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毛冬青胶囊对照品的分离鉴定和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朱才庆曾宪仪李玉云徐晓艳李萍余华魏东芝
- 关键词:HPLCTLC原儿茶醛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仁润肠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建立了麻仁润肠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BDS C18柱,以甲醇-0.1%磷酸(85:1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外标法定量。结果发现大黄素在进样量0.03508~0.3508μg范围内,大黄酚在进样量0.09304~0.8304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8.32%,RSD为1.05%(n=6),大黄酚为97.98%,RSD为0.46%(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 朱红徐晓艳庄妍
- 关键词:麻仁润肠丸高效液相色谱法大黄素大黄酚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毛冬青提取物及其制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从药用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m)中提取分离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以及可工业化应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特...
- 曾宪仪郭晟陈新菊钟小群利家平徐晓艳郑国安李萍
- 文献传递
- 毛冬青酸性、酚性及皂苷类成分分离鉴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分离、鉴定毛冬青(Ilex pubescens)中的酸性、酚性、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醋酸乙酯萃取或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得到11个化学成分,运用IR、UV、MS、1H-NMR和13C-NMR等光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3,4-二羟基苯甲醛(1);decumbic acid(2);富马酸(3);3,4-二咖啡酰鸡纳酸(4);琥珀酸(5);ilexgenin A(6),毛冬青皂苷B1(7);毛冬青皂苷B2(8);毛冬青皂苷甲(9);毛冬青酸(10)和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2~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获得,化合物10是首次从天然产物中获得,根据DEPT碳谱,首次对其碳信号进行了归属。
- 曾宪仪李玉云徐晓艳李后如吴迪李艳王丽静
- 关键词:有机酸酚性化合物皂苷
- HPLC法测定白酱感冒颗粒中东莨菪素被引量:7
- 2006年
- 朱才庆曾宪仪徐晓艳李萍余华魏东芝
- 关键词:东莨菪素白花败酱流行性腮腺炎环烯醚萜类常用中药
- 纤细薯蓣灭螺效果及其毒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纤细薯蓣的杀螺效果和毒性。方法采用纤细薯蓣的根粉,设置不同剂量进行钉螺的浸杀和喷洒试验,观察杀螺效果;进行小鼠、家兔和鱼的毒性试验,并观察其对植物的毒性。结果现场80mg/L浸杀,2、3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100.00%;50mg/L浸杀,3、7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0.33%和100.00%。80、50g/m2喷洒30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1.85%、66.90%;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38.4g/kg。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浓度为10mg/L时,3d鱼苗全部死亡。现场施药后植物均无变黄、枯死现象。结论纤细薯蓣根粉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对哺乳动物和植被毒性较低,但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 刘红云曾宪仪黄美姣徐晓艳胡飞徐成俊
- 关键词:钉螺灭螺效果毒性试验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毛冬青提取物及其制剂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剂和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从药用植物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m)中提取分离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以及可工业化应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本发明特...
- 曾宪仪郭晟陈新菊钟小群利家平徐晓艳郑国安李萍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