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春

作品数:71 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基因
  • 13篇动脉
  • 12篇心肌
  • 11篇老年
  • 10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细胞
  • 9篇出血
  • 8篇调神
  • 8篇心房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8篇磷酸
  • 8篇钙调神经磷酸...
  • 7篇心脏
  • 7篇发病
  • 7篇房颤
  • 6篇心房颤动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机构

  • 47篇山东省立医院
  • 28篇山东大学
  • 10篇济南市中心医...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济南市第二人...
  • 2篇山东省卫生防...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昆士兰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医学影...
  • 1篇济南市槐荫区...

作者

  • 71篇王建春
  • 31篇邵建华
  • 29篇赵勇
  • 10篇孙慧
  • 9篇刘力生
  • 9篇马丽媛
  • 8篇朱兴雷
  • 8篇王传霞
  • 6篇李晓东
  • 6篇周南南
  • 5篇王爱红
  • 5篇李春梅
  • 4篇李丛
  • 3篇李元堂
  • 3篇尹承华
  • 3篇叶琳
  • 3篇褚熙
  • 3篇刘维
  • 3篇张晓明
  • 2篇周聊生

传媒

  • 11篇医学影像学杂...
  • 7篇山东医药
  • 7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8篇1999
  • 1篇1996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造影、平板运动及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平板运动试验的关系。方法对22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非心肌梗死病人的常规静息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静息心电图有ST-T改变的124例患者中,51例(41.13%)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正常;除去心脏结构改变患者,仅有39例(31.45%)心电图ST-T改变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的150例患者中,77例(51.33%)常规静息心电图正常,其中75例(97.40%)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的一种有效的筛选方法,临床依据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
郑霞丁波王建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ST-T改变
β_1受体mRNA在心功能不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1999年
采用RT-PCR技术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58例不同心功能状态心脏病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β1受体mRNA水平测定。结果发现心功能Ⅱ级患者的β1受体mRNA已开始下降,心功能Ⅳ级患者下降50%以上,下降程度和心脏受损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王建春王爱红王晓莉吕晓霞薛瑞贤
关键词:心功能不全Β1受体MRNA
三磷酸腺苷及氨茶碱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2004年
张晓明邵建华王建春任宏生刘同宝朱兴雷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氨茶碱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衰患者淋巴细胞β1-受体基因变化的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β1 - 受体基因变化与心功能分级及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 PCR) 技术,对20 例健康对照者和60例不同心功能状态心脏病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β1 - 受体mRN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外周血淋巴细胞β1 - 受体mRNA水平随心衰级别的增高而下降;随病人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左室质量增加、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而下降,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关系不明显。结论 心衰的发生发展与β1- 受体基因表达异常有关。病人的年龄、病程、左室质量、左室舒张功能对其水平有影响。可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β1- 受体mRNA水平来判断病人心功能状态。
王建春王爱红邵建华杨国钧吕晓霞薛瑞贤
关键词:心衰基因淋巴细胞
国产辛伐他汀与舒降之调血脂作用的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对比观察国产辛代他汀与进口辛伐他汀 (舒降之 )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血脂作用。  方法 :将 16 0例高脂血症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 (n=10 0 )及舒降之组 (n=6 0 ) ,分别口服国产辛伐他汀及舒降之。观察用药 4周及 8周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TC- HDL- C) /HDL- C及甘油三酯 (TG)变化。  结果 :服用国产辛伐他汀 4周及 8周可分别使患者血清 TC降低 2 2 .8%、2 8.1% ,L DL - C降低 2 7.9%、32 .2 % ,(TC-HDL- C) /HDL- C降低 36 .3%、45 .2 % ,HDL- C升高 13.4%、16 .1% ,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TG降低 19.4%、2 9.4% ,但对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TG水平无显著影响。服药 4周即有明显调血脂疗效。  结论 :国产辛伐他汀调血脂作用疗效肯定 ,与其相应进口产品舒降之比较基本相同。
周瑞海高海青王爱红阎素华赵长芹娄兹谟王建春朱兴雷邢启崇李秀琴刘向群赵玉杰
关键词:舒降之降血脂药
环氧化酶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选择264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20天的冠心病患者,通过二磷酸腺苷和胶原作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根据结果分为AR组(23例)、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49例)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192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结果AR组基因型频率为GG(60.9%)、GC(30.4%)、CC(8.7%),ASR组分别为53.1%、34.7%、12.2%,AS组分别为70.8%、25.0%、4.2%,AR组、ASR组GC基因型、CC基因型频率高于A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组、ASR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9%、29.5%,高于AS组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基因765G>C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发生AR无关。
张杰王建春赵勇李元堂李春梅邵建华
关键词:环氧化酶2限制性片段长度基因频率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
环氧化酶-2基因-765G>C多态性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无关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罹患率及其与环氧化酶-2(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106位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d至少20天,根据Chrono-log560CA全血发光血小板聚集系统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或阿司匹林敏感(AS)组,然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COX-2基因-765G>C多态性。结果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的罹患率为31.13%,-765G>C多态性三种基因型GG、GC和CC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9%、22.6%和8.5%,-765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19.8%。AR和AS两组患者-765G>C多态性的基因型(p=0.553)和等位基因(p=0.714)分布频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COX-2基因-765G>C多态性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阿司匹林抵抗无关。
赵勇王建春孙慧王传霞李元堂尹承华张杰邵建华
关键词:环氧化酶-2代谢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
老年男性颈动脉硬化患者脂蛋白(a)与雄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蛋白(a)[Lp(a)]与雄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0例(颈AS组)和老年男性健康查体者50例(无颈AS组),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Lp(a)和睾酮(T0)水平。结果:颈AS组血清Lp(a)为[(384.51±35.67)mg.L-1],显著高于无颈AS组[(218.25±31.34)mg.L-1](P<0.05);血清T0水平为[(4.35±0.78)μg.L-1],较无颈AS组[(5.47±0.84)μg.L-1]明显降低(P<0.01),且T0与Lp(a)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Lp(a)与雄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雄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褚熙于桂兰朱兴雷王建春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硬化雄激素类
降结肠巨大钡粪石致肠穿孔1例
1991年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腹痛发作17h。患者因健康查体做全消化道钡餐透视,诊断胃窦炎.次日中午吃少许存放在冰箱的兔子肉。下午3点出现腹痛,呈持续性绞痛,不放射。自行热敷无效,且逐渐加重。约6h 后怒心呕吐二次,且呕出数口咖啡色样胃内容物。10h 后。
王建春
关键词:肠穿孔降结肠病例报告
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与炎性因子及斑块稳定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钙化积分(coronary CTA calcification score,CACS)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36例,将全部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支病变组49例,两支病变组68例与三支病变组19例。结果与单支病变组相比,两支、三支病变组的CACS水平更高,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五聚素3(Pentamerin 3,PTX3)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 K)水平更高,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更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与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更高(P<0.05)。CACS水平与Cys C水平呈负相关,与Lp-PLA2、PTX3、Cat K、CRP、sICAM-1与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ACS指标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指标与血清炎性因子密切相关。
韩霞吴孟海牛甲民张增堂黄华周南南王建春
关键词:血清炎性因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