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训虎

作品数:18 被引量:4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刑事
  • 5篇司法
  • 3篇证明标准
  • 3篇排除合理怀疑
  • 3篇合理怀疑
  • 2篇刑事程序
  • 2篇刑事程序法
  • 2篇刑事诉讼
  • 2篇刑事诉讼法
  • 2篇证据法
  • 2篇中国宪法
  • 2篇审级
  • 2篇审级制度
  • 2篇司法改革
  • 2篇死刑
  • 2篇死刑案
  • 2篇死刑案件
  • 2篇死刑案件证明...
  • 2篇诉讼
  • 2篇诉讼法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17篇李训虎
  • 7篇陈卫东

传媒

  • 3篇政法论坛
  • 2篇法学研究
  • 2篇法学家
  • 2篇人民检察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律师与法制
  • 1篇法律适用(国...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中国检察官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证明力规则检讨被引量:85
2010年
中国的司法实践对证据的证明力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注,呼唤证明力规则、创造证明力规则并实践证明力规则。然而,当下的证据法学界对证明力规则往往持一种简单化的批判态度,其对于证明力规则的理性总结与学理思考相较于司法实务界倾注的努力不相适应。在以证明力为导向的证据法中,证明力规则的产生是一种必然。在证明力规则问题上,中国证据法学者在理论层面缺乏主体意识,但法律条文以及司法实践却显示了相当程度的主体性并保持了韧性。
李训虎
关键词:证据法主体性
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被引量:101
2006年
现行刑事诉讼法凸显了人民检察院的地位,而作为实际操作者的检察官在刑事诉讼法中却隐而不显。在刑事诉讼中应当保障检察官独立行使检察权。当然,这种独立是与作为检察体制建构基础原理的检察一体原则相调和的产物。对于检察事务,应当贯彻法定主义,规定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的范围,严格防范上级对于下级权力的侵分与限制;对于检察行政事务,应当贯彻检察一体、上命下从的原则。为了防止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所带来的弊端,应当建构相应的诉讼监督机制。
陈卫东李训虎
关键词:检察一体检察官检察权
美国证据法中的证明力规则被引量:12
2010年
李训虎
关键词:证据法证明力法学研究英美法系国家法律改革
刑事再审程序改革检讨被引量:18
2014年
既往的刑事再审程序改革注重指导理念的革新、强化,聚焦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理念的批判与"依法纠错"理念的推行。然而,理念革新主导的刑事再审改革成效不彰、沉疴如故,甚至改革主政者革故鼎新的理念都没有进入地方司法实务部门的话语系统。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挫折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但指导理念的泛意识形态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刑事再审程序改革遭遇的挫折促使我们反思、检讨并超越理念革新主导的改革模式。
李训虎
关键词:刑事再审程序司法改革
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被引量:35
2007年
一、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发布的研究报告声称美国的死刑误判率达到了令人震惊的68%,并提出将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由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提高到排除一切怀疑的证明标准。
陈卫东李训虎
关键词:证明标准死刑案件排除合理怀疑误判率
中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变迁考察
李训虎
关键词:宪法刑事诉讼法
正当法律程序视角下的中国刑事审级制度
李训虎
关键词:正当法律程序审级制度
法治的胜利还是程序的失败——“黄碟案”的刑事程序法解读被引量:4
2003年
尽管'黄碟案'最终以警方赔偿、道歉并处罚执法干警而尘埃落定,但我们的思考却还在继续,掩卷沉思。
陈卫东李训虎
关键词:法学思考刑事程序法警察比例原则
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被引量:2
2006年
陈卫东李训虎
关键词:检察官行使职权独立行使法官独立检察权检察一体
口供治理与中国刑事司法裁判被引量:36
2015年
作为客观现象的口供依赖在中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成为诸多问题之源。历次修法虽努力改进,却一直未能走出治理模式固化、治理策略悖反、治理心态矛盾的困境。立足于对口供依赖进行功能分析、文化解释以及现实考量的多维解说,从法官角度展开再阐释,作为身体治理与思想治理媒介的口供,在慰藉心理、规避责任的背后,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补强刑事裁判合法性。刑事裁判合法性重塑与口供治理的协同推进,将会改变既有治理主体与被治理者的关联方式,对现行封闭式刑事司法治理模式产生冲击,进而促动中国刑事司法治理发生转型。
李训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