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圣旭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髓
  • 12篇干细胞
  • 8篇自体骨髓干细...
  • 8篇骨髓干细胞
  • 6篇缺血
  • 6篇自体
  • 6篇自体骨
  • 6篇自体骨髓
  • 6篇细胞
  • 5篇手术
  • 5篇自体骨髓干细...
  • 5篇细胞移植
  • 5篇骨髓干细胞动...
  • 5篇干细胞动员
  • 4篇血性
  • 4篇脑缺血
  • 4篇脑损伤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移植
  • 3篇造血

机构

  • 15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张圣旭
  • 15篇步星耀
  • 13篇刘猛
  • 13篇李志营
  • 7篇程培训
  • 6篇张峰
  • 3篇张永福
  • 3篇姜金豆
  • 1篇李玉
  • 1篇柴昌
  • 1篇郭锁成
  • 1篇李太平
  • 1篇张建国
  • 1篇陈书连
  • 1篇李六一
  • 1篇周长江
  • 1篇张万宏
  • 1篇梁庆华
  • 1篇吴恒浩
  • 1篇周伟

传媒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创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治疗脑创伤(TBI)的疗效、机制及治疗时机。方法SD大鼠参照Feeney方法制作TB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自体BMSCs动员TBI急性期治疗组(B组)和亚急性期治疗组(C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和电迷宫试验检测大鼠脑功能,脑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estin和Ⅷ因子抗原,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B、C两组大鼠NSS评分、电迷宫试验错误反应次数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B、C组创伤早期脑组织水肿和坏死面积及晚期神经瘢痕形成均少于A组;B、C组BrdU+GFAP荧光双标阳性、BDNF表达和微血管计数均较A组显著增多(P<0.05),B组较C组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Nestin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而细胞凋亡数较A、C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动员的自体BMSCs向脑创伤组织区聚集、增殖、分化,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与TBI修复,改善大鼠脑功能;自体BMSCs动员治疗急性期和亚急性期TBI均有效,急性期疗效优于亚急性期。
刘猛步星耀程培训张圣旭李志营张峰
关键词:脑损伤骨髓祖代细胞造血干细胞动员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发现,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有协同作用。实验拟验证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选择2003/2004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干细胞移植治疗中心收治的7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男52例,女26例,年龄18-52岁。其中颈髓损伤12例,胸髓损伤46例,腰骶髓损伤20例,损伤1周至60个月。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并要求采用该方法治疗。无菌条件下,自患者髂前上棘及髂后上棘通过骨髓穿刺抽取骨髓,分离、纯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患者自体腓肠神经作为周围神经移植供体,将自身腓肠神经应用显微外科方法去除外膜、束膜,并剪神经,使神经组织的质地、外观类似于马尾组织,将其排列呈多条状、纵行植入已切开的脊髓处或原囊肿腔内,然后用分离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焊接移植的神经,对患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周围神经移植治疗,术后给予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应用,疗程为1个月,以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实验评估:通过电话随访和患者定时回医院复查的方式,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1年。术前、术后和随访按国际截瘫医学会评分标准ASIA评分标准评分,评分的增高表示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的功能的恢复。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影像学等方面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除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其余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原有症状改善情况,未出现明显不良毒副反应。患者术后ASIA评分的平均数较术前提高。37例出现运动、感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方面的不同改善,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9例出现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改善,6例无变化,1例死亡;在随后的1年随访中,除2例失访外,�
李志营步星耀张圣旭梁庆华李太平陈书连李六一赵耀武翟亚平张永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围神经脊髓损伤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成年雄性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0只,随机分成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和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各20只,分别在1周后经颈动脉将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的2×106骨髓间质干细胞悬液和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植入脑缺血大鼠体内。术后每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后1,2,3,4周分别取受损伤脑组织,检测不同时间点体感诱发电位与组织病理学,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在移植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水肿明显减轻,体感诱发电位在各时间点的恢复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保护性因子有关。
张峰步星耀张圣旭李志营刘猛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骨髓间质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诱发电位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均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两者的疗效与治疗机制是否存在区别还不清楚。目的:比较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效果,并以定性定量化指标评价。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完成。材料:10周龄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40±10)g,用于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方法:动物造模前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0mg/(kg?d)×3d后抽取自体骨髓,体外分离自体骨髓干细胞;NYUImpactor制作脊髓损伤模型。90只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只。动员移植组:应用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mg/(kg?d)×7d;手术移植组为损伤局部移植0.3mL(1×1010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给予相同体积(0.3mL)的生理盐水。各组均从术前3d开始,连续10d腹腔注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0mg/(kg?d)。主要观察指标: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检测伤后3d,1,2,4,8周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伤后1,2,4,8周通过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检测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判断脊髓损伤和恢复程度;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脊髓损伤组织细胞结构变化及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分布表达。结果:①脊髓损伤后1,2,4,8周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BBB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脊髓损伤1,2,4,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降低(P<0.05~0.01),波幅均增高(P<0.05~0.01);动员移�
