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丽平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内斜
  • 2篇内斜视
  • 2篇外展神经
  • 2篇斜视
  • 2篇麻痹性
  • 2篇麻痹性内斜视
  • 1篇症状
  • 1篇植入
  • 1篇植入术
  • 1篇神经麻痹
  • 1篇手术治疗
  • 1篇体征
  • 1篇人工鼻
  • 1篇人工鼻泪管
  • 1篇人工鼻泪管植...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外展神经麻痹
  • 1篇疗效

机构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赖丽平
  • 3篇陈金卯
  • 2篇刘毓
  • 2篇陶崇飞
  • 1篇涂娟
  • 1篇曹汝芳
  • 1篇魏艳飞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简化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
2012年
目的:探索简化人工鼻泪管植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2010-01/12由本人诊治的因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引起的34例37眼溢泪或溢泪伴溢脓的患者,采用钢尺测量法简化手术操作,术后观察人工鼻泪管的位置和手术效果。结果:患者37眼中2眼扩张鼻泪管失败,35眼扩张鼻泪管后,均成功植入人工鼻泪管,治愈25眼,显效4眼,进步3眼,无效3眼。结论:简化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陈金卯曹汝芳涂娟赖丽平
关键词:人工鼻泪管鼻泪管阻塞泪溢
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2012年
目的:探讨双下转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07/2011-11期间我科收治的6例双下转肌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查眼位、眼球运动、代偿头位和牵拉试验等。采用减弱患眼上直肌、下斜肌转位联合或分次行水平肌手术的治疗原则。综合分析其病例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患眼上斜视,上斜度≥25△,可同时伴有内斜或外斜,患眼外下转和内下转均明显受限,常以健眼为注视眼,以患眼注视时可表现为健眼假性上睑下垂。经6~24mo随访,6例患者,1次术后眼位矫正5例,1例经第2次行水平肌手术获得外观显著改善。结论:眼球运动检查是诊断双下转肌麻痹直观而有效的方法,斜视度和牵拉试验结果是手术设计的重要依据;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外观上的改善;合并水平斜视者手术可同期或分期进行;手术原则是减弱患眼上直肌、下斜肌转位联合或分次行水平肌手术。
陈金卯赖丽平陶崇飞刘毓
关键词:外科手术
Jensen术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Jensen术联合内直肌的后徙术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疗效观察。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4例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行患眼Jensen术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术前、术后评估以下指标:(1)外展能力;(2)第一眼位时的偏斜度数;(3)矫正视力;(4)代偿头位;(5)复视。结果经过3—43个月的随访,外展能力、第一眼位的偏斜度数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矫正视力(0.22±0.35),术后平均矫正视力为(0.49±0.43)。术后代偿头位、复视消失率分别为70.0%和71.4%,正位率为73.3%。所有病人均未发现眼前节段缺血并发症。结论Jensen术联合内直肌后徙术是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一种安全而有效地手术方式。
赖丽平陈金卯刘毓陶崇飞魏艳飞
关键词:外展神经麻痹斜视手术
Jensen术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直肌联结术(即Jensen术)联合内直肌的后徙术治疗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09-7至2012-10期间收治的14例完全性外展神经麻痹性内斜视患者行患眼Jensen术联合内直肌后徙...
赖丽平
关键词: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