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

作品数:3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内镜
  • 10篇黏膜
  • 8篇黏膜下
  • 8篇膜下
  • 6篇切除
  • 6篇细胞
  • 5篇食管
  • 5篇肿瘤
  • 5篇内镜黏膜
  • 5篇内镜黏膜下
  • 4篇视频
  • 4篇切除术
  • 4篇黏膜下剥离术
  • 4篇黏膜下肿瘤
  • 4篇内镜黏膜下剥...
  • 4篇剥离术
  • 3篇置入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消化道

机构

  • 26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6篇刘丹
  • 20篇刘冰熔
  • 10篇杨荟玉
  • 6篇郑庆芬
  • 3篇孙玲
  • 2篇李锐
  • 2篇林锐
  • 2篇韩雪飞
  • 2篇贺德志
  • 2篇李晴
  • 1篇刘林湘
  • 1篇李建生
  • 1篇贾晓灿
  • 1篇邢慧
  • 1篇吕成倩
  • 1篇陈建平
  • 1篇牛颖
  • 1篇刘宁
  • 1篇张金平
  • 1篇任小晶

传媒

  • 6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0
  • 2篇200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全层切除术与外科手术切除胃巨大间质瘤的对照性分析(含视频)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包括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长径5~7 cm且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36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内镜组9例和外科组27例,对比分析2组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围术期指标方面,内镜组中位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外科组(4.0 h比2.0 h,P<0.01),术后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4.55±0.88)d比(6.22±2.24)d,t=-2.15,P=0.03],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外科组[(6.88±1.26)d比(10.03±2.90)d,t=-3.13,P<0.01],术后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明显低于外科组(3分比6分,P<0.01),术后第3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中位评分亦明显低于外科组(1分比3分,P<0.01),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外科组[(5.5±1.47)万元比(7.3±2.43)万元,t=-2.11,P=0.04]。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内镜组为11.1%(1/9),高于外科手术组的7.4%(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长径5~7 cm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和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势,但如何缩短手术时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卢英姿郑庆芬刘丹杨荟玉孔令建李德亮赵丽霞Saif Ullah刘冰熔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内镜全层切除术
伴有黏膜面破溃的胃间质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伴有黏膜面破溃的胃间质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内镜或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的408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胃镜结果判断胃间质瘤黏膜面是否破溃,将患者分为破溃组(n=179)和非破溃组(n=2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胃间质瘤黏膜面破溃的危险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的无复发生存情况。结果:破溃组与非破溃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计数、Ki-67指数、危险度分级、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于胃底贲门(OR=2.954,95%CI:1.253~6.960)、肿瘤最大径>5 cm(OR=4.732,95%CI:2.919~7.673)、核分裂象计数>5个/50 HPF(OR=1.721,95%CI:1.011~2.930)及Ki-67指数>5%(OR=1.733,95%CI:1.039~2.892)是胃间质瘤黏膜面破溃的危险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破溃组较非破溃组患者预后差(P=0.009)。结论: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计数及Ki-67指数是胃间质瘤黏膜面破溃的危险因素。伴有黏膜面破溃的胃间质瘤患者预后较差。
刘珍珍刘丹刘冰熔
关键词:胃间质瘤预后
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6例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成人组(≥18岁,23例)和未成年组(<18岁,13例)。回顾性分析各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完成疗效评价,其中成人组21例,未成年组11例。根据Atkinson吞咽困难量表,成人组和未成年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2%(20/21)、100%(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和未成年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74%(5/23)、23.08%(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扩张术最常见并发症为食管穿孔,占12.1%(4/33)。支架移位是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常见问题,占68.4%(13/19)。结论狭窄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是腐蚀性上消化道狭窄的主要治疗方式,疗效均较好,但仍存在食管穿孔、支架移位发生率高的问题。
魏便霞刘丹杨荟玉刘冰熔
关键词:支架置入术并发症
不同策略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策略治疗完全性粘连性小肠梗阻(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ASBO)的临床数据,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对ASBO的疗效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完全性ASBO患者,比较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及单气囊小肠镜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结果 360例完全性ASBO患者中,86例患者在入院的24 h内进行了手术治疗,剩余的274例患者接受了单气囊小肠镜治疗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患者改为手术治疗的指征包括:梗阻不能缓解,临床状况恶化,或影像学改变提示病情严重。急诊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相比,在术中发现及并发症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气囊小肠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保守治疗组、单气囊小肠镜治疗组与急诊手术组在入院白细胞及放疗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手术在术中发现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并不优于延迟手术,单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ASBO的消化内镜手段。
张金平牛颖刘丹李珍杰胡艺杰
关键词:粘连性小肠梗阻单气囊小肠镜
