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婷

作品数:24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六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心力衰竭
  • 10篇衰竭
  • 10篇充血性
  • 10篇充血性心力衰...
  • 9篇心功能
  • 9篇慢性
  • 8篇起搏
  • 7篇老年
  • 6篇葡胺
  • 6篇起搏治疗
  • 6篇腺苷
  • 6篇慢性充血性
  • 6篇慢性充血性心...
  • 6篇老年慢性
  • 6篇老年慢性充血...
  • 6篇环磷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激素
  • 4篇环磷腺苷

机构

  • 18篇武警上海总队...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5篇解放军322...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山西医学院
  • 4篇武警江苏总队...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三二...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省心血管...
  • 1篇解放军第32...
  • 1篇太原市第四人...

作者

  • 24篇张婷婷
  • 22篇张贵生
  • 12篇李隆贵
  • 10篇瞿玲玲
  • 6篇陆燕
  • 5篇马锋
  • 3篇秦士新
  • 3篇陈湘清
  • 2篇周坤
  • 2篇俞华
  • 1篇李天亮
  • 1篇张庆成
  • 1篇陈艳丽
  • 1篇荣蓉
  • 1篇荣容
  • 1篇陆乐

传媒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医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成药
  • 1篇新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及心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变化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CHF患者36例(CHF组)和健康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素(TSH),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CHF组T3水平和LVEF、CO明显低于对照组,rT3和LVEDV、LVESV显著升高,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其变化越明显。结论:TH变化对CHF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张贵生翟玲玲俞华周坤陆燕张婷婷李隆贵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甲状腺激素心功能
经锁骨下静脉植入永久性起搏器356例被引量:1
2005年
张贵生陈湘清张婷婷马锋李隆贵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永久性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永久性起搏器静脉植入缓慢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B(倍他乐克)、S(麝香保心丸)和BS组,倍他乐克根据心功能确定首服剂量,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环核苷酸(环磷腺苷、环磷鸟苷)、NE、ANF和心脏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胸比例。结果BS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B组和S组。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麝香保心丸合用治疗CHF,可以取长补短,明显优于β受体阻滞剂或麝香保心丸的单独应用。
张贵生陈湘清李隆贵张婷婷
关键词:倍他乐克麝香保心丸环核苷酸去甲肾上腺素心钠素
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慢性CHF病人心功能、血浆胱抑素C及脑钠肽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MAC)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功能和血浆胱抑素C(Cys-C)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CHF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AC 1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内静脉输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Cys-C和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VD、LVS明显缩小,LVEF、CO显著增加,血浆胱抑素C和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C可改善老年慢性CHF病人心功能,降低血浆胱抑素C和BNP水平,治疗CHF疗效显著。
张贵生张婷婷瞿玲玲
关键词: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环磷腺苷葡胺脑钠肽
右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4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采用右室流入道和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观察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右室流入道起搏组44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42例,分别观察两组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和6个月时的起搏参数、并发症、心电图QRS时限和心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不同时期起搏参数、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室流入道起搏组心电图QRS时限明显短于右室心尖部,心功能改善也显著优于右室心尖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改善随起搏时间延长呈逐步好转趋势,而心电图QRS时限不同时期时限较固定。结论采用右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其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传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贵生荣容张婷婷马锋李隆贵
关键词:起搏治疗右室心尖部心功能
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环磷酸腺苷葡胺(MCA)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例CHF患者随意分为两组:对照组(n=21)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n=25)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将MCA1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外周血中心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LVEF、CO均有所上升,LVDd和外周血BNP、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LVEF、CO、LVDd和外周血CRP、BNP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总有效率可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治疗CHF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张贵生张婷婷瞿玲玲陆燕
关键词:环磷酸腺苷葡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MI 200例临床观察
2008年
目的通过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观察其优缺点及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临床确诊为AMI患者396例,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介入(TRI)组200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196例,观察两组手术介入治疗时间、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TRI组200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26例(63%),多支病变74例(37%),其中完全闭塞性病变66例(33%);TFI组196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20例(61%),多支病变76例(39%),其中完全闭塞病变63例(32%),两组病例基本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局部麻醉到手术结束,TRI组为30.2±6.4min,TFI组为29.6±0.3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组血管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8.9%,而TFI组血管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均为9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天数比较:TRI组为2.5±0.9天,而TFI为5.7±1.6天,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比较:TRI组发生桡动脉痉挛6例,局部血肿4例;而TFI组出现局部血肿13例,动静脉瘘3例,假性动脉瘤4例,迷走神经反射16例,排尿困难18例,腰痛9例,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且住院天数短,经济实惠,方便易行,故经桡动脉行PCI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张贵生张庆成张婷婷马锋李隆贵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
2011年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随意选用4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A组(n=28);起搏时QRS时限≥133ms的分为B组(n=16),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衰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张贵生张婷婷李隆贵
关键词:起搏治疗QRS时限心功能
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辅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老年慢性CHF患者随机分为A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辅用甲状腺片20mg/d;B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分别检测血浆T3、T4、rT3、TSH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治疗前A、B两组T3、T4低于正常,尤以T3明显,rT3增高,TSH多正常。经治疗2周后A组T3、T4均有显著升高,rT3下降,与B组比有显著意义(P<0.01),TSH无变化。心功能改善也明显好于B组:A组临床心功能提高Ⅰ~Ⅱ级,CO、LVEF明显增加,LVEDV、LVESV显著缩小。结论:老年慢性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用小剂量甲状腺素安全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贵生瞿玲玲秦士新俞华张婷婷
右心室流入道起搏QRS波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QRS时限对心功能的影响及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6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采用右心室流入道起搏治疗,将患者起搏时QRS时限<133 ms者入为A组(34例);起搏时QRS时限≥133 ms者入B组(30例),测量起搏器植入时、起搏3个月和6个月不同时期,QRS时限、血浆心钠肽(BN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术后即刻检测两组QRS时限、BNP值和心脏超声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QRS时限、LVDd、BNP,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EF、SV、CO,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右室流入道起搏部位QRS时限和心功能密切相关,QRS时限越宽,心功能纠正就越不明显或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反之,QRS时限越窄,心功能改善就越明显。
张贵生张婷婷李隆贵
关键词:起搏治疗QRS时限心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