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东海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水稻
  • 10篇基因
  • 5篇植物
  • 5篇高产
  • 4篇等位
  • 3篇低温胁迫
  • 3篇水稻基因
  • 3篇重组自交系
  • 3篇株系
  • 3篇自交
  • 3篇自交系
  • 3篇胁迫
  • 3篇基因组
  • 2篇等位变异
  • 2篇等位基因
  • 2篇等位基因型
  • 2篇低温环境
  • 2篇信号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稻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亚...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毛东海
  • 4篇邢永忠
  • 3篇陈彩艳
  • 2篇崔延春
  • 2篇张德春
  • 2篇张莉
  • 2篇吴比
  • 1篇肖叶青
  • 1篇徐庆国
  • 1篇刘文强
  • 1篇陈大洲
  • 1篇黄丽芳
  • 1篇陈彩艳
  • 1篇孙亮
  • 1篇朱玉兴

传媒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乡野生稻的粒形相关QTL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东乡野生稻/协青早B∥协青早B的回交自交系群体为遗传材料,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群体的SNP分子标记基因型,对东乡野生稻的粒形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在水稻第1,3,4,5,10,12号染色体上共发现14个粒形相关QTL,包括6个粒长QTL(q GL1、q GL3.1、q GL3.2、q GL4、q GL10.1、q GL10.2)、2个粒厚QTL(q GT5、q GT10)和6个粒重QTL(q KGW3、q KGM4、q KGW5、q KGW 10.1、q KGW10.2、q KGW12)。其中q GL3.1与q KGW3、q GT5与q KGW5、q GL4与q KGM4、q GL10.1与q KGW10.1以及q GL10.2、q GT10与q KGW10.2定位区间重叠,推测这些QTL具有一因多效特性。加性效应最大的粒长QTL即q GL3.1(q KGW3)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的粒形基因GS3的区域中,且q GL3.1与GS3都是控制粒长的主效QTL,推测q GL3.1就是GS3基因。而在q GL3.1区域附近还存在粒长QTL q GL3.2,该位点与已克隆的粒长QTL即GL3.1在位置上重叠,推测q GL3.2可能就是GL3.1/Os PPKL1基因。
姚文元禹黎陈大洲肖叶青孙亮陈彩艳毛东海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粒形QTL
一种水稻广亲和隐性核不育系的鉴定与利用方法
本发明属于作物分子育种领域,涉及一种水稻广亲和隐性核不育系的鉴定与利用方法。利用籼稻“特青”和广亲和品种“02428”构建重组自交系,筛选育性特征的自交系,培育筛选新的不育系RI127S,该不育系可用于水稻轮回育种的中间...
邢永忠毛东海张莉
文献传递
温带粳稻与其野生稻适应低温环境的分子遗传基础
毛东海李兰英陈彩艳朱玉兴
水稻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对低温敏感,冷害易致其减产,危及粮食安全。因此,该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在温带粳稻或其近缘野生稻的低温适应机制上,获得了系列原创成果。一、系统解析了温粳近缘型野生稻的低温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东乡野生...
关键词:
关键词:水稻粳稻野生稻栽培技术
水稻基因PANDA提高植物产量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水稻基因PANDA提高植物产量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的产量性状调控新基因PANDA来源于水稻,该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导致水稻分蘖数的与单株产量的增加,或者该基因的亚洲稻等位变异在含非洲稻等位变异的表达导致水稻...
张德春毛东海周超马江刘文王玉兵梁宏伟
一种水稻基因LEFT在提高植物耐冷性与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基因LEFT在提高植物耐冷性与产量中的应用,所述水稻LEFT基因为水稻分蘖性状调控基因,来源于籼稻品种湘早籼45号。LEFT为编码如下蛋白质(a)或(b)的基因。本发明首次揭示...
毛东海 黄凤林刘文强 柏连阳 王立峰 宋根才
GY3基因在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和单株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GY3基因在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和单株产量中的应用。该基因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长臂末端,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性状功能。该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邢永忠吴比毛东海
文献传递
植物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2年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与植被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植物在长期的环境适应过程中获得了冷驯化机制。关于低温响应机制的解析,目前研究最为清楚的信号通路是模式植物拟南芥CBF/DREB1 (C-repea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de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依赖型低温响应信号通路。本文围绕CBF/DREB1信号通路,对低温受体、低温响应信号分子、信号转导途径以及低温与植物激素等信号交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植物低温响应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农作物耐低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
吴丹毛东海赵小英
关键词:低温胁迫信号通路植物激素分子机制
水稻HAN2基因及其在培育高产稳产水稻品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水稻HAN2基因及其在培育高产稳产水稻品种中的应用。水稻HAN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的水稻HAN2基因,首次证明其编码蛋白具...
毛东海崔延春黄丽芳刘朋陈彩艳
水稻基因PANDA提高植物产量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水稻基因PANDA提高植物产量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的产量性状调控新基因PANDA来源于水稻,该基因表达量的升高导致水稻分蘖数的与单株产量的增加,或者该基因的亚洲稻等位变异在含非洲稻等位变异的表达导致水稻...
张德春毛东海周超马江刘文王玉兵梁宏伟
GY3基因在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和单株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GY3基因在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和单株产量中的应用。该基因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长臂末端,控制水稻每穗颖花数性状功能。该基因编码区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邢永忠吴比毛东海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