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翠琬
- 作品数:2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从钱玄同看近代中国汉字改革被引量:1
- 2009年
- 中国近代汉字改革与钱玄同有着重要的关系,他是"五四"时期的国语罗马字运动及简化字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中国近代的汉字改革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今天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
- 卢翠琬
- 关键词:钱玄同汉字改革
- 《易》为群经之首溯源
- 2009年
- 文章列举了关于"六经"的三种主要排列次序,以探讨《易》居"六经"之首排列次序的形成过程,并追溯其形成的原因。认为《七略》以《易》居"六经"之首与当时汉代的整个学术背景及刘歆本人的治学特点有关,这也是后人以《易》居群经之首的根源所在。
- 卢翠琬
- 关键词:《周易》天人之学
- 鳌峰书院经世致用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鳌峰书院是福建清代四大书院之一,是清初程朱理学复兴的重要基地,对福建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强烈的"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不仅培养了众多的封建士子,更为中国向近代化转型作了必要的准备。
- 肖满省卢翠琬
- 关键词:鳌峰书院经世致用
- 俚语与禅趣:“远观”诗的传播与僧俗两界的话语互动
- 2022年
- "远观"诗,今人多认为它是王维的作品。后经学者考辨,它实际出自禅林。从禅籍的语料来源再往前追溯,此诗又可能源自唐代俚语。禅林素有以俗语证禅的传统,"远观"诗从民间进入禅林后广为传播,并衍生出丰富的禅趣;禅趣化后,它又从禅林反哺民间,对世俗生活及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并体现出俚语、禅趣、诗性三线并进或交融的情况。这一生动具体的个案,展示了古代僧俗两界话语互动的良性关系,反映出宋元以来佛教的世俗化、平民化及禅宗话语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
- 卢翠琬李小荣
- 关键词:俚语禅趣
- 《周易》原始要终理念对《出三藏记集》编撰的影响
- 2018年
- 《周易》"原始要终"的思维方式,是我国古代哲学鲜明的传统,它与我国特为发达之历史意识相互契合,并影响了中国古代学者对于学术史的考察与构建。其具体的表现是:以《汉志》为代表的目录学著作已经有了梳理学术脉络、理清学术源流的史学意识。《出三藏记集》的成功编撰,正是在"原始要终"这一理念指导下完成的,僧不仅用此思想来统括全书体例,还在该书中给予多维度的展现。此外这一指导思想,在僧的其他著作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易》与佛的深层融合。
- 卢翠琬
- 关键词:史学意识
- 闽台福文化的多维呈现与多元开发被引量:3
- 2022年
- 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动词的祈福、赐福、保佑;二是作为名词的富贵寿考;三是儒学化“无所不顺”的哲学内涵,即伦理秩序的和谐正当。在闽台地区的社会生活中,福文化主要通过祭祀祈福、器物载福、行善积福等不同形式加以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可以通过搭建“祈·福文化”平台,拓展“造·福文化”领域,创新“享·福文化”内涵三方面来提升闽台福文化的价值。
- 卢翠琬刘建萍
- 关键词:福文化闽台文化交流
- 数字化时代地方高校学报的困境与突围被引量:3
- 2017年
-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学术期刊的出版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改革的时期,这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走特色化改革路线的地方高校学报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的诸多瓶颈,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也困难重重。为摆脱这些困境,地方高校学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突围:融入期刊改革潮流,追上数字化步伐;尝试商业合作,加快数字平台开发;坚持地域特色,联合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经营,完善自身平台。
- 卢翠琬
- 关键词:数字化地方高校学报
- 略论《易》之“洁静精微”被引量:4
- 2008年
- 《礼记.经解》中"洁静精微"一词是孔子对《周易》一书的精确品评,体现了孔子"以《易》为教"的易学观。而宋明理学把《周易》纳入了理学的视野,对"洁静精微"作出了新的阐释。
- 卢翠琬肖满省
- 关键词:孔子宋明理学
- 两宋《金刚经》的传播接受与文学互动
- 两宋是中国佛教出现转折的重要时代。在经历唐代佛学的鼎盛局面之后,宋代僧人义学呈现出相对衰微的局面,但是,宋代佛学自有其别开生面的特殊建树。一是宋代佛教信仰开始走向世俗化、大众化,影响深入到日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二是士大夫佛...
- 卢翠琬
- 关键词:宋代文学双向互动
- “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综述
- 2012年
- 三山吐秀迎宾客,四海贤达聚榕城。2012年1月15日至16日,由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首届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论坛”在闽越古都——福州隆重召开。
- 卢翠琬
- 关键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