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庆全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俗字
  • 2篇合文
  • 1篇段玉裁
  • 1篇训诂
  • 1篇训诂内容
  • 1篇释义
  • 1篇说文
  • 1篇说文解字
  • 1篇说文解字注
  • 1篇契约
  • 1篇契约文书
  • 1篇注释
  • 1篇注释研究
  • 1篇注音
  • 1篇误释
  • 1篇解字
  • 1篇考释
  • 1篇考索
  • 1篇《说文解字注...
  • 1篇辨正

机构

  • 7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抚顺师范高等...

作者

  • 7篇卢庆全
  • 2篇黑维强
  • 1篇赵金丹

传媒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安康学院学报
  • 1篇励耘语言学刊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注释研究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是专门对杜牧诗歌进行注释的一部著作,总的说来,冯集梧《樊川诗集注》对于研读杜牧诗歌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尝试从训诂学的角度来分析《樊川诗集注》,总结《樊川诗集注》注释的内容及特点,以期对研究古典诗歌和古文...
卢庆全
关键词:注释研究
文献传递
贵州民间文书“■”类合文考被引量:3
2016年
“■”见于贵州清水江契约文书,是由“■”和“呈”构成的合文,“■”为数字“八”的筹算数码,“呈”是“成”的借音字。“■”即“八呈(成)”,为“八成色”的缩略语。“■”类合文现象在民间文书书写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卢庆全黑维强
关键词:俗字合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研究
2015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断析"一曰"真伪,阐明"一曰"存废之由;说明"一曰"的行文特点;辨明不同意义在音、形、字属方面的异同;揭示"一曰"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价值;剖析含有"一曰"的字所出引文的作用等。由此,可以看出段玉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贯通古今的历史眼光和普遍联系的哲学品质。
卢庆全
关键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训诂内容
古代民间契约文书“典主”释义考索被引量:1
2015年
在古代民间"典契"中,"典主"一词很多见,这些"典主"的意义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指"出典人",即"发出典当和抵押行为的人";第二种指"承典人",即"承受典当和抵押行为的人"。这两种相对的"典主"意义的产生应是词义自身发展演变规律与古代民间"典契"交易现实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
卢庆全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误释词语辨正
2009年
樊川诗集注》是清人冯集梧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樊川诗》所作的注本。冯集梧注释《樊川诗》用功颇深。凡是《樊川诗》中的名物、舆地、典故、难解的字与词,以及有关唐朝的典章制度,全都注出。当然,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也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对《樊川诗》中诸多词语的误释。从诸多被误释的词语中择取数例进行辨正,其中难免一己之见,谨就教于方家。
卢庆全赵金丹
关键词:误释词语辨正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注音研究
2015年
《樊川诗集注》是清人冯集梧对唐代诗人杜牧《樊川诗》所作的注本。《樊川诗集注》中共有41处注音,运用了直音法、反切、直音加反切等注音方法,注音主要来源于冯集梧的自注、征引文献和使用原注。从《樊川诗集注》的注音全貌,可知冯集梧在《樊川诗集注》注音方面所用精力不多,虽注重与校勘相结合,却也存在当断不断、前后不符、逻辑不通等不足。
卢庆全
关键词:注音
贵州契约文书俗字“(文艮)”考释被引量:4
2015年
"(文艮)"起初当是"文"(即"纹")"艮"(即"银")二字的合文,从清乾隆十六年(1751)开始,这种用法便盛行于贵州契约文书中。至民国二年(1913)始见有"(文艮)"被借用作"银"字。在五种贵州契约文书中,总计有"(文艮)"1528例,除49例因时间不清、语境不明无法确释外,用作"纹银"者1 376例,用作"银"者103例。因此除去那些借用作"银"字的"(文艮)"例,将"(文艮)"释读作"纹银"应是妥当的。"纹银"是清代通行的一种标准银两,成色较高,以大条银或碎银制成,形似马蹄,表面有皱纹。"(文艮)"有"■"、"■"、"■"、"■"、"■"、"(又良)"、"■"、"■"、"艰"等异体形式。
卢庆全黑维强
关键词:俗字合文考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