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晶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病毒
  • 5篇细胞
  • 5篇肝炎
  • 4篇蛋白
  • 4篇恙虫病
  • 4篇恙虫病东方体
  • 4篇基因
  • 4篇汉坦病毒
  • 4篇肝炎病毒
  • 4篇F蛋白
  • 4篇HCV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4篇虫病
  • 3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氮源
  • 2篇原核表达
  • 2篇生物工程
  • 2篇生物工程专业
  • 2篇苏氨酸

机构

  • 11篇淮阴工学院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宜兴市人民医...
  • 4篇南京军区疾病...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陕西省疾病预...
  • 2篇南京军区联勤...
  • 2篇南京军区军事...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疾病...
  • 1篇东台市疾病预...

作者

  • 20篇孔晶
  • 10篇邓小昭
  • 10篇张云
  • 5篇储春丽
  • 5篇刁振宇
  • 5篇许可
  • 4篇余晓杰
  • 4篇赵玉萍
  • 3篇徐孝东
  • 3篇韦娟
  • 3篇贾建波
  • 3篇岳明
  • 2篇丁伟良
  • 2篇张锦海
  • 2篇王忠灿
  • 2篇周镇先
  • 2篇张矛
  • 2篇曹广文
  • 2篇钱俊英
  • 2篇姚文娟