李志营步星耀张圣旭刘猛程培训张永福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脊髓损伤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自体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和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形态。结果:原代培养的BM-MSCs最佳贴壁时间为3 d,生长性状不一,呈散在圆形细胞群、散在梭形细胞群、克隆圆形细胞群、花带状细胞群、漩涡状细胞群,而传代培养的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性状一致,排列规则,呈饱满的梭行。结论:通过体外非诱导培养获得的自体BM-MSCs,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圣旭步星耀李志营刘猛
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脊髓损伤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动员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SCI患者分别采用BMSCs动员、移植联合辛伐他汀、单独辛伐他汀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测定各组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并行Barthel指数和ASIA评分,神经电生理及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动员及移植组患者ASIA评分和Barthel指数以及外周血CD133+CD34+细胞数分别显著高于其它2组(P<0.05)。未出现1例明显毒副反应。结论:自体BMSCs联合辛伐他汀治疗SCI,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质量,是治疗SCI安全有效方法。自体BMSCs动员较手术移植更简便、无创,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姜金豆步星耀程培训李志营张圣旭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动员辛伐他汀SCI
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大鼠脑缺血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脑缺血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线栓法制作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颞肌贴敷术组、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缺血、BrdU和Ⅷ因子抗原,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颞肌贴敷术组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P<0.01),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病理显示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缺血坏死面积、细胞凋亡数较颞肌贴敷术组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明显减少(P<0.05),后两组细胞凋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BrdU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较颞肌贴敷术组和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组均明显增多(P<0.05),后两组BrdU阳性细胞数、微血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颞肌贴敷术联合自体干细胞动员可通过减少梗死面积,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微循环,减少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增进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改善脑功能。
张圣旭步星耀刘猛李志营张峰
关键词:脑缺血骨髓祖代细胞造血干细胞动员颞肌贴敷术
外科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手术对照组和外科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in-dex(BI)和中国卒中评分(Chinese stroke scale,CSS)。结果: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失访1例;治疗后1个月两组BI和C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外科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张圣旭步星耀刘猛李志营张峰
关键词:急性病造血干细胞动员
脑囊虫病合并脑积水的影像学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积水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诊断明确的73例脑积水型脑囊虫病患者实施了脑室或脑池囊虫摘除术,术后进行抗脑囊虫病治疗。结果:其中13例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不佳,二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6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脑室恢复正常。结论:影像检查是对脑积水型脑囊虫病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积极手术切除脑囊虫,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术后再进行抗囊虫治疗,必要时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临床效果明确安全。
刘猛张圣旭步星耀张建国柴昌周伟李玉郭锁成邢亚洲张永福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动员移植与手术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CI)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90只,建模前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50mg·kg-1·d-1×3d后抽取自体骨髓,体外分离自体BMSC;New York University(NYU)Impactor制作SC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动员移植组、手术移植组各30只。动员移植组应用G-CSF皮下注射,20mg·kg-1·d-1×7d;手术移植组为损伤局部移植0.3ml(1×107个/ml)BMSC。采用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SEP和MEP检测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判断SCI和恢复程度;脊髓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rdu、GFAP、BDNF、NSE和FactorⅧ抗原,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BBB评分1周以后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分别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P、MEP潜伏期和波幅2周后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较对照组有更少的空洞、坏死及GFAP阳性胶质瘢痕组织,较多的Brdu阳性细胞和NSE阳性细胞。BDNF表达和微血管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动员移植组和手术移植组细胞凋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自体BMSCs动员移植和手术移植两种方法均能使BMSCs向脊髓损伤组织区聚集、增殖、分化,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血管生成、减少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与TBI修复,改善大鼠脊髓功能,促进损伤后的脊髓功能的恢复;二者对比,前者更为方便、无创,实用性强,更有可能抓住有限的治疗时机,因而应用前景可能更好。
李志营步星耀张圣旭刘猛程培训
关键词:脊髓损伤骨髓祖代细胞细胞移植动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