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森

作品数:16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页岩
  • 3篇页岩油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分子
  • 3篇值模拟
  • 2篇多孔介质
  • 2篇压裂
  • 2篇油藏
  • 2篇有机质
  • 2篇运移规律
  • 2篇致密
  • 2篇水平井
  • 2篇平井
  • 2篇分子模拟
  • 2篇赋存
  • 2篇赋存状态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机构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化胜利...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海洋石油高效...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6篇冯其红
  • 16篇王森
  • 2篇查明
  • 1篇安杰
  • 1篇杨勇
  • 1篇张以根
  • 1篇时贤
  • 1篇王森
  • 1篇王森
  • 1篇史树彬
  • 1篇熊英
  • 1篇李先杰
  • 1篇陈德坡
  • 1篇卢双舫
  • 1篇周代余
  • 1篇曲江秀
  • 1篇孙业恒
  • 1篇王相
  • 1篇秦勇
  • 1篇冯国智

传媒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计算物理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第三届非常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吸水剖面资料的优势通道分类方法——以孤东油田为例被引量:29
2013年
针对目前优势通道分类方法仅考虑绝对指标而忽略相对指标的缺陷,以孤东油田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级别优势通道渗流状态及其不同的分布形式,采用数值模拟与油藏工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相对吸水量和吸水强度比2个相对指标绘制孤东油田优势通道分类图版,同时还考虑了优势通道发育级别较高时可能出现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将优势通道划分为优势通道发育不明显储层、普通高渗透层、强高渗透条带和大孔道4个级别。该图版克服了常规分类方法的缺陷,充分体现了优势通道的相对概念,并且只需要吸水剖面资料即可完成优势通道的分类和级别划分,方便有效,有利于现场的推广应用。将基于吸水剖面资料的优势通道分类方法应用于孤东油田七区西Ng63+4开发单元,判别结果与时变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示踪剂测试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王森冯其红宋玉龙王鹏陈德坡唐从见
关键词:非达西渗流图版法孤东油田
基于嵌入离散裂缝的页岩视渗透率模型
页岩气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孔隙和天然裂缝,其中孔隙又分为有机质孔隙和无机质孔隙。一般而言,有机质孔隙要比无机质孔隙的尺寸小一个数量级,这种差异造成氮气吸附实验测得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双峰"...
徐世乾冯其红王森夏天张雪力
关键词:页岩气孔径分布多孔介质
致密油多级压裂水平井井网参数分级优化被引量:15
2019年
为改善致密油的开发效果,以经济净现值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先优化单井裂缝参数,再优化井网参数的分级优化策略,建立了致密油多级压裂水平井井网参数分级优化数学模型。考虑基质中流体的非线性渗流,基质和压裂缝的应力敏感特性,基于嵌入离散裂缝模型建立了致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耦合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致密油多级压裂水平井井网参数分级优化方法。与整体优化相比,新的分级优化策略可以在不降低优化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寻优效率。若不考虑基质中流体的非线性渗流,基质和压裂缝渗透率的应力敏感特性,则优化结果不具有矿场指导意义。
冯其红徐世乾任国通王森李昱垚
关键词:水平井水力裂缝
CO2-原油混相带运移规律及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CO2-原油混相带的运移规律对混相驱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通过组分数值模拟和数学推导,研究了混相带运移变化规律及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相带前缘突破前,前缘和后缘波及系数、无因次面积线性增大,无因次宽度达到峰值0.14后逐渐减小,而前缘和后缘指进系数增大速度越来越快;混相带前缘突破时,无因次面积达到最大约0.22;混相带后缘突破后,前缘和后缘波及系数上升速度大幅度下降,无因次面积、无因次宽度、指进系数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混相带前缘突破前和后缘突破后,洗油效率和膨胀系数分别保持为常数,波及系数增大是影响开发效果的根本因素,可采取焖井、水气交替、耦合注采、封堵主流线区域等措施扩大波及系数。
曹小朋冯其红杨勇王森康元勇张传宝
关键词:CO2混相驱运移规律
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神经网络预测气窜方向被引量:7
2020年
注气开发是目前油田开发最有效的EOR方法之一,但注气开发面临见气时间早、气体突进严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气窜方向预测能够及时调整工作制度,避免问题发生。利用深度卷积对抗神经网络建立渗透率场和注气后气相饱和度分布的动态映射关系,通过输入渗透率场的数据进行图像映射,得到不同时间的气相饱和度分布,预测气窜方向。结果表明:深度卷积方法在提取渗透率特征方面表现出良好性能;采用图像的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作为检验指标,将用对抗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气相饱和度分布与商业数值模拟器预测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结构相似度大于0.9;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能够有效地预测注入气体在油藏中的气窜方向。
冯其红李玉润王森王森王森范坤
基于相场方法的孔隙尺度油水两相流体流动模拟被引量:21
2020年
基于真实岩心颗粒粒径分布,利用过程法构建疏松砂岩油藏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利用相场方法建立两相流体流动数学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研究驱替速度、流体性质、润湿性对剩余油分布以及采出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驱替速度的增大和油水粘度比的减小会导致较大的毛管数,进而有利于采出程度的提高;就润湿性而言,水湿条件下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而在油湿条件下是阻力,因此水湿岩心采出程度更高.同时,从孔隙尺度对油水渗流机理及剩余油分布机理进行揭示,结果表明:由于多孔介质的复杂孔隙结构,流体在流经不同孔隙时呈现不同的流动特征,进而对油水两相流整体的压力分布、流速分布造成重要影响.
冯其红赵蕴昌王森张以根孙业恒史树彬
关键词:多相流剩余油多孔介质相场方法提高采收率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聚集过程模拟及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以芦草沟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综合铸体薄片、高压压汞和微米CT等分析测试,分析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过程,揭示致密油聚集过程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致密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分3种,相渗曲线和最终含油饱和度存在较大差异;致密油聚集过程及渗流特征主要受充注压力和孔隙结构控制,充注压力是含油饱和度增长的必要条件,孔隙结构是导致含油饱和度增长过程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孔喉半径和配位数控制作用明显;孔喉半径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减小,油相相对渗透率和有效渗透率均增大;配位数增大,水相相对渗透率增大,油相相对渗透率减小,但油相有效渗透率呈指数增大,石油渗流能力增强,储层含油饱和度增长速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最终含油饱和度也逐渐增大。
苏阳查明曲江秀丁修建冯其红王森张薇
关键词: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吉木萨尔凹陷
不同成熟度的有机质表面润湿性变化及对烷烃赋存的影响
富液态烃类页岩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有机质孔隙、基质晶间孔、粒间孔和粒内孔等。其中有机质孔隙是页岩储集空间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矿物相比,有机质与液态烷烃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机质对页岩油的赋存状态具有较大...
王森冯其红夏天吴天琛董悦
关键词:有机质分子模拟赋存状态页岩油
优势通道的判识与发育规律研究
胜利油田由于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优势通道使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并且使油田其他增产措施实现困难。本文根据胜利油田整装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以油藏数值模拟为手段,建立了大量符合油田实际情况的概念模型。为了准确判别水驱油藏开发中...
冯其红朱奇王森
关键词:判识发育规律
页岩油的微观运移规律
页岩油已经成为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亮点。然而由于页岩储层广泛发育的纳米级孔隙,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难以准确描述其流动机理;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油工业化探索的瓶颈。开展页岩油在微尺度条件下的流动机理研究,揭示液体滑...
王森冯其红夏天徐世乾袁诺
关键词:页岩分子模拟孔隙网络模型粗糙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