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康兵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春晖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荨麻
  • 7篇荨麻疹
  • 7篇慢性
  • 7篇慢性荨麻疹
  • 5篇治疗慢性荨麻...
  • 4篇疗效
  • 3篇盐酸
  • 3篇盐酸西替利嗪
  • 3篇手术
  • 3篇西替利嗪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内镜
  • 3篇内镜手术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3篇变应性
  • 2篇当归
  • 2篇当归饮
  • 2篇当归饮子
  • 2篇地氯雷他定

机构

  • 10篇兰州大学第一...
  • 7篇吉林大学第二...
  • 3篇兰州大学
  • 2篇兰州医学院第...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6篇陈康兵
  • 7篇任万明
  • 5篇匡钱华
  • 5篇王敏
  • 5篇石春蕊
  • 4篇张鸫媛
  • 4篇王宗贵
  • 4篇程金章
  • 3篇赵胤
  • 3篇陈小婉
  • 2篇王有虎
  • 2篇董继元
  • 2篇张小兵
  • 2篇马春霞
  • 2篇席克虎
  • 2篇杨景朴
  • 2篇文连姬
  • 2篇侯赟
  • 2篇桂岩
  • 2篇毛鹤

传媒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华医学图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1例被引量:3
2016年
食道癌上纵膈淋巴结转移引起右侧声带麻痹,并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在临床上很少见。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声音嘶哑20 d入院。无咳嗽、咳痰,无咽部异物感及吞咽困难,无胸骨后疼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盗汗等。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如常。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及肝炎史;否认家族病及遗传病病史;有吸烟、饮酒史。查体:血压130/80 mm Hg,脉搏65次/min,呼吸18次/min。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均等,双侧语颤无明显增强、减弱,双肺叩诊呈清音。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率65次/min,律齐。
张幼芬文连姬于丹刘岩金成勋陈康兵谭月韩双
关键词:CORDLARYNGEAL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张鶇媛任万明高军陈康兵刘远
中药当归饮子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调查
石春蕊陈康兵王敏匡钱华张鸫媛毛鹤任万明
鼻内镜手术颈内动脉损伤3例
2017年
1 病例报告 例1 女,49岁。因“鼻腔平滑肌肉瘤术后13年,鼻出血1周”入院。鼻内镜检查见右侧鼻腔后部肿物,根部位于右侧鼻腔外侧壁,表面灰红色,触之质脆,易出血。鼻窦CT及MRI提示鼻腔及蝶窦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与颅内尚有界限。入院经活检病理诊断为(鼻腔)平滑肌肉瘤。于2007年7月5日全身麻醉下行鼻侧切开联合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来源于右鼻腔外侧壁及蝶窦,大小约为5.0 cm×4.0 cm×4.0 cm,蝶窦前壁被破坏,外侧壁及后壁变软。辅助鼻内镜下切除后部残留肿瘤,见肿瘤与蝶窦外侧壁粘连,在用剥离子分离肿瘤至蝶窦外下壁时,突然出血,出血迅猛。立即使用纱条填塞蝶窦止血,并行右侧颈外动脉结扎。结扎完毕撤出纱条时仍旧出血,遂行右侧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结扎,再次撤出纱条,无活动性出血。考虑肿瘤已侵及颈内动脉,剥离残余肿瘤,术毕。术中输红细胞悬液1 000 ml,血浆350 ml。术后患者出现左侧偏瘫,伴有神志不清。急行头部CT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颞叶、额叶、枕叶大片状低密度影,中线移位。转入神经外科,后家属放弃治疗,3 d后死亡。
张竹萍杨景朴赵胤程金章陈康兵李松王宗贵
关键词:内镜检查外科手术颈内动脉并发症
18β-甘草次酸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NF-κBp50及血清IL-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18beta-solidum glycrrhetinic acid,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及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卵清蛋白致敏Wistar大鼠建立AR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R模型组、布地奈德组和18β-SGA低剂量(20 mg/kg)、高剂量(40 mg/kg)干预组,分别在给药干预2周和4周后取大鼠鼻黏膜和血清,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p50在大鼠鼻黏膜的分布,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F-κBp50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sIgE(OVA-sIgE)及IL-4的表达。结果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主要表达在鼻黏膜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固有层的腺体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中。AR组大鼠较正常大鼠鼻黏膜中NF-κBp50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其表达量减少(P<0.05)。AR组大鼠血清中OVA-sIgE、IL-4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经18β-SGA或布地奈德干预后,IL-4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18β-SGA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降低NF-κBp50表达,下调血清IL-4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李丽王有虎侯赟桂岩陈小婉陈康兵席克虎马春霞刘小涵张小兵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NF-ΚBP50白介素-4
