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玲

作品数:48 被引量:3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新生儿
  • 9篇儿童
  • 7篇疗效
  • 7篇肺炎
  • 6篇细胞
  • 5篇早产
  • 5篇早产儿
  • 5篇产儿
  • 4篇动脉
  • 4篇急性
  • 3篇胆红素
  • 3篇胆红素血症
  • 3篇重症
  • 3篇西地那非
  • 3篇西地那非治疗
  • 3篇呼吸道感染
  • 3篇基因
  • 3篇红素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机构

  • 2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4篇荆州市中心医...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一妇...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7篇陈玲
  • 10篇胡荆江
  • 10篇覃军
  • 5篇刘伟
  • 4篇杨新星
  • 4篇杨东亮
  • 4篇容志惠
  • 4篇郝友华
  • 3篇高金枝
  • 3篇刘贽
  • 3篇唐洲平
  • 3篇朱遂强
  • 3篇丁红晖
  • 2篇李文斌
  • 2篇胡晓琳
  • 2篇徐三清
  • 2篇吴莉
  • 2篇杨红
  • 2篇罗小平
  • 2篇宋娜

传媒

  • 4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医药导报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学科合作的早产儿随访门诊建立改进及其前后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实施高危早产儿随访质量改进的效果,为完善多学科合作的早产儿随访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2018年7月31日,从同济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出生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共268例,纳入高危新生儿随访项目,早期随访患儿为对照组(n=185),给与常规出院指导与随访,后期随访患儿为干预组(n=83),实行随访质量改进措施,比较两组高危早产儿在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率以及6月龄Gesell评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儿随访率在纠正月龄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6个月时干预组随访率均较对照组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7.965,P<0.05);纠正月龄6个月时干预组应物能和应人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9、3.661,P<0.05)。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均规律随访的早产儿,其在大运动及应物能方面得分均高于未按规律随访的患儿(F=8.486、7.056,P<0.05)。结论高危早产儿随访质量改进可提高随访率,间接促进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
胡晓琳陈玲罗小平孟玉石刘晶高金枝刘利英
关键词:高危早产儿早产儿新生儿随访
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为BPD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出生的早产儿733例,按照其支气管发育情况分为对照组(n=429)、轻度BPD组(n=137)、中度BPD组(n=102)、重度BPD组(n=65),比较各组新生儿临床资料及潮气呼吸肺功能特征并进行总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D患儿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显著上升,其PTEF、TEF 75显著下降,且随BPD程度的加重改变程度更为明显(P<0.05);BPD患儿FR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LC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BPD患儿L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BPD严重程度的加剧,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呈现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加重,这与其肺泡、终末小气道发育不良有着密切关联,对上述指标的观察有助于明确患儿BPD患儿肺功能状态,了解肺功能损伤情况,且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也有着指导作用。
陈玲覃军胡荆江
关键词:潮气呼吸肺功能
二氮嗪联合奥曲肽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1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治疗方法,提高该病的救治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CHI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反复发作低血糖及抽搐14 d入院,确诊为CHI,单用二氮嗪6 d效果不明显,联合奥曲肽治疗后低血糖得以控制,联合用药20 d后单独口服二氮嗪,血糖维持正常,随访病情稳定。结论:奥曲肽治疗CHI的顽固性低血糖症显效快,与二氮嗪联合使用再序贯以二氮嗪单独给药可以较快控制低血糖症状并维持疗效,防治低血糖性脑损伤,为CHI的内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经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莉陈玲
关键词: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奥曲肽二氮嗪
Schaaf-Yang综合征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Schaaf-Yan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基因特征,并与Prader-Willi综合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一例Schaaf-Yang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检索相关文献。该病例为14 d女婴,因"自主呼吸弱及喂养困难14 d"就诊,患儿生后即出现反应差、呼吸及吸吮吞咽困难、额部高、耳位低、躯干部瘦小、左脚发育异常、双手握持困难、肌张力低下。生后14 d转诊途中因窒息缺氧死亡。结果基因检测显示患儿15号染色体黑色素瘤抗原样基因2(melanoma antigen-like gene 2,MAGEL2)c.C1912T:pQ638X杂合变异,家系验证该突变为新生突变。文献复习国内外已报道的由MAGEL2基因突变所致的Schaaf-Yang综合征病例150余例,其中国内病例15例。结论国内外病例MAGEL2基因突变均以c.1996dupC突变频率最高,该突变的患儿有更高频率的关节挛缩、进食困难和呼吸功能障碍等表现,以及更严重的智力障碍及发育迟缓。Schaaf-Yang综合征与Prader-Willi综合征临床表现相似,多有重叠。对于新生儿期存在呼吸窘迫、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的病例,需注意与Prader-Willi综合征相鉴别,避免漏诊误诊。
王可欣陈玲高金枝
关键词:新生儿基因突变
