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短梗五加茎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短梗五加茎的活性物质基础。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法对短梗五加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鉴定了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商陆素(Ⅰ)、金合欢素(Ⅱ)、槲皮素(Ⅲ)、金丝桃苷(Ⅳ)、5a,8a-桥二氧麦角甾-6,22-双烯-3-醇(Ⅴ)、芝麻脂素(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咖啡酸(Ⅸ)、没食子酸(Ⅹ)、原儿茶酸(Ⅺ)、山柰酚(Ⅻ)、山柰苷(ⅩⅢ)、异秦皮啶-7-O-α-D-吡喃葡萄糖苷(ⅩⅣ)、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XV)。结论化合物Ⅰ、Ⅱ、Ⅴ、Ⅻ、ⅩⅢ、ⅩⅣ和ⅩⅤ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雷军陈屏许旭东杨峻山
- 关键词:短梗五加黄酮酚酸苯丙素金合欢素
- 稀有人参皂苷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3年
- 人参皂苷作为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人参皂苷因化学结构差异导致其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具有高活性的稀有人参皂苷在自然界中含量很低,限制了人参皂苷资源的利用。通过不同方法将高含量人参皂苷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是获得稀有人参皂苷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参皂苷的结构、药理作用为基础,综述生物修饰法对人参皂苷的糖基水解和母核结构的影响,并对稀有人参皂苷在食品、药品中应用的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改善人参皂苷资源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袁松竹王斌周旋赵升铭王义雷军雷军
- 关键词:生物转化糖基化
- 小叶云实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深入研究小叶云实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对小叶云实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对分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筛选。结果:鉴定了6个高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分别为eucomin(1),intricatinol(2),8-methoxybonducellin(3),bonducellin(4),8-methoxyisobonducellin(5),3-(4-methoxybenzyl)-5,7-dimethoxychroman-4-one(6),并对从小叶云实中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根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me-thoxyisobonducellin,intricatinol,岩白菜素,金丝桃苷和11-没食子酰岩白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乙型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陈屏雷军许旭东杨峻山
- 关键词:抗菌黄酮岩白菜素
- 大孔树脂对二醇型、三醇型人参皂苷的纯化研究被引量:5
- 2023年
- 分析大孔树脂与人参皂苷之间的吸附行为,优化大孔树脂分离人参皂苷的条件。选用6种大孔树脂(D101、HPD-100、AB-8、NKA-9、ADS-7、DM130),以二醇型人参皂苷(Rg_(1)、Re、Rg_(2))和三醇型人参皂苷(Rc、Rb_(1)、Rd)的含量为评判指标,进行吸附率、解吸率与吸附容量比较,发现纯化人参皂苷的最适大孔树脂为HPD-100。然后对其静态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初始浓度与动态加载流速、加载量、洗脱溶剂等进行考察,筛选最佳纯化工艺。二醇型人参皂苷与三醇型人参皂苷在HPD-100大孔树脂上静态吸附量为109 mg/g,吸附率分别为99.93%与56%,解吸率分别为96.4%与98.5%,静态最佳吸附时间为190 min,吸附初始浓度为32 mg/mL,温度为35℃,动态加载流速为4 BV/h(每小时4个柱体积),加载量8 BV(柱体积),洗脱剂为40%和60%乙醇。最终三醇型皂苷的纯化率为66%,二醇型皂苷的纯化率为52%。表明HPD-100D大孔树脂可以用于二醇型人参皂苷和三醇型人参皂苷的分离纯化。
- 王斌赵升铭袁松竹王义张美萍张美萍陈屏
- 关键词:大孔树脂人参皂苷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