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文芳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文化
  • 6篇民族
  • 5篇吕氏春秋
  • 5篇《吕氏春秋》
  • 5篇春秋
  • 3篇战国
  • 3篇明代
  • 2篇道德
  • 2篇秦文化
  • 2篇诸子
  • 2篇先秦诸子
  • 2篇民族思想
  • 2篇考古
  • 2篇会通
  • 1篇大一统
  • 1篇道德内涵
  • 1篇道德修养论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期
  • 1篇信仰

机构

  • 11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陕西省委党校
  • 7篇西北大学
  • 7篇中共陕西省委...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陕西省社会科...

作者

  • 21篇曾文芳
  • 1篇郭妍利
  • 1篇胡义成
  • 1篇赵东

传媒

  • 3篇理论导刊
  • 3篇华夏文化
  • 3篇管子学刊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西北民族论丛
  • 1篇西域研究
  • 1篇唐都学刊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伊犁教育学院...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代的哈剌灰人
明初为抵御北方蒙古势力及开拓经营西域,于西北边境先后设置“七卫”,其中哈密卫(永乐四年立,在今新疆哈密地区)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地位十分重要。史称哈密主要有回回、畏兀儿和哈剌灰三大部落,其中前两大部落的情况学者们多有研究...
曾文芳
关键词:明代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文献传递
战国民族思想与民族统一被引量:5
2008年
战国时期,我国出现"华夷一体化"的民族发展趋势。诸子民族思想均有所变化,并表现为诸多共识。位处不同区域的华夏政权楚、燕、赵、秦等国所推行的民族统一卓有成效,为秦最终建立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打下了根基。
曾文芳
关键词:民族思想民族统一中央集权
试论先秦杂家的和谐政治观被引量:3
2010年
所谓杂家,对其做过学派界定的,有《汉书·艺文志》,云:“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又有《隋书·经籍志》,日:“杂者,兼儒、墨之道,通众家之意,以见王者之化,无所不冠者也。”然而,杂家作为战国晚期出现的一个重要学派,其思想是否真的杂乱无章,“漫羡而无所归心”呢?究其著述,
曾文芳
关键词:先秦杂家战国晚期
明代哈剌灰人的来源、组成和名称诸问题被引量:16
2002年
哈剌灰人是明代中后期生活于新疆哈密及苦峪 (今甘肃安西县境内 )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部族集团 ,曾被列为哈密三大部落之一。因各种史籍记载简约 ,其来源诸问题至今仍然不清。本文依据明清文献 ,分析认为它系鞑靼部的一支迁居于此而形成的一个新的部族集团 ,后来又吸收了众多瓦剌部落 ,遂发展壮大 ,活跃于哈密地区 ,明末清初渐融入其它民族。
曾文芳
关键词:明代
夏商民族思想的变迁探析被引量:2
2008年
从政治意义而言,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民族历史的开端。夏朝的统治阶层夏族掌握着中原政权,并以各种兼并手段迅速融合了大量原始部落族体,在全新的多元文化基础上形成了我国早期的华夏族。
曾文芳
关键词:夏商民族思想古代民族中原政权商族人牲
陕西周文化资源的现状与开发思路被引量:1
2015年
陕西拥有丰厚的先周与西周文化遗存、器物、经典、传说等历史资源,但周文化产业却一直发展滞缓,无法形成与文化地位相匹配的"周秦汉唐"整体产业板块。其原因与资源分布、文化定位、产业运作等因素有关。立足现实实践,周文化产业的开发要注重文化节点的准确选取,增强开发的工程意识,抓好项目的重点突破和研究的持续深入等。
曾文芳
陕西打造周风小镇的文化思路
2015年
风情小镇具有文化传承与旅游的双重功能,可极大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陕西周秦汉唐文化密集,历史遗存分布广泛,关中城市群规模初具,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带建设正步入佳境,开发历史文化小镇的时机已成熟。位于户县的西周都城丰镐遗址可作为首选址打造周风小镇,并根据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重点彰显中华礼乐文明,同时整合周文化有代表性的节点,如民本德治思想、中华姓氏源流、人类城市文明、周代社会生活等加以深耕活化。
曾文芳
中华文化会通的历史实践与现代思考——以《吕氏春秋》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所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周易》,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闽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曾文芳
关键词:《吕氏春秋》历史实践会通中华文化《周易》圣人
“会通”是永恒的文化主题
何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易经》,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
曾文芳
关键词:文化主题民主革命思想
文献传递
陕西历史上五次兴盛的文化精神新解被引量:2
2008年
陕西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文明的中心地带,孕育了中华民族五次重要的文化兴盛。其主要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和规律,对今天的文化建设仍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曾文芳
关键词:文化兴盛文化精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