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蓉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根际
  • 3篇溶磷
  • 3篇杉木
  • 2篇溶磷菌
  • 2篇溶磷能力
  • 2篇生长素
  • 2篇固氮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植物生长素
  • 1篇杉木林
  • 1篇土壤
  • 1篇微生物
  • 1篇马尾松
  • 1篇酶活
  • 1篇酶活性
  • 1篇苗木
  • 1篇解磷
  • 1篇解磷菌
  • 1篇根际促生菌

机构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作者

  • 4篇李蓉
  • 2篇周德明
  • 2篇刘君昂
  • 2篇黄鹏飞
  • 1篇吴毅
  • 1篇靳爱仙
  • 1篇何苑皞
  • 1篇周国英
  • 1篇谭益民
  • 1篇邓雷
  • 1篇邓小军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马尾松根际土壤溶磷菌分离筛选、鉴定及其溶磷效果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溶磷菌株,为进一步研制生物复合肥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实践依据,采用NBRIP培养基从马尾松不同林龄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431株,不同林龄溶磷菌数量分布有差异,其数量为15年>20年>25年>10年>2年。用溶磷圈法初筛出11株D/d比值较大的菌株,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其溶磷量,最后复筛出1株解有机磷能力较强的菌株yL14。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yL14菌株属于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该菌溶磷能力达65.14mg/L。试验表明,相对于对照试验培养液的pH值,溶磷菌培养液pH值均略有下降,但是pH值与溶磷量之间无线性关系。该试验获得了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可作为下一步研制生物复合肥的优良菌种。
黄鹏飞刘君昂靳爱仙谭益民李蓉
关键词:马尾松根际土壤溶磷菌溶磷能力
杉木根际促生菌复合肥研制及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自行筛选的固氮和解磷菌不同配比的研究,获得了杉木(Cunrdaghamm lanceolata)根际促生菌复合肥的最佳配方,并测定了其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菌液的最佳配比为15%自生固氮菌液:15%解有机磷菌液:15%解无机磷菌液按体积比为1.5:1:1,施用该菌肥后杉木幼苗的月增长率为38.5%~59.3%:最佳杉木根际促生菌复合肥:发酵培养基、混合菌液、草木灰按质量比为5:3:2混合配制,其使幼苗生长高度的月增长率介于50.0%,81.4%,复合肥促生效果明显。杉木根际促生菌复合肥质量检测表明该肥符合质量要求。
邓雷李蓉刘君昂何苑皞
关键词:固氮菌解磷菌复合肥
杉木根际固氮菌筛选及其溶磷性与分泌IAA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我国特有速生用材林主要造林树种杉木的人工林地衰退问题日益严重,但对杉木甚至木本植物根际促生菌的作用及其分离与利用等研究还很少报道.利用Ashby培养基和固氮酶乙炔还原测定法从杉木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了16株固氮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在蒙金娜培养基上鉴定了溶磷圈、用钼锑钪比色法测定了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溶磷能力、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了IAA分泌量.结果表明:16株菌中有5株固氮酶活性大于150 nmol.mL-1.h-1,最高的NGJ-4达264.7 nmol.mL-1.h-1,NGX-5次之,为237.4 nmol.mL-1.h-1.8株解无机磷,其中NGJ-8、NGJ-4和NGX-3的有效磷增量分别为182.7、158.4和133.9mg.L-1,但都无明显解有机磷能力.有5株菌解有机磷,但能力都较小,最大的NGX-5有效磷增量也仅为46.1 mg.L-1,且不具有解无机磷能力.大部分菌株都能分泌生长素,有6株菌分泌能力较强,培养液上清中IAA浓度大于20 mg.L-1,其中NGX-5、NGJ-3、NGJ-4和NGJ-8分别为35.8、32.1、27.8和27.7 mg.L-1.综合这些结果,菌株NGJ-4、NGX-5和NGJ-8兼有固氮、解磷和分泌IAA等3种最强或较强能力,在多功能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周德明李蓉
关键词:杉木林根际微生物固氮酶活性
杉木根际溶磷菌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蒙金娜有机和无机培养基,各筛选出12株具有较大溶磷圈的菌株,用钼锑抗比色法和Salkowski比色法分别对溶磷特性和分泌IAA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磷能力最强的是Py16,Py10和Py3(分别为7.131 mg/100 mL,5.907 mg/100 mL和6.514 mg/100 mL);无机磷的是Pw10,Pw6,Pw20分别是23.20 mg/100 mL,18.59 mg/100 mL,17.26 mg/100 mL。分泌IAA最大的是有机磷菌是Py18,Py16和Py3(分别为38.80 mg/L,37.29 mg/L和35.79 mg/L),无机磷菌是Pw6,Pw8,Pw21(分别是45.340 mg/L,39.340 mg/L,27.480 mg/L)。综合这些结果,菌株Py16,Py3和Pw6兼有解磷和分泌IAA两种最强或较强能力,在多功能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李蓉周德明吴毅周国英黄鹏飞邓小军
关键词:溶磷菌溶磷能力生长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