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杰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合川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骨髓瘤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02—2012-02收治的7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多发性骨髓瘤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并发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48.6%(34例),主要为坐骨神经痛、脊髓压迫症、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和脑神经麻痹以及脑梗死与痴呆等,比例分别为44.1%(15/34)、14.7%(5/34)、14.7%(5/34)、11.8%(4/34)、8.8%(3/34)、5.9%(2/34)。临床分期为Ⅲ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容易发生神经系统损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系统损害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晚期,且发病机制也比较复杂,临床应加强相关疾病的鉴别。
- 谭兴平刘娜娜蒋义成韩燕张善露魏武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神经系统损害发病机制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XCL16的表达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CXCL16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来研究①CXCL16表达水平与ACS的关系;②AMI、UAP患者CXCL16表达水平的差异;③CXCL16表达水平与ACS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关系。
...
- 魏武杰
- 关键词:炎症急性冠脉综合征CXCL16
- 文献传递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蛋白激酶1活化受体(RACK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细胞角蛋白7(CK7)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间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NSCLC患者,以病理活检标本及手术时所取肺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以距离癌组织2cm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ACK1、TTF-1和CK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三项指标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RACK1、TTF-1和CK7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RACK1、TTF-1和CK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腺癌患者RACK1、TTF-1和CK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高分化患者RACK1、TTF-1和CK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中低分化患者,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RACK1、TTF-1和CK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无淋巴结转移患者RACK1、TTF-1和CK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CK1、TTF-1和CK7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CLC组织中RACK1表达与TTF-1和CK7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ACK1、TTF-1和CK7在NSCLC组织中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RACK1、TTF-1和CK7可作为新的分子靶点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 谭兴平刘娜娜付愚蒋义成潘放魏武杰韩燕文超
- 关键词: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
-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胸腺五肽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胸腺五肽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观察组患者在TC方案化疗基础上加用核糖核酸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56.7%),对照组(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魏武杰洪娅丽陈松
- 关键词:注射用核糖核酸胸腺五肽肺肿瘤生活质量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间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35.3%,对照组为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血红蛋白减少和肝肾功能损伤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 (CA125)和细胞角单白-19片段(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EA、CA125和CYFRA21-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确保瘤体缩小或消失,且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魏武杰洪娅丽潘放
-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
- 杏丁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混合物)与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加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组48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中药杏丁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后控制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66.67%(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合用具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 魏武杰洪娅丽文红艳
- 关键词:杏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20mg口服,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83.3%;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77.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与单用曲美他嗪相比,可明显改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洪娅丽魏武杰邓宁
- 关键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丹参多酚酸盐曲美他嗪
- 趋化因子CXCL16与临床疾病被引量:6
- 2007年
- 趋化因子在T细胞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XCL16是作为磷脂酰丝氨酸和ox-LDL的清道夫受体的多功能趋化因子。血管内皮细胞同时表达功能性地分泌型和膜结合型CXCL16分子,分泌型CXCL16参与激活T淋巴细胞趋化。膜结合型CXCL16作为粘附分子,通过它的趋化因子活性区参与活化T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直接粘附;促进大量的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研究证明趋化因子CXCL16在多种临床疾病中扮演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CXCL16与临床疾病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 魏武杰文红艳
- 关键词:趋化因子CXCL16疾病
- 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6-07~2017-07接收的28例进行心脏介入治疗且后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些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拔管过程中出现迷走反射,有3例患者在其他时间出现迷走反射;其中,冠脉造影16例、冠状动脉介入12例、近期心脏介入11例、早期心脏介入18例、股动脉穿刺20例、桡动脉穿刺8例。对患者进行阿托品和多巴胺静脉给药以及快速补液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缓解。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应主要是与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以及穿刺的血管有关,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防止出现严重后果,不利于患者预后。
- 洪娅丽魏武杰张玉琼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迷走反射
- 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调查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健康状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根据Piper修正量表(RPF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疲乏组(RPFS 0分,n=9)、轻度疲乏组(RPFS 1~3分,n=6)、中度疲乏组(RPFS 4~6分,n=28)、重度疲乏组(RPFS 7~10分,n=17)。采用中文版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各组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与SF-36评分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结果肺癌术后化疗无疲乏组、轻度疲乏组、中度疲乏组、重度疲乏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环境领域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s=-0.421,P=0.000;Rs=-0.418,P=0.000;Rs=-0.452,P=0.000;Rs=-0.389,P=0.012)。单因素分析显示:RPFS评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患病前吸烟、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有关(P<0.05),与性别、患病前饮酒、化疗疗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TNM分期(Ⅲ~Ⅳ期)、有抑郁及中重度不良反应是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患者健康状况与癌因性疲乏存在显著相关性。文化程度、TNM分期、抑郁以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均为影响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危险因素。
- 谭兴平刘娜娜付愚蒋义成潘放魏武杰韩燕文超
- 关键词: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