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绪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水文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粤港澳大湾区水库蓝藻水华特征与防治对策建议被引量:1
- 2023年
- 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水库是大湾区的重要饮用水水源。随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湖长制等工作的推进,大湾区水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但是,在流域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情况下,大湾区水库蓝藻水华事件却一定程度呈增加趋势,蓝藻水华引发的生态问题仍严峻。深入研究与理解区域蓝藻水华特征和发生机制,是开展大湾区水库水华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基于大湾区水库长期浮游植物监测结果,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水库水华蓝藻的组成和水华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区域水华防治对策建议。
- 赵孟绪肖利娟
- 关键词:蓝藻水华水库
- 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生物毒理检测技术、化学检测技术、ELISA检测技术),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对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微囊藻毒素检测技术提出了初步建议。
- 杨浩文赵孟绪
-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环境监测
- 文献传递
- 热带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 基于近年来对广东省70余座水库藻类与水体营养状态类监测结果,结合国内外淡水蓝藻水华发生机制和防治对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以广东省地区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库蓝藻水华防治对策...
- 赵孟绪
- 关键词:水库污染热带亚热带蓝藻水华
- 文献传递
- 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汤溪水库为例被引量:64
- 2005年
- 通过调查汤溪水库2003年水文、水质和浮游植物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汤溪水库浮游植物丰度与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明显高于枯水期,并以7月份最高(>104cellsml-1)。全年中,蓝藻(Cyanophyta)与硅藻(Bacillariophyta)比例变化较大,二者呈相反的变化趋势。1月份硅藻占较高比例(63.1%),蓝藻较低(<20%);3、5、7月份蓝藻比例较高(分别为45.6%、55.9%、87.7%),而硅藻较低(30.1%、25.9%、1.1%);11月份硅藻与绿藻比例相当(各占40%),蓝藻低于20%;12月份硅藻与蓝藻比例分别为25.6%与38.2%。3月份和丰水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假鱼腥藻(Pseudoanabaena)和线形粘杆藻(Gloeothece linearis)等蓝藻种类,枯水期的1月、11月和12月主要以曲壳藻类(Achnanthes)、模糊直链藻(Melosiraambigu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和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等硅藻种类为优势种。枯水期营养盐可能对浮游植物生长形成限制,但相关性分析表明,营养盐并不是汤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汤溪水库全年水体较稳定,在全年范围内水动力学对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没有明显影响,但丰水期5月份至7月份优势种的变化可能主要受水动力学的影响。水温与蓝藻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硅藻呈显著负相关,表明水温可能是引起汤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 赵孟绪雷腊梅韩博平
- 关键词:浮游植物影响因素
- 汤溪水库富营养化特征与水质管理对策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2003年对广东省汤溪水库水生态学进行调查,分析了该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并从流域管理和水动力学两个方面对水库水质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汤溪水库为中度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时空分布差异,丰水期富营养程度高于枯水期,溪头河流区高于新桥河流区。蓝藻是水库浮游植物的主要优势类群,其中引发水华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为优势种。水库上游集水流域分布近30万居民,大量的生活排污和农业污染形成了主要的外源污染源,这些外源污染的输入是水库水体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合理处理上游居民生活垃圾、减少生活污染中磷含量、增加流域和库区周围植被覆盖、合理使用农业化肥是降低水库表层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主要途径。由于该水库的蓝藻和富营养化水平直接与水体的稳定性有关,利用对水库排水的可控制性调节水库水体的稳定性,可作为控制蓝藻水华发生的有效途径。
- 刘昂俊余华章赵孟绪韩博平
-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质管理
- 一种带有增加水电站下游溶解氧量结构的挡水墙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增加水电站下游溶解氧量结构的挡水墙,本发明涉及堰坝建造技术领域,一种带有增加水电站下游溶解氧量结构的挡水墙的增加溶解氧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直接使用大坝来对水体排出进行干预,底层水自然经过大坝底部流经发...
- 周史强林国恩刘玥蔡杰王宁彭亮赵孟绪
- 陆地农业与水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农业面源污染与蓝藻毒素污染防治
- 2022年
- 陆地农业与水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与依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陆地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蓝藻水华形成的重要影响,以及蓝藻毒素对灌区农业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强调了陆地农业生产与水生态系统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议了探索制定农田灌溉水蓝藻毒素限值、开展农业土壤和农作物中蓝藻毒素常规监测。
- 赵孟绪
- 关键词:水生态农业面源污染
- 水库藻类监测原理与方法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分析了水库藻类监测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实践经验,对水库藻类的采样、现场记录、定量样品的浓缩及镜检计数提出了若干建议。
- 赵孟绪
- 关键词:水库
- 热带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 基于近年来对广东省70余座水库藻类与水体营养状态类监测结果,结合国内外淡水蓝藻水华发生机制和防治对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以广东省地区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水库蓝藻水华防治对策...
- 赵孟绪
- 关键词:热带亚热带水库蓝藻水华
- 文献传递
- 我国水中新污染物拟柱孢藻毒素监测工作进展与管理对策
- 2024年
- 水中拟柱孢藻毒素(Cylindrospermopsin,CYN)污染问题尚未被纳入我国供水安全管理措施,目前CYN在我国尚属于新污染物范畴。我国开展水中CYN监测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CYN危害及其防控工作尚未得到广泛认识和充分重视。随着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由热带地区向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扩张,拟柱孢藻水华及其引起的CYN问题在我国尤其是华南地区愈加突出,当前CYN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水体中检出频次最高、对供水安全威胁最大的蓝藻毒素,及时推进我国水中CYN监测与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水中CYN监测工作进展和相关标准体系制定情况,剖析了该项重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CYN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常规监测与预警、加强制度和科技支撑保障等管理对策,以期为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
- 丘冬琳黄丰明赵孟绪
- 关键词: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