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问俊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艺术

主题

  • 2篇中国画
  • 2篇绘画
  • 2篇国画
  • 1篇心动
  • 1篇艺术
  • 1篇中国绘画
  • 1篇日本绘画
  • 1篇衰落
  • 1篇衰落原因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因素
  • 1篇情思
  • 1篇中日绘画
  • 1篇重彩
  • 1篇重彩绘画
  • 1篇外来艺术
  • 1篇西洋画
  • 1篇写生
  • 1篇灵动
  • 1篇明清

机构

  • 5篇天津大学
  • 3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大理学院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作者

  • 6篇何问俊
  • 3篇张一舟
  • 2篇赵雪
  • 1篇田增光

传媒

  • 5篇天津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被引量:3
2013年
写生这一传统话题衍生出来的新课题令人关注。它在创作实践中如何更大地实现其价值成为当下探讨的焦点。在实践中要打破写生和创作的严格界限和绝对独立性,把创作的理念注入到写生中来,发挥写生的优势,充分调动画者的情感因素及主动性,在"怦然心动"的写生情境中借助对客观物象的借用关系,让笔"活"起来。这样的画面不得不感人,因为它有情在;这样的笔墨不能不鲜活,因为它有意存。
赵雪何问俊田增光
关键词:写生情思灵动
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及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的重彩颜料及技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传入日本之后很快地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中国在元代以后却停滞不前。日本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不仅更完整于中国,而且态度也更为积极。20世纪初,随着大批的中国学生赴日系统地学习绘画技法,重彩由此传回中国。这种绘画材料上的回流,不仅给中国现代重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拓展了重彩的表现空间。通过中日重彩绘画的交流和比较,建立互补性的认识,有利开拓视野及思路,促进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
张一舟何问俊
中国画五度接受外来艺术影响研究
在中外艺术的冲撞、交流与融合过程中,中国画既有向外国艺术的输出,同时也有对外来艺术的借鉴与学习。中国画在其发展史上经历了五度较为重要而明显的接受外来艺术影响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古代印...
何问俊
关键词:中国画外来艺术
文献传递
中日绘画交互影响蠡论
2011年
中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绵延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绘画一次次波及日本,使日本绘画从佛绘、唐绘、大和绘、汉画、障壁绘、浮世绘到日本画的演变和发展一直受到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吸收中国绘画以及西方绘画基础上形成的极具日本民族特点的日本绘画,也随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中国得以传播,并给中国绘画的理论、技法、创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转型、研究带来了不少启迪,为中国绘画艺术输入了诸多营养。
何问俊张一舟
关键词:中国绘画日本绘画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
2013年
材料作为绘画作品的一个因素,对作品本身有着一定的影响。对材料与技法的重视,也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新现象,体现了画家对拓宽中国画表现领域的追求。从材料的角度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绘画的运行轨迹,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绘画体系和绘画材料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随着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传统画材料已不能满足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上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国内外相关材料技法的借鉴和融合,丰富绘画材料的表现形式,这对中国画的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正是这种材料上的多元性,也促使了中国画自身表现形式上的多元化。
张一舟何问俊
关键词:中国画多元性
明清之际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及衰落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明清之际,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明末西洋画的初步传入、清初传播的深入发展以及清中叶传播的兴盛与衰落过程。导致西洋画在中国传播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对文化艺术交流的限制和束缚,还有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西洋绘画的主要传播者的身份与目的的冲突以及文化艺术的传播规律使然。
何问俊赵雪
关键词:明清西洋画衰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