早期胃癌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肿瘤残余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早期胃癌(EGC)患者非治愈性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追加外科手术的效果,探讨肿瘤残余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治疗后经病理证实为非治愈性ESD切除的73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ESD术后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将患者分为随访组(45例)和手术组(28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并分析肿瘤残余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组中位随访时间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及远处转移发生,手术组和随访组分别有1例和3例患者出现胃内复发。两组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脉管侵犯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黏膜下层浸润深度≥500μm(SM2)是肿瘤残余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SM2浸润者肿瘤残留风险高,ESD术前应细致评估病变浸润深度以避免非治愈性切除。淋巴脉管侵犯者肿瘤复发风险高。对于中/高分化、黏膜下层浸润浅而拒绝外科手术的非治愈性ESD切除EGC患者,密切随访是可行的策略。
方蒙李锐杨荟玉刘冰熔刘丹
关键词:早期胃癌外科手术预后
经肛窦道腔置入双腔胃管持续冲洗治疗结肠瘘一例
2020年
背景消化道瘘是外科手术的难治性并发症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内镜下治疗消化道瘘也逐步发展,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安全、微创、低治疗成本等诸多优势.病例简介我院收入了一例以腹痛及反复腹泻为主要症状的66岁的女性患者.内镜下发现一处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的结肠瘘,瘘腔内可见大量白色脓性物.应用结肠镜下经肛金属夹固定双腔胃管并持续冲洗成功治愈.结论经肛窦道腔置入双腔胃管持续冲洗是一种微创、简单、经济且有效的治疗结肠瘘的方法,金属夹固定双腔胃管可保证冲洗效果.
李晴郑庆芬刘冰熔刘丹
关键词:消化道瘘
结直肠癌细胞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1 mRNA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细胞质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1(CPEB1)mRNA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转移相关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221例结直肠癌标本和30例配对正常结肠上皮CPEB1 mRNA表达,并计算肿瘤与正常上皮细胞的表达比值。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CPEB1蛋白表达,并对CPEB1 mRNA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评估。结果CPEB1 mRNA水平升高的结直肠癌标本CPEB1 mRNA比值的中位数为1.57(范围为1.01~3.45),而CPEB1 mRNA水平降低者比值为0.53(范围0.23~1.00)。CPEB1蛋白水平表达组织化学评分与CPEB1 mRNA水平显著相关(P=1.43×10-4)。较低的CPEB1 mRNA比值与淋巴结受累显著相关,而肿瘤组织中CPEB1 mRNA比值降低患者的总中位生存时间显著低于升高患者(P=2×10-5)的。CPEB1 mRNA比值降低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短显着相关(P=0.001)。多变量分析证实,CPEB1 mRNA的下调是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2.31×10-4;P=0.002)。结论较低的CPEB1 mRNA比值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
邢慧杨珍妮胡小翠刘丹
关键词:RNA结合蛋白RT-QPCR
同时性多发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特征和病灶的关联性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同时性多发早期食管癌(EEC)及同时性多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的临床特征以及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同时性多发EEC及HGIN患者,将多发病灶分为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比较多发EEC及HGIN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在浸润深度、大小、位置、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关联性。结果纳入研究的EEC及HGIN患者共341例,其中同时性多发EEC及HGIN患者21例,平均年龄为(66.90±6.04)岁,男性14例(66.67%)。多发病变患者年龄>65岁的占比高于单发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9,P=0.038)。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的面积大小呈线性正相关(r=0.612,P=0.003)。当主要病灶位于胸上段时,次要病灶位于胸中段的可能性较大,两者有关联性(r=0.484,P=0.025)。主、次要病灶在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P<0.05)。结论同时性多发早期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在浸润深度、大小、位置、病理类型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多发病变。在内镜检查时,应考虑主要病灶与次要病灶的关系,避免忽视次要病灶。
李锐刘丹杨荟玉刘冰熔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关联性分析
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评价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抗反流黏膜切除术的1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资料纳入回顾性研究,统计治疗效果(治疗后烧心及反流症状改善情况、24 h食管pH监测结果等)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均成功进行了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操作成功率为100%,其中8例行ESD、10例行EMR。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Demeester评分、pH<4时间百分比、总反流事件、pH<4时间长于5 min的反流次数较术前均明显降低[(20.16±9.12)分比(74.16±20.03)分、(2.70±0.88)%比(6.42±1.37)%、(43.78±19.68)次比(156.56±41.22)次、(2.89±1.68)次比(9.89±2.95)次,P均<0.05]。无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病例。随访3~34个月,烧心及反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9%(16/18)。胃镜随访显示18例贲门均较前缩紧,收缩良好;16例反流性食管炎较前明显好转,黏膜糜烂愈合。结论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
贺德志王小彤刘冰熔李建生刘丹郑璞郑研艳陈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内镜治疗
内镜全层切除术后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含视频)
2022年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一2019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直径M cm)行内镜全层切除术,并采用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法闭合消化道全层缺损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内镜全层切除术后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技术闭合创面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所有术后创面成功闭合(100%),未发生术后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瘤体平均最大长径3 cm(1〜7 cm),13例(21%)瘤体最大长径M cm;62例患者平均止血夹应用个数25.7枚(7〜78枚),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44〜300 min),平均缝合时间63 min(13〜211 min);患者术后平均7 d(4〜12 d)出院;术后3〜6个月复查内镜,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以上结果提示,单钳道内镜对吻缝合方法闭合消化道全层缺损安全、有效、简单、可行。
张永佩刘丹郑庆芬赵丽霞刘冰熔
关键词:内镜全层切除术黏膜下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