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志
- 作品数:19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受者心功能状况与移植肾功能延迟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研究受者心功能状况与移植肾功能延迟(Delayed GraftFunction,DGF)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我中心100例尸体肾移植病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受者平均年龄为37.32±6.76岁;所有受...
- 赖永通林民专黄先恩陈志勇郭雪坤赵国志蔡瑞明孟凡航
- 检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的动态变化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监测肾移植患者手术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以及其动态改变,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和作用。方法:详细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和基线数据资料,采用ELISA法监测60例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血清中sIL-6R水平。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20)。结果:移植术前,血清sIL-6R的水平肾移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移植术后血清sIL-6R水平显著升高,其浓度在第3天时达到最高,针对性治疗有效后其水平逐渐下降,2周后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F=15.23,P=0.003)。同时还发现肾脏移植的患者并发感染时血清sIL-6R水平明显上升(LSD-t=7.32,P=0.004)。结论:动态监测血清sIL-6R水平的改变有助于及时早期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标志物,同时有助于发现合并感染情况。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孟凡航蔡瑞明林民专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 超声造影和穿刺活检在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中的临床应用
- 赵国志赖永通黄先恩陈志勇郭雪坤林民专梁伟翔
- TLR4在肾移植受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改变及其与急性排异反应的关系。方法: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60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者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第7、14、21天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的百分率;根据肾移植术后两周内发生排斥与否将患者分为排斥组(13例)和非排异组(47例)。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排异反应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及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结果: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CD80即有表达,TLR4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者表达到达顶峰,其后逐渐下降,排斥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峰值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TLR4、CD80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表达升高,并可增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孟凡航蔡瑞明林民专
- 关键词: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TOLL样受体4CD80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平均38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92天.12例患者均采用"强的松+霉酚酸酯+环孢素/普乐可复&...
- 赵国志林民专陈志勇郭雪坤赖永通
- 关键词:肾移植真菌肺部感染
-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者5例,其中白假丝酵母3例,曲霉2例。采用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后治愈11例,死亡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及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尿蛋白、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应早期明确诊断,及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呼吸机支持治疗。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郭雪坤林民专
- 关键词:肾移植伏立康唑
- 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病因及转归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蛋白尿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转归。方法:对105例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形成病因及其与转归的关系。结果:在105例肾移植尿蛋白患者中,由于排斥反应引起的占55.2%,由新发或复发性肾病引起的占34.3%,其余高血压、CNI肾毒性等原因的占10.5%。术后排斥反应和新发或复发性肾病导致肾移植术后蛋白尿总治愈率分别为93.10%和9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由高血压等其他原因所致蛋白尿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排斥反应和新发或复发性肾病,应根据移植肾穿刺后病理学诊断,及早进行相应临床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性移植肾损伤。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 关键词:肾移植蛋白尿病因转归
- 纤维支气管镜检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fibroptic bronchoscopy, FB)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3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受者的诊治资...
- 赖永通陈志勇黄先恩郭雪坤赵国志孟凡航蔡瑞明林民专
- 关键词:肾移植纤维支气管镜检肺部感染病因
- 10年以上肾移植受者的病理分析和临床处理体会
- 目的观察长期成活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病理情况和保持肾移植受者的长期成活。方法对于成活10年以上的22例肾移植受者出现血肌酐(基础肌酐值在336umo/L)变化和蛋白尿时,进行B超引导下移植肾活检病理检查,并根据临床病理分析...
- 陈志勇赖永通黄先恩赵国志林民专
- 机械通气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重症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菌肺炎(PC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价值。方法:9例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在早期抗卡氏肺孢子虫治疗、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全部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9例患者中7例有效,有效率为77.78%,2例死亡,死亡率为22.22%。9例患者治疗后2,12,24,48及72h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均为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在短时间内纠正缺氧保证氧合,为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治疗肾移植术后PCP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赵国志刘阳赖永通陈志勇郭雪坤黄先恩林民专
- 关键词:机械通气肾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