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群
- 作品数:62 被引量:43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导入系群体对玉米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定位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一套以自交系综3为受体亲本的80个导入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在3个不同环境下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等进行表型鉴定。在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与8个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60个,其中至少在两个环境中被检测的位点7个,一因多效位点12个,QTL富集区8个且大部分为一因多效位点。
- 齐欢欢段利超胡伟黄娟冯阳黄亚群祝丽英张祖新岳兵
- 关键词:玉米导入系群体产量相关性状
- 玉米籽粒锌、铁含量与籽粒性状的相关及QTL定位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利用自交系178和郑58构建的F2:3家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对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锌、铁含量、籽粒构型、百粒重等籽粒主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锌、铁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籽粒锌含量与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59,0.395,粒长与粒厚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252;粒长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系数分别为0.445,0.341,粒宽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8,0.570。在保定、邯郸两个环境下,共定位到了21个QTL,其中保定环境下定位到16个,邯郸环境下定位到5个。在第5染色体的umc1097-umc1670区段,两地均定位到了控制籽粒锌、铁含量的QTL,可解释遗传变异范围分别为6.40%~12.41%和7.23%~18.85%,说明该区段存在控制籽粒锌、铁含量的共同位点。
- 陈哲李盼刘渊姬东华赵永锋祝丽英黄亚群陈景堂
- 关键词:玉米铁含量粒重
- 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创新种质及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03年
- 玉米的野生近缘植物类玉米有 2个种 ,一为一年生墨西哥类玉米 ,一为多年生类玉米。多年生类玉米有 2个变种 ,一为四倍体 ,一为二倍体。这些野生种在自然界的严酷竞争和自然选择条件下形成了许多优良特征特性 ,特别表现在抗逆性、抗病虫害、品质等方面。将其有益基因导入到栽培玉米 ,获得丰富的多样性的种质资源 ,以创建新的基因库 ,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加快育种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玉米与野生类玉米杂交 ,从其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在粮食和饲料等方面有利用价值的优良异缘自交系并配制出优良杂交种 。
- 芦立婷陈景堂祝丽英黄亚群池书敏
- 关键词:玉米墨西哥类玉米种质资源
- 一种玉米田间茎杆抗倒伏鉴定辅助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田间茎杆抗倒伏鉴定辅助器,包括机体、底座、支撑台和固定杆,所述机体底部安装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焊接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右侧壁底部焊接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导向杆、螺纹杆和限位杆;所述支撑台左侧壁上方...
- 祝丽英陈景堂赵永锋郭晋杰贾晓艳黄亚群
- 文献传递
-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锌营养敏感性差异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营养液培养,对5个不同玉米自交系5种供锌处理的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对不同浓度锌反应的敏感性不同,最适宜的锌浓度为10-7mol/L,最不适的锌浓度是10-9mol/L;不同浓度的锌对玉米自交系生长的效应不同,对茎叶的生长影响较大,对根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SN-11为锌敏感玉米自交系,178、邢K36、昌7-2为锌中度敏感基因型,鲁原92接近锌高效基因型。
- 远红杰陈景堂黄亚群祝丽英宋占权刘志增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基因型锌营养敏感性
- 玉米不同自交系幼苗光合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自交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在摸拟光照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玉米不同自交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叶期UV-B辐射处理6 d后,供试的48个自交系中近一半以上材料的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10%以上,其材料比例分别为64.6%,47.9%,54.2%;而有62.5%的材料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增加;相关分析发现,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值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程度将48个材料分成6类,其中对增强UV-B辐射反应比较敏感的材料和能够忍耐UV-B辐射增强的材料均占12.5%。说明玉米不同自交系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反应敏感程度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从中能够筛选出对UV-B辐射增强反应敏感和有忍耐能力的材料。
- 张海静姚晓芹黄亚群赵永锋祝丽英陈景堂
-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UV-B气体交换
- 玉米子粒中锌及铁铜锰含量的遗传及QTL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分别利用三交组合DH8×登海40和DH86×沈137创建F1代DH群体A和群体B,比较2个不同遗传背景下DH群体子粒中锌及铁铜锰含量的变化,并对2个供试群体2年间的试验结果进行了QTL分析。发现玉米子粒中锌及铁铜锰的含量在不同个体间、不同年份间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且表现不稳定;群体内呈现连续性数量性状变化,服从于正态分布。对群体A2年子粒中锌及铁铜锰含量进行QTL定位,结果2007年检测到了5个与这些性状有关的QTL,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范围为9.41%-43.67%;2008年检测到9个QTL,可解释的遗传变异范围为11.21%-42.96%。2年间末检测到相同的QTL位点。对群体B进行QTL定位,2年间检测到18个QTL位点,分布于除第5染色体以外的其余9条染色体上。其中,2007年检测到12个QTL,2008年获得6个QTL,相同的QTL为2个,控制锌含量的1个位点位于第3染色体的p-umc1399-p-bnlg1605区段,控制铜含量的1个位点位于第2染色体的bnlg1746区段。
- 周金凤黄亚群刘志增陈景堂祝丽英宋占权赵永锋
- 关键词:玉米子粒QTL定位
- 玉米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以玉米自交系郑58及其两个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对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和雄穗小花中的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散粉期,郑58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不育系,雄穗小花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郑58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仅在雄穗发育末期显著低于郑58cmsQ1261;雄穗小花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在雄穗发育初期及散粉期均显著高于不育系。郑58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除雄穗发育末期和抽雄期,其他时期与不育系均有显著差异;雄穗小花中丙二醛含量在雄穗发育初期和散粉期与不育系差异均不显著。
- 焦东宝赵永锋郭晋杰寇凤仙贾晓艳黄亚群祝丽英陈景堂
- 关键词:玉米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
- 基于校园网的“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开放试题库建设探索被引量:7
- 2018年
-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就目前河北农业大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网络教学资源较少的现状,提出创建基于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开放试题库,既充分利用试题库的考核功能,又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拓展其辅助教学功能。并对开放试题库建设的可行性、构建流程、建设策略、管理与维护进行了论述,以期探索农业高等院校课堂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 祝丽英李喜焕黄亚群常金华
- 关键词:试题库网络教学
- 基于学生评教大数据的统计计算信度并进行展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学生评教大数据的统计计算信度并进行展示方法,涉及学生评教大数据的统计计算信度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学生评教大数据的统计计算信度并进行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课程评价表的制作与分配;S2、填写并教授课程...
- 陈江薇苑迎春黄亚群路小英赵灿程芳刘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