双相不锈钢由于其特殊的两相组织特点,在石油、化工、军工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双相不锈钢中较多的合金元素含量,使其在300-1000℃下长期保温有复杂的析出相变过程,从而造成双相不锈钢在使用过程中力学及耐腐蚀性能的下降...
顾洋
关键词:MN时效处理析出相
文献传递
Mn对22%Cr双相不锈钢700℃时效σ相及韧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结合析出动力学和冲击实验,研究了不同Mn含量(4.3%,6.9%,9.7%,质量分数,下同)对22%Cr节镍型双相不锈钢700℃时效析出相形成和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n含量由4.3%增加至9.7%,时效76h,析出形貌分别为铁素体/奥氏体(δ/γ)界面细小σ相颗粒析出和铁素体晶内σ相/二次奥氏体(γ_2)共析组织。Mn含量增加使Avrami指数n减小,反应常数B增大,Mn元素参与并促进σ相析出,σ相开始析出和完全析出时间均提前,开始析出与完全析出的时间间隔增大,析出速率降低。时效过程中δ相分解量低于1%(体积分数,下同)对冲击韧度影响不大,δ相分解量由1%增至5%会显著降低冲击韧度。Mn含量增加在时效前期对冲击韧度有利,时效中期则会促使δ相分解量更早超过1%,导致冲击韧度快速下降。
白于良杨银辉曹建春顾洋普靖
关键词:冲击韧度
非水系电解液在锂空气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近年来,随着绿色能源的兴起,锂空气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采用非水电解液体系的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11 420 Wh/kg,几乎等同于汽油的能量密度,这使得锂空气电池在电动汽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碳酸酯基电解液、醚基电解液、含硫类电解液、基于离子液体的电解液、电解质盐类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非水系电解液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为后续非水系电解液在锂空气电池中的研究提供帮助。
顾洋李雪曾晓苑
关键词:电解质非水电解液
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研究概述
2021年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出现,锂-空气电池以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成为满足当前大型储能装置需求的最佳候选者。在锂-空气电池的组成中,空气阴极是电池性能提升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锂-空气电池的空气电极的结构为开端,详细阐述了各种阴极催化剂在锂-空气电池的应用,为今后锂-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帮助。
顾洋王朕吴宏坤曾晓苑
关键词:催化剂空气电极
Mn对19%Cr节Ni型双相不锈钢800℃时效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OM、SEM、XRD、TEM、冲击力学测试和动电位极化研究了3.6 mass%和8.0 mass%两种Mn含量下19 mass%Cr节Ni型双相不锈钢800℃时效析出相的形成、韧性、耐点蚀性能。结果表明:Mn含量较低时,σ相析出较慢,54 h后呈细小颗粒弥散于铁素体奥氏体相界;由于Mn参与了σ相的形成,Mn含量较高时,σ相析出速度快,54 h后呈层片状覆盖在铁素体上;Mn含量的增加使奥氏体相比例增加,时效初期有助于提高实验钢的冲击性能,但时效后期大量σ相的析出加速了冲击性能的下降;低Mn含量实验钢点蚀电位在时效初期保持350 m V左右,比高Mn含量的电位高出约200 m V,54 h后两者耐点蚀性能均降低。较高的Mn含量在时效初期有助于提高实验钢的再钝化性能,54 h后两者再钝化性能趋于一致。
顾洋杨银辉曹建春李绍宏白于良雷婷婷
关键词:双相不锈钢时效组织MN含量耐点蚀性
一种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相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铁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双相不锈钢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C:0.01~0.03%、Cr:18.5~19.5%、Mn:3.3~8.3%、Ni:1.35~1.65%、Si:0.1...
杨银辉曹建春李绍宏顾洋
文献传递
碳纳米管负载RuO_(2) 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Li-CO_(2)电池性能
2021年
本文以水合三氯化钌溶液作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将二氧化钌(RuO_(2))纳米颗粒均匀负载在碳纳米管(CNT)基底上,成功制备出二氧化钌纳米颗粒分散均匀且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RuO_(2)-CNT催化阴极。在相互交联的碳纳米管构成的三维多孔结构和RuO_(2)纳米颗粒高效的催化活性的双重作用下,显著提高了Li-CO_(2)电池的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912 mAh·g^(-1)。此外,在电流密度100 mA·g^(-1)和恒定容量为500 mAh·g^(-1)的条件下,可稳定循环120个周期。本工作为Li-CO_(2)电池催化阴极的设计和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顾洋王朕李雪肖杰曾晓苑
关键词:碳纳米管阴极催化剂
锂-二氧化碳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可充式锂-二氧化碳电池为捕获CO2和能量存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尽管该技术从发展之初至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许多限制和挑战。其中,在充放电机理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大部分的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在提高电池性能方面,主要针对的是阴极催化剂的制备,例如,碳基催化剂、贵金属基催化剂、过渡金属基催化剂、可溶性催化剂等。上述催化剂虽显著提高了电池性能,但少有同时满足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和催化性能优异等优点的催化剂,这也是限制锂-二氧化碳电池走向实际应用的因素之一。由于锂-二氧化碳电池属于半开放式系统,液态电解液存在泄露、蒸发和锂枝晶等问题,导致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的降低。采用准固态电解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并为柔性可穿戴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本文归纳了锂-二氧化碳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分别对锂-二氧化碳电池的充放电机理、阴极催化剂、准固态电解质和阳极锂保护四部分进行了介绍,对其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出了归纳和总结。为开发高效可逆的锂-二氧化碳电池提供参考。
顾洋王朕吴宏坤肖杰曾晓苑
关键词:阴极催化剂固态电解质电池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