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彦东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1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数值模拟分析
  • 2篇坡体
  • 2篇锚头
  • 2篇滑坡
  • 2篇滑坡体
  • 2篇回采
  • 2篇回采工作
  • 2篇回采工作面
  • 2篇工作面
  • 2篇长壁回采工作...
  • 2篇脆性
  • 2篇大变形
  • 2篇值模拟
  • 1篇大位移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
  • 1篇深部
  • 1篇渗透性
  • 1篇力学特性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西晋城无烟...

作者

  • 5篇薛彦东
  • 3篇孟召平
  • 2篇易武
  • 2篇黄海峰
  • 2篇乔旭
  • 2篇黄成玉
  • 1篇王保玉
  • 1篇谢晓彤
  • 1篇杜星原

传媒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北京力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壁回采工作面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以补连塔矿124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间分布建立三维空间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机程序FLAC3D,模拟分析长壁回采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移动、破坏规律和应力变化规律,为工作面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白刚薛彦东乔旭黄成玉
关键词:煤层开采长壁回采工作面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长壁回采工作面开采数值模拟分析
本文以补连塔矿124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空间分布建立三维空间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机程序FLAC3D,模拟分析长壁回采工作面采动覆岩的移动、破坏规律和应力变化规律,为工作面的合理、安全开采提供依据。
白刚薛彦东乔旭黄成玉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FLAC3D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一种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基座,测量设备安装在基座上,测量设备内设有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牵引线一端穿过基座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埋设于滑床部位的锚头固连。在滑坡体开挖钻孔;将锚头放入钻孔,当牵引线有多根时,...
孟召平易武黄海峰薛彦东
文献传递
煤岩变形力学特性及其对渗透性的控制被引量:36
2012年
通过煤岩力学试验研究了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和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的渗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的力学强度相对煤层顶底板岩石具有低强度、低弹性模量和高泊松比特性,易于产生塑性变形;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应变软化现象的煤样,在微裂隙闭合和弹性变形阶段,煤岩体积被压缩,煤岩渗透率随应力的增大而略有降低或渗透率变化不大;在煤岩的弹性极限后,随着应力的增加,煤岩进入裂纹扩展阶段,煤岩体积应变由压缩转为膨胀,煤岩渗透率先是缓慢增加然后随着裂隙的扩展而急剧增大;在煤岩峰值强度后的应变软化阶段煤岩渗透率达到极大值,然后均急剧降低,峰后煤岩的渗透率普遍大于峰前。在全应力-应变过程中应变软化现象不明显或者具有应变硬化现象的煤样,煤岩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最大渗透率主要发生峰值前的塑性变形阶段,在煤岩峰值强度后的应变硬化阶段,随着煤岩应力的增大,煤岩渗透率减小,峰后煤岩的渗透率普遍小于峰前。
孟召平王保玉谢晓彤薛彦东杜星原
关键词:煤岩变形力学特性渗透性
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一种滑坡深部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基座,测量设备安装在基座上,测量设备内设有至少一个位移传感器,牵引线一端穿过基座与位移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埋设于滑床部位的锚头固连。在滑坡体开挖钻孔;将锚头放入钻孔,当牵引线有多根时,...
孟召平易武黄海峰薛彦东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