传媒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广西轻工业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饲料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高校实验室工...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Agricu...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全军生物医药...
  • 1篇江西省科协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htB基因过表达苏氨酸工程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英文)
2012年
[目的]构建了负责运输苏氨酸至胞外的转运蛋白的关键基因rhtB过表达的苏氨酸发酵菌M122,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及pH对该重组菌产L-苏氨酸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的碳、氮源对L-苏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及pH进行优化。[结果]定向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使用蔗糖作为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L-苏氨酸产量为28.1g/L;以(NH4)2SO4或酵母粉作为氮源发酵时,L-苏氨酸产量分别为27.8和28.2g/L,均优于使用其他氮源时苏氨酸的产量。对发酵的最适pH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L-苏氨酸的产生。[结论]确定了苏氨酸发酵菌M122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或酵母粉,最适pH为7.0。
孔晶贾建波吴洁赵玉萍陈军
关键词:L-苏氨酸碳源氮源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被引量:3
2011年
阐述了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贾建波赵玉萍孔晶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
HCV F蛋白的表达、纯化与临床作用初探
目的:HCV C蛋白编码序列在翻译时发生核糖体读码框移位产生F蛋白。F蛋白在HCV不同基因型的高度保守性和在患者体内抗体的存在,显示其在HCV生命周期中起重要作用。 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HCV 1b...
孔晶邓小昭张云王忠灿
关键词:丙肝病毒HCV感染F蛋白表达纯化
文献传递
dtsR1基因缺失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2012年
利用基因敲除的方法将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定向缺失dtsR1基因,构建△dtsR1突变菌株,分析其在无诱导条件、添加吐温-40及生物素限制条件下菌体的生长和谷氨酸生产情况,并与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无诱导条件下,△dtsR1突变菌株能够引发谷氨酸的合成,而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不分泌谷氨酸。在添加吐温-40及生物素限制条件下,△dtsR1突变菌株的谷氨酸产量明显高于无诱导条件下的谷氨酸产量。dtsR1基因的缺失提高了菌株的生长与谷氨酸合成的能力,在无诱导条件下也能促使谷氨酸的合成。
孔晶
关键词:谷氨酸发酵
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复合感染的组织细胞培养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在宿主体内共生情况。方法采用Vero E6细胞体外培养法研究HV、Ot在宿主细胞内共生特征。结果5组感染Veto E6细胞体外培养检测结果发现:先后、同时和单纯实验感染的5组细胞中,HV和Ot先后、同时接种感染组在细胞传至第3代时检测均见有HV和Ot的双重感染,阳性率随传代次数增加而增加。而HV和Ot单纯分别感染组细胞传第2代时即可检测到HV和Ot,阳性率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传代培养中单纯感染组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先后和同时感染组。其结果均用PCR和RT-PCR进行了基因鉴定。结论研究结果提示HV和Ot可在同一宿主细胞内共生,在感染初期有相互抑制作用;对HV和Ot的流行病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邓小昭许可孔晶刁振宇钱俊英谈永飞张矛曹广文张云
关键词:汉坦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宿主组织细胞
同一疫区汉坦病毒、恙虫病东方体共有宿主和媒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汉坦病毒(HV)和恙虫病东方体(OT)在宿主和媒介体内的共生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捕鼠166只、采螨3829只,用组织细胞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宿主和媒介体内分离和检测HV和OT病原体,以及HV.RNA、OT-DNA。结果其中,捕获的105只黑线姬鼠中HV阳性3只,OT阳性2只,HV、OT同时阳性2只;41只褐家鼠中HV阳性2只,OT阳性1只,HV、OT同时阳性1只。从15份双重感染HV和OT阳性鼠体螨中分离到HV病原体2株,OT2株,同时分离到HV和OT有1份。结论HV和OT可同时自然感染并共生于宿主(鼠类)体内,而HV和OT能否同时感染媒介(恙螨)尚待证实。研究结果对HV和OT的流行和预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邓小昭张云孔晶王忠灿杨占清黄尉初苏德茂严国进杨占秋
关键词:恙螨科汉坦病毒恙虫病东方体流行病学研究
用螨原代培养细胞检测螨体内汉坦病毒和恙虫病东方体复合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和恙虫病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Ot)能否同时共生于同一媒介小盾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scutellare)体内。方法采集HFRS和恙虫病混合感染疫区鼠体恙螨和游离恙螨饲养的幼虫、若虫、成虫,蛋白酶消化后作螨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片,用原位RT-PCR分子杂交和PCR法分别检测HV和Ot在培养螨细胞内的分布和定位。结果HV和Ot在感染的螨细胞中多分布于消化系统的上皮细胞、卵巢组织细胞内,且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阳性率增高。结论小盾纤恙螨可同时自然感染HV和Ot。
邓小昭许可蒋春梅王忠灿孔晶刁振宇钱俊英张云曹广文
关键词:汉坦病毒立克次体恙虫热恙螨
5种杀虫剂对家蝇的抗性测定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为有效控制家蝇的危害,了解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采用点滴法,检测家蝇现场品系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均不同:家蝇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属低抗水平,LD50分别为2.917 6、0.013 4μg只/,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属中抗水平,LD50分别为0.029 5、0.003 9μg只/,敌敌畏属高抗水平,LD50为0.131 1μg/只。结论家蝇的现场品系对5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敌敌畏与部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而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相对敏感,应通过交替、轮换和复配使用杀虫剂控制和延缓抗药性发展。
孔晶
关键词:家蝇杀虫剂抗药性点滴法
rhtB基因过表达苏氨酸工程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
2011年
[目的]构建了负责运输苏氨酸至胞外的转运蛋白的关键基因rhtB过表达的苏氨酸发酵菌M122,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及pH对该重组菌产L-苏氨酸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的碳、氮源对L-苏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及pH进行优化。[结果]定向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使用蔗糖作为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L-苏氨酸产量为28.1 g/L;以(NH4)2SO4或酵母粉作为氮源发酵时,L-苏氨酸产量分别为27.8和28.2 g/L,均优于使用其他氮源时苏氨酸的产量。对发酵的最适pH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L-苏氨酸的产生。[结论]确定了苏氨酸发酵菌M122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或酵母粉,最适pH为7.0。
孔晶贾建波赵玉萍任世英
关键词:L-苏氨酸碳源氮源
以报告基因荧光素酶研究HPRE功能元件与IFN-α应答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以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为报告基因,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HPRE)的功能元件(α、β1和β2)对IFNα作用的影响。方法:用PCR法从载体pGEMluc中扩增LUC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中。以含乙肝病毒(HBV)基因组的质粒A01为模板,扩增HPRE(完整的HPRE)、HPREαβ1及HPREβ1β2片段,并分别插入LUC基因的下游。利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分别导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用LUC检测系统检测IFNα作用前后LUC表达活性的变化。结果:经测序证实,重组质粒pcDNA3.0luc、pcDNA3.0lucHPRE、pcDNA3.0lucHPREαβ1及pcDNA3.0lucHPREβ1β2构建成功。检测结果显示,IFNα作用前,HPRE、HPREαβ1和HPREβ1β2均能提高LUC的活性,IFNα作用后,HPRE和HPREβ1β2能明显降低LUC的活性,而HPREαβ1对其表达则没有显著影响。结论:HPRE的功能元件β2与IFNα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功能元件α和β1在IFNα应答中作用甚小,提示IFNα诱导产生的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很可能是与β2结合的,为进一步研究IFNα在治疗HBV感染和慢性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HPRE抑制性结合蛋白的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姚文娟刁振宇邓小昭孔晶周宗安高健张云
关键词:IFN-Α荧光素酶转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