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巍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异构化
  • 3篇介孔
  • 3篇金刚烷
  • 3篇催化
  • 2篇钨酸
  • 2篇磷钨
  • 2篇磷钨酸
  • 1篇沸石催化
  • 1篇Β沸石
  • 1篇HM
  • 1篇HΒ沸石
  • 1篇催化合成
  • 1篇催化剂

机构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周志伟
  • 3篇武文良
  • 3篇王巍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石...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年份

  • 3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W/介孔Hβ沸石催化合成金刚烷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NaOH溶液对含有模板剂氢氧化四乙基铵(TEAOH)的Hβ沸石进行脱硅处理,制备了介孔Hβ沸石;采用过量液相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介孔Hβ沸石负载磷钨酸(PW)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CD)异构化制备金刚烷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采用XRD、液N2吸附和NH3-TPD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当PW酸负载量达到30%时,其仍能在介孔Hβ沸石表面高度分散,且对应的催化剂的酸量最大。采用30%PW/介孔Hβ沸石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240℃,w(catalyst)/w(endo-TCD)=0.6,反应时间为5 h时,endo-TCD的转化率达到99.4%;与PW/Hβ沸石相比,PW/介孔Hβ沸石由于其存在部分介孔,金刚烷的收率提高至原来的1.46倍,原来的22.4%提高至32.7%;且催化剂再生能力良好,重复使用6次后,金刚烷收率还高达28.7%。
周志伟秦娟王巍武文良
关键词:金刚烷异构化磷钨酸
PW/介孔HM沸石催化剂在金刚烷制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NaOH溶液对含有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的丝光沸石(HM)进行脱硅处理制备了介孔HM(0.20)沸石催化剂,采用过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W负载量的PW/HM(0.20)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NH3-TPD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100mL间歇式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其在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CD)异构化制备金刚烷(ADH)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NaOH溶液处理HM沸石,引入了部分介孔结构;PW负载质量分数为30%时,其在HM(0.20)沸石表面仍呈高度分散状态;20%PW/HM(0.20)催化剂拥有最大的酸量。以20%PW/HM(0.20)为催化剂,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即反应温度260℃,w(Catalyst)/w(endo-TCD)为0.5、反应时间为6h时,endo-TCD异构化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8.9%,金刚烷的收率为32.3%。20%PW/HM(0.20)催化剂再生能力良好,重复使用5次后,金刚烷的收率还高达27.4%。
王巍周志伟秦娟武文良
关键词:金刚烷磷钨酸异构化
介孔HM沸石催化金刚烷的制备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酸-碱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对含有模板剂四乙基氢氧化铵的低硅/铝摩尔比丝光沸石(HM)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系列介孔HM沸石;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SEM手段表征所制备的介孔HM沸石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在100mL间歇式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其在桥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ndo-TCD)异构化制备金刚烷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先采用6mol/L HCl溶液对低硅/铝摩尔比(n(Si)/n(Al)=9)HM进行酸处理,使其硅/铝摩尔比提高到30.1,进而采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碱处理,可以在HM沸石中成功引入介孔,并且能保持较为完整的晶体形貌。当碱处理液浓度为0.2mol/L时,所得HM-6H-0.2沸石由于其适宜的酸性质和良好的扩散性能,endo-TCD转化率和金刚烷产率达到最高。采用HM-6H-0.2为催化剂,在较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即m(HM-6H-0.2)/m(endo-TCD)=0.6、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6h时,endo-TCD转化率达到98.5%,金刚烷产率为33.7%,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金刚烷产率仍可达到28.5%。
周志伟王巍秦娟武文良
关键词:金刚烷异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