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1年
- 随着转Bt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人们对转基因作物释放后潜在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转Bt基因作物可以通过根系分泌或植株残体的形式将Bt蛋白释放到土壤中,残留的Bt蛋白在富集的过程中有可能对土壤生态环境中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等造成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因不同的Bt作物和不同的土壤环境而不尽相同。商业化转Bt基因作物的大规模环境释放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可能影响仍需要在不同生态区开展长期定位检测和评价。本文对转Bt基因作物的发展及其种植和秸秆降解过程中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为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 颜世磊赵蕾孙红炜赵辉路兴波
- 关键词:转BT基因作物BT蛋白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
- 厚皮甜瓜制种技术研究初报被引量:4
- 2001年
- 王崇启焦自高董玉梅赵辉
- 关键词:厚皮甜瓜制种
- 转Bt基因玉米叶片中Bt蛋白的表达和分泌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以转Bt玉米Mon810及其亲本非转基因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Mon810玉米叶中Bt蛋白表达量和叶表Bt蛋白分泌量,结果表明叶组织和叶表均可检测到Bt蛋白,组织内Bt蛋白量从苗期到抽丝期随着植株营养生长的加快呈上升趋势,至抽丝期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低;叶表Bt蛋白分泌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性。
- 田晓燕赵蕾孙红炜李凡赵辉颜世磊路兴波
-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BT蛋白
- 玉米叶面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及PCR引物的筛选被引量:2
- 2012年
-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在反映叶面微生态信息上具有局限性,因此逐渐被分子生态学所代替,而获得高质量、大片段、无偏好的总DNA是研究叶面环境微生物的基础。本文采用改进的Sambrook法、CTAB法、改良的化学法以及试剂盒法对玉米生长初期、中期、末期的叶面微生物总DNA进行提取,并对4种方法提取的DNA片段的大小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将得到的DNA用引物357/518以及984/1387对细菌16S rDNA进行扩增;用5种常见引物NS1/fung、ITS1-F/ITS2、NS1/AM1、EF4/fung5、SSU-0817/SSU-1196对真菌18Sr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提取的DNA片段均适用于PCR,但DNA的得率和纯度有一定差别,其中以试剂盒提取效果最好。PCR结果显示,除化学法外,其他3种方法提取的DNA均能够获得目的条带;并通过比较得出引物984/1387对16S rDNA以及ITS1-F/ITS2对18S rDNA扩增效果较好且扩增量最大。
- 赵辉李世国孙红炜李凡田晓燕颜世磊路兴波
- 关键词:玉米DNA提取PCR
- 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变化
- 2012年
- 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玉米Mon810及其亲本玉米DK647作为材料,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测定玉米叶面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并对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年份和生育期2个玉米品种叶面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但年度间和相同的发育时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由苗期开始增多,到生育后期达到数量高峰。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细菌和真菌影响较大,大部分生育期内Bt玉米叶面真菌和细菌数量与亲本玉米有显著差异,而放线菌数量与亲本相比差异不显著。2010年,苗期、拔节期和完熟期Bt玉米叶面细菌生理群Shannon-Wiener群落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亲本玉米,2011年除喇叭口期Bt玉米细菌生理群的3种群落特征参数均大于对照。
- 田晓燕赵蕾赵辉孙红炜李凡杨淑珂路兴波
- 关键词:转BT基因玉米多样性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