早产儿与ROP患儿外周血微量元素代谢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在早产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外周血中的代谢变化。方法:选择30例有ROP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1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未接受氧治疗)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用火焰法检测血清镁、铜、锌的含量;用石墨法检测血清锰、硒的含量。结果:30例观察组的早产儿血清锌、铜、硒的含量与正常18例新生儿相比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血清锌的平均含量为(0.75±0.22)mg/L,其中ROP患儿为(0.84±0.21)mg/L,而对照组血清锌的平均含量为(0.55±0.12)mg/L,观察组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铜、硒的含量分别为(0.41±0.20)mg/L和(134.07±71.57)×10-3mg/L,其中ROP患儿分别为(0.32±0.17)mg/L和(121.74±97.54)×10-3mg/L,而对照组铜和硒的含量分别为(0.65±0.194)mg/L和(202.92±4.71)×10-3mg/L,观察组血清铜、硒含量显著下降(P<0.01)。以上微量元素含量在观察组ROP患儿中降低幅度更大,但与无ROP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中镁、锰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ROP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硒的含量比正常新生儿显著下降,且患有ROP的早产儿其下降幅度更大。提示早产儿体内微量元素铜、硒含量的不足有可能在ROP的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早产儿在其新生儿期应注意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查,预防铜硒的缺乏,从而降低ROP的危险因素,预防其发生。
杨红丁怡陈玲
关键词: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SCN2A基因相关新生儿期癫痫1例并文献复习
2022年
患儿,男,生后18 d,因“反复抽搐16 d”于2020年9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门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因“脐带绕颈3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质量3.2 kg,围产期无窒息缺氧史。母亲孕期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患儿生后第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仅表现为四肢抖动,持续数秒后缓解,2~3 h发作1次(均为吃奶时发现)。
高源高金枝徐三清陈玲
关键词:新生儿期脐带绕颈母亲孕期儿科门诊出生体质量
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2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提高对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2015年2例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采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痊愈的患儿进行分析,并对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乳糜胸在万方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5年6月,共38篇文献入选,其中采用胸膜腔内注入注射用A群链球菌的胸膜固定术治疗新生儿和胎儿乳糜胸报道共18篇,共87例先天性乳糜胸。对此87例及该文2例共89例患儿临床资料及注射用A群链球菌胸膜腔固定术的治疗反应进行总结。结果 1本文2例患儿均为足月儿,入院胸腔穿刺后确诊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分别于出生后第24天和第1天入院,均经过胸腔闭式引流和控制饮食等治疗,效果不佳,分别于入院第20天和第5天予以胸腔内注入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胸腔积液迅速得到控制,痊愈出院。289例患儿中有80例为产前采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胸膜固定术宫内给药治疗先天性乳糜胸,其中基因突变相关或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共有18例,14例均宫内死亡,2例核型异常的患儿在乳糜胸成功治疗后出生不满1岁死亡;23例对注射用A群链球菌胸膜固定术部分有效(胸腔积液未完全吸收),余41例均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另7例新生儿乳糜胸为出生后保守治疗或奥曲肽治疗无效后改用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疗,效果显著。该文2例先天性乳糜胸均采用胸腔引流、饮食控制及联合注射用A群链球菌治愈。结论对先天性乳糜胸新生儿在闭式胸腔引流的基础上早期联合胸膜腔内注射注射用A群链球菌的胸膜固定术,可快速减少乳糜液渗出而早日拔除胸导管,减少感染等相关并发症风险,缩短禁食和住院时间。
专晨昱陈玲周鸿敏
关键词:胸膜固定术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急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急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的儿童急重症肺炎患者13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肺部啰音时间、咳嗽时间、肺部阴影时间、住院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状态。比较2组治疗方案再感染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体内CRP、CD+3、CD+4、CD+8含量基本相同(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CRP、CD+3、CD+4、CD+3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部啰音时间、咳嗽时间、肺部阴影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等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阿奇霉素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陈玲覃军胡荆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阿奇霉素C-反应蛋白
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行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44)及观察组(n=44)。其中对常规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前者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护理后评估,观察组患者SAS(焦虑症自评量表)、SDS(自评抑郁量表)量表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前者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更佳(P<0.05);常规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用于结肠造口患者中,作用显著,可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同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许文慧陈玲
关键词:结肠造口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
中国旱獭β2m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2009年
目的克隆、原核表达中国旱獭β2m基因,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中国旱獭脾细胞中扩增β2m基因,克隆至pET28a(+)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Wβ2m,再转化宿主菌Rosetta(DE3)pLacI诱导其表达。使用切胶回收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克隆出的中国旱獭β2m基因,与GenBank已公布的土拨鼠的碱基序列一致;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克隆的β2m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免疫家兔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克隆了中国旱獭β2m基因,在原核宿主中进行了高效表达,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效价。为人工制备MHC-Ⅰ类分子复合物,深入研究嗜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特异性CTL应答和效应机制奠定了基础。
郝友华杨新星陈玲丁红晖王宝菊陶元清王忠东王虎陆蒙吉杨东亮
关键词:嗜肝病毒基因工程技术多克隆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