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调查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国内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方法:采用频数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目前国内慢性荨麻疹相关疗效判断标准的使用情况与适用范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857篇,文献中症状评估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各不相同,采用症状体征下降指数(SSRI)四级分级法的文献549篇(占64.17%)。采用K-均值聚类统计分析后发现,以治愈(100%≥SSRI>90%)、好转(90%≥SSRI>60%)、显效(60%≥SSRI>20%)、无效(20%≥SSRI≥0%)为标准的四级疗效分级法适用范围较广。结论:慢性荨麻疹临床评估和药物疗效判断标准亟待统一和标准化。
石春蕊陈康兵王敏达晓静董继元匡钱华任万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疗效评估临床疗效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RANTES和MCP-3的水平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慢性荨麻疹(chronicu rticaria)是指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持续≥6周者。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复发率高,临床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近年来成为皮肤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石春蕊熊潇王敏陈康兵达晓静匡钱华任万明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治及进展被引量:18
2016年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指原发于甲状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所有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占结外淋巴瘤的1%~3%,主要见50岁以上妇女,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且不同病理亚型其治疗方案也不同,因此明确其病理诊断特别重要,主要诊断手段有甲状腺超声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空芯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及手术活检等,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联合治疗,手术主要作用明确诊断和解除气道压迫.PTL预后一般较好,本文讨论的核心是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的进展.
梁鹏王森陈康兵李茉刘洋李爽潘予韦张轶西姜瑛
关键词:淋巴瘤
导航辅助鼻内镜手术治疗蝶上筛房囊肿致视功能受损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蝶上筛房囊肿致视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例因蝶上筛房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患者行全麻导航辅助鼻内镜下蝶上筛房囊肿摘除术,并辅以甲泼尼龙静脉点滴3 d,第1天250 mg,1次/d;次日减为80 mg,1次/d,连用3 d。复方樟柳碱颞浅静脉注射20 ml,1次/d,连续15 d。结果患者视力下降恢复、视野受损减轻,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于鼻窦囊肿所致视功能受损患者,视野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且特殊的耳鼻咽喉科患者手术中影像导航有望成为重要辅助手段。
陈康兵赵胤王宗贵程金章
关键词:影像导航
18β-甘草次酸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NF-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钠(18β-SGA)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18β-SGA对AR的干预机制。方法:10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R组、布地奈德组、18β-SGA低剂量组和18β-SGA高剂量组。经卵清蛋白构建AR大鼠模型后给予药物干预,各组大鼠分别在干预2周和4周后处死,取大鼠鼻黏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定位、定量大鼠鼻黏膜中TNF-α表达。结果:经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及RT-PCR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组大鼠鼻黏膜中TNF-α高表达于鼻黏膜纤毛柱状上皮、血管内皮、腺体及部分炎症细胞胞质中(P<0.01)。经不同剂量的18β-SGA干预后,TNF-α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尤以18β-SGA低剂量组干预4周后效果最明显(P<0.01)。结论:不同剂量的18β-SGA对AR有治疗作用,且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与抑制TNF-α的高表达有关。
折宁宁侯赟王有虎桂岩席克虎陈小婉陈康兵马春霞刘小涵张小兵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