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不明原因呼吸困难患儿的护理被引量:2
- 2009年
- 周雪梅周敏萍
-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患儿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临床治疗效果呼吸道疾病
- 血液病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护理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安全护理。方法对20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血液病患儿做好心理护理、合适的禁食时间、保护性隔离、熟练操作、术中支持、术中监护、术后严密观察。结果 20例患儿均安全完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无出血、缺氧或交叉感染发生。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其中10例患儿肺炎好转出院,择日回院化疗。10例患儿肺炎好转后继续血液病的治疗。结论个性化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为血液病患儿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提供了安全保障,促进患儿舒适,有效预防出血、交叉感染等并发症。
- 闻芳周雪梅林玲张芳徐宏
- 关键词:血液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理
- 小儿支气管镜术后进食时间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术后合适的进食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3年2-5月入住呼吸科两个病区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196例患儿。按入住单、双号病区分组,单号病区为实验组,双号病区为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5h进食,对照组术后3h进食,观察两组患儿进食前有无哭闹、饥饿感、家长焦虑、提前进食现象,及进食后发生呛咳、误吸、呕吐、咽痛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食前不良反应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支气管镜术后1.5h进食的新方案是安全可行的,有助于减少患儿的哭闹、饥饿、减轻家长焦虑,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 闻芳周雪梅林玲周敏萍阐玉英
-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镜检查进食时间护理
- 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的护理
- 2012年
- 总结了对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25例喉-气管-支气管软化患儿的护理措施,认为精心的护理对预防此类患儿发生心衰、窒息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周敏萍周雪梅
- 肺炎支原体与EB病毒混合感染后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被引量:2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合并EB病毒(EBV)混合感染后肺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因肺炎住院治疗且病原学检测MP及EBV均阳性的122例患儿作为混合感染组,并将同期入院的45例单纯MP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P及EBV混合感染检出率为5.51%(122/2 213)。随着年龄增大,混合感染检出率逐渐升高(χ2=84.08,P<0.001)。大叶性肺炎患儿混合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患儿(χ2=37.44,P<0.001)。MP合并高考贝数EBV感染组(高混组)、低混组与对照组三组间比较,高混组ALT及CK-MB升高,大叶性实变发生率高,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P均<0.05)。高混组ALT、CK-MB升高发生率,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高于低混组(P均<0.05)。结论 MP及EBV混合感染可加重肺内外损伤,EBV拷贝数高低是影响MP混合EBV感染后肺炎肺内外损伤程度的重要原因。当MPP患儿临床症状较重、肺外损伤明显时,必要的EBV检测,特别是定量检测可有利于临床正确的诊断及合适的治疗。
- 黄莉张新星顾文婧严永东王美娟陈正荣周雪梅邵雪军季伟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EB病毒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