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红军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7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入侵
  • 3篇入侵检测
  • 3篇网络
  • 3篇CFAR
  • 2篇网络入侵
  • 2篇误警率
  • 2篇ARMA模型
  • 2篇AR模型
  • 1篇网络流
  • 1篇网络流量
  • 1篇基于网络
  • 1篇计算机
  • 1篇计算机安全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韦红军
  • 1篇何迪
  • 1篇吴永明
  • 1篇石伟锋
  • 1篇胡碧峰

传媒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安全与通...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ARMA模型的CFAR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网上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攻击事件发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近几年的上升幅度更为明显。同时这些安全事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使用入侵避免技术,例如用户身份认证、...
韦红军
关键词:入侵检测计算机安全网络流量
文献传递
基于ARMA模型的CFAR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A网络流量模型的CFAR入侵检测系统。采用ARMA模型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并运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恒误警CFAR技术,选取检测阀值以判定是否存在入侵信号。利用林肯实验室DARPA数据对系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与AR预测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更低的误警率。
韦红军何迪石伟锋吴永明
关键词:入侵检测ARMA模型AR模型
基于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CFAR入侵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CFAR入侵检测系统。采用AR模型对网络流量进行预测,并运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恒误警CFAR技术,选取检测阀值以判定是否存在入侵信号。利用林肯实验室DARPA数据对系统进行试验,通过对不同的CFAR检测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三种CFAR联合检测,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检测率和更低的误警率。
胡碧峰韦红军
关键词:入侵检测AR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