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丝状菌微膨胀条件下UCT分段进水工艺性能
-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水环境污染正逐渐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逐步加大对污水处理和水污染控制的投入,全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其中超过90%采用活性污泥法。但活性污泥...
- 杨锦辉
- 关键词:丝状菌污水处理
- 苯酚冲击负荷对前置反硝化系统脱氮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采用短期静态试验和长期前置反硝化SBR工艺处理含苯酚生活污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苯酚质量浓度(0-175mg/L)增大,2个试验中污泥氨氧化速率均逐渐减小,短期试验中最大比基质利用速率由2.898d叫变成O.694d^-1;在前置反硝化系统中,平均氨氧化速率为4.091mg/(g·h),是静态试验(1.812mg/(g·h))的2.26倍,且氨氧化速率与苯酚质量浓度的比值为一恒定值(-0.031±0.005);在0—5h内苯酚与氨氮同时被去除,去除率分别为24.2%和23.5%;受苯酚冲击系统硝化作用破坏后通过自身结构调整15-18d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较高质量浓度(60-90mg/L)的苯酚毒性抑制作用使微生物形态结构受到不可逆破坏,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中DNA质量分数由2.53mg儋增加至34.6mg/g。
- 路聪聪王淑莹葛士建张琼杨锦辉彭永臻
- 关键词:苯酚氨氧化速率
- 苯酚对污水生物脱氮系统亚硝积累及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采用SBR缺氧/好氧反应工艺,研究了不同苯酚浓度对脱氮过程中亚硝积累与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在0~90mg·L-1变化时系统出现2次明显亚硝酸盐积累,最终稳定维持在70%±5%,低浓度(0~30mg·L-1)系统亚硝酸盐积累恢复是微生物改变自身结构及分泌胞外聚合物导致;高浓度(60~90mg·L-1)苯酚条件下亚硝积累是由于苯酚对AOB(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氨氮氧化细菌)和NOB(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亚硝酸氧化细菌)抑制作用引起的微生物种群改变形成。氨氮氧化速率和氮氧化物生成速率由10.85mg N.(g MLSS)-1.h-1和10.12mg N·g(MLSS)-1.h-1降低至2.79mg N·g(MLSS)-1.h-1和2.32mg N·g(MLSS)-1.h-1,亚硝酸盐积累率和氮氧化物生成速率呈现负相关性,与苯酚浓度呈正相关;荧光原位杂交表明苯酚的抑制使得硝化菌群结构发生了变化,AOB相对数量由2.80%增加为9.30%。苯酚的可降解性使得系统污泥浓度由2500mg·L-1左右上升至5870mg·L-1。当EPS(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胞外聚合物)总量由67.20mg.(g VSS)-1减少至32.10mg·g(VSS)-1时,SVI从165ml·g-1降到50ml·g-1。亚硝酸盐积累、丝状菌和胞外聚合物是引起活性污泥系统SVI变化的原因,其中NAR影响最大,丝状菌次之。
- 路聪聪王淑莹葛士建张琼杨锦辉彭永臻
- 关键词:苯酚硝化速率污泥沉降性
- 培养和分离用于污泥减量的摇蚊幼虫的装置及方法
- 一种培养和分离用于污泥减量的摇蚊幼虫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生化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近来,首次发现摇蚊幼虫具有污泥减量、改善污泥沉降性的作用,并且利用摇蚊幼虫污泥减量具有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针对...
- 王淑莹张琼彭永臻杨锦辉路聪聪
- 利用摇蚊幼虫捕食作用强化改良分段进水污泥减量的装置和方法
- 一种利用摇蚊幼虫捕食作用强化改良分段进水污泥减量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生化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近来,首次发现摇蚊幼虫具有污泥减量、改善污泥沉降性的作用,并且利用摇蚊幼虫污泥减量具有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 王淑莹张琼彭永臻杨锦辉路聪聪
- 文献传递
- 利用摇蚊幼虫捕食作用强化改良分段进水污泥减量的装置和方法
- 一种利用摇蚊幼虫捕食作用强化改良分段进水污泥减量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生化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近来,首次发现摇蚊幼虫具有污泥减量、改善污泥沉降性的作用,并且利用摇蚊幼虫污泥减量具有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
- 王淑莹张琼彭永臻杨锦辉路聪聪
- 培养和分离用于污泥减量的摇蚊幼虫的装置及方法
- 一种培养和分离用于污泥减量的摇蚊幼虫的装置及方法,属于生化法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近来,首次发现摇蚊幼虫具有污泥减量、改善污泥沉降性的作用,并且利用摇蚊幼虫污泥减量具有能耗少、运行费用低、对环境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针对...
- 王淑莹张琼彭永臻杨锦辉路聪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