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珅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现象学
  • 3篇哲学
  • 2篇胡塞尔
  • 1篇德国哲学
  • 1篇有效性
  • 1篇哲学意义
  • 1篇哲学转向
  • 1篇知识论
  • 1篇认识论
  • 1篇认识论思想
  • 1篇认识论问题
  • 1篇潜夫论
  • 1篇先验
  • 1篇先验现象学
  • 1篇现象学阐释
  • 1篇现象学还原
  • 1篇共相
  • 1篇《逻辑研究》
  • 1篇《潜夫论》
  • 1篇纯粹

机构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珅
  • 3篇李朝东

传媒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现象学与...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纯粹普遍性的现象学澄清
2019年
探究“S是p”的判断形式中“p”的普遍性时会发现一个新的“类对象”,其普遍性即较高阶的普遍性。于是,在相关该对象的判断形式“S是p”中就有两个判断核心:一个是“S”中对象的个体核心,即共相(指实在中的普遍物);一个是“p”中对象的总体核心,即普遍性(指超实在的普遍物)。据此,胡塞尔区分了两种意义的普遍性:一是“共相”,标示具体物中的共性因素;一是“普遍性”,标示观念对象或一个“一般对象”。胡塞尔在《经验与判断》中对“普遍性”的考究,就是以实在中的“共相”建构为始端,从低级的、在构建上简单的“经验性普遍性”向高级形态或普全形态的“纯粹普遍性”的不断迈进。
李朝东王珅
关键词:共相
意识现象的双重构造——从现象学的视角看被引量:2
2013年
人们对已知对象及未知对象的把握和探寻,其有效性和可能性都是在考察纯粹意识的哲学转向中逐步完成的。这一认知过程包括两个意识构造阶段:静态构造和发生构造;意向性作为意识与对象的相互关系的总称,以这个相互关系为起点,揭示现象学的构造必须区分为“静态的”和“发生的”构造;在“静态的”构造领域内,主要讨论对象世界的构造;而“发生的”构造则主要讨论发生的问题。这两个“构造”的综合,也体现了意识构造现象学的双重性。
李朝东王珅
关键词:现象学哲学转向纯粹意识有效性
意向对象在意识中的构造——胡塞尔“构造”理论研究
在现象学术语中,“构造”完全区别于“创造”,它不是把各种主观形式强加于实在,而是对范畴对象的确立,即“构造”一个范畴对象就意味着显露它、联结它、展示它、实现它的真理,也意味着使对象被给予自我。  为什么要讲“意向对象在意...
王珅
关键词:胡塞尔现象学德国哲学
文献传递
“抽象与具体”的现象学澄清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与经验主义的抽象理论划清界限,胡塞尔现象学对"抽象"与"具体"进行了严格地区分,尤其是对"抽象"内容与"具体"内容、"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抽象"表象与"具体"表象及"抽象"对象与"具体"对象等概念对子进行详尽的阐释与区分,这对区分传统抽象理论与现象学抽象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这些概念对子的阐释与区别,与施通普夫式区别"独立内容"与"不独立内容"紧密相联。因此,本文将主要从独立内容与不独立内容入思,对抽象内容与具体内容、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等进行现象学澄清。
李朝东王珅
王符及其知识论和认识论思想的现象学还原
2021年
对“认识如何可能”问题的探问,作为人类认识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不断获得发展的标志性探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及其认识人自身的认知水平,也为推进人类文明的车轮快速前进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和知识成果。因此,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对此进行过殚精竭虑的探究。以王符为例,在其著作《潜夫论》中,王符就对知识论和认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其中,王符的知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潜夫论·赞学》篇中,王符肯定了人的价值。
王珅
关键词:认识论问题现象学还原认识论思想《潜夫论》知识论
“观念对象”的现象学阐释--兼论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研究”的哲学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胡塞尔在标志现象学创立的重要著作《逻辑研究》中,不仅提出和定义了许多重要的现象学概念,如“意向性”“直观”“奠基”等,而且在“第二研究”中,为解决困扰西方哲学两千多年的“一般与个别”之关系问题提出了观念直观的现象学方法,使“一般对象”获得如同“个别对象”那样以观念方式存在的权利。而“一般对象”和“个别对象”作为“观念对象”,它们都是在现象学的本质观视中“被给予的”,“观念对象”和“本质直观”成了“第二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基于《逻辑研究》“第二研究”,在阐释观念对象的基础上,试图再现胡塞尔从现象学维度对一般与个别关系的弥合,揭示“胡塞尔批判分析经典研究方法”的提炼历程,阐明“第二研究”在建构“现象学本质论”中的作用。
王珅
关键词:现象学
符号意识在先验现象学中的理解
2012年
先验现象学的创始人——埃德蒙德.胡塞尔,只身先验现象学界,他对意识世界的全部认识维度,都是在符号意识中展开的。在符号意识中,符号自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思维因素。那么如何理解先验现象学下的符号、符号意识呢?纯粹符号意识在先验现象学中如何可能?在此主要是从这几个问题着手,客观、实在地阐释胡塞尔对符号意识的独特理解。
王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