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航
- 作品数:47 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60例(60只眼)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无眼底病变者50例(50只眼)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炎症指数和血小板参数,以及试验组中不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型患者炎症指数和血小板参数,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PLR、SII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混合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合并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SII水平较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囊样水肿患者高(P<0.05);三种分型患者NL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PLR、SII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风险呈正相关(P<0.001)。结论:PLR、SII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风险相关,临床可根据其水平的变化来评估预后。
- 黄娇修巍威宋先德路航
-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
- 以系统科学为指导 改革有机化学实验课
-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对实验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验教材、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系统改革,取得一系列教学成果。
- 王陆黎路航张天斌丁长江
-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验教学教育改革
- 文献传递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3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ETDRS视力表、彩色眼底像、FFA及OCT等检查结果确诊的湿性AMD62只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 g/L的康柏西普0.5 mg,随访(9.53±2.16)个月,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1、3、6、9、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ETDRS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病灶渗漏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视网膜厚度和ETDRS视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次数为1~5次,平均治疗次数为3.05次.62只眼治疗后末次随访检查时,ETDRS视力平均字母数为(50.20±12.87)个,较治疗前平均字母数增加26.20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6,P<0.01).视力增加≥15个字母者33只眼(53.23%);视力增加≤0个字母者2只眼(3.23%).OCT检查显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为(223±74) μm,与治疗前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P<0.01).CNV渗漏停止者34只眼(54.84%);渗漏减少者23只眼(37.10%);无明显改变者5只眼(8.06%).注射后共有2只眼出现轻度眼压升高,均在1周内降至正常.随访期间未见与注射及药物有关的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AMD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提高患眼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抑制新生血管渗漏,减少再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 路航崔璟琳董辉骆滨江修巍威李慧美
-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玻璃体内注射
- 人参三醇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人参三醇皂苷(PT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PTS(22.5、45、90 mg/kg)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缺血30 min再灌24 h;手术前ip给药,连续7d;观察给予PTS后MIRI大鼠心电图ST段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H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45、90 mg/kg PTS能显著降低MIRI模型大鼠ST段和血清CK-MB、c Tn I、IL-6、TNF-α水平,改善心肌形态结构的损伤程度,增加心肌组织Nrf2和HO-1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PTS对MIRI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Nrf2及其下游靶基因HO-1表达,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炎性反应。
- 路航王泺璎王秋静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超微结构
- 物理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方法的设计与实践被引量:7
- 2011年
-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物理化学实验课设计了新的成绩评定方法,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理论水平的综合素质。经过实践检验,该评定方法基本实现了实验成绩反映实验能力的教学理念。
- 许海路航刘晓冬
-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 血府逐瘀颗粒对麻醉犬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颗粒(XFZHYG)对急性心肌缺血犬冠脉循环和血清中乳酸(LA),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脂质(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24只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药血府逐瘀口服液(XFZHYO)5.0 g·kg-1组,XFZHYG 2.5,5.0 g·kg-1组。采用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犬心脏冠脉循环参数;血清中LA、FFA、MDA、SOD、GSH-Px的变化。结果:XFZHYG 2.5,5.0 g·kg-1可降低冠脉阻力(P<0.01,P<0.05),增加冠脉流量(P<0.05),降低血清LA,FFA及MDA含量(P<0.01,P<0.05),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5)。结论:XFZHYG能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路航王秋静刘芬刘洁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冠脉循环血清酶
- 康柏西普辅助23G玻切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应用康柏西普辅助23G玻切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共52人58只眼,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辅助组30例,术前3-7天给予玻璃体腔注射10mg...
- 路航
-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 1998年
- 活血化瘀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张大矛李伟王立平路航(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齐齐哈尔16100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归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视直如曲”等症。本证首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王肯堂引录《梦溪笔谈》的描述:...
- 张大矛李伟王立平路航
- 关键词:中浆活血化瘀中医药疗法视网膜病变
- 2014 AHA/ACC/HRS房颤指南对我国抗凝治疗的启示被引量:13
- 2015年
- 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律学会(HRS)于2014年3月28日联合推出了最新的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1]。近几年所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房颤的患病率为0.77%。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比无房颤者上升近5倍,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的病死率几乎是无房颤卒中者的2倍[2]。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卒中风险增高的患者.
- 路航余欣李丹丹赵昕
- 关键词: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抗凝治疗
- 氟罗沙星静脉给药对小鼠腹腔感染的保护作用和毒性实验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大肠埃希菌、金葡球菌分别感染小鼠腹腔后 ,氟罗沙星静脉给药 ,以诺氟沙星为对照 ,观察并评价氟罗沙星体内保护作用及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内注射致死菌量 ,静脉给药 ,用Bliss法分别计算各组小鼠感染后半数有效剂量及 95%可信限。结果 :氟罗沙星对大肠埃希菌、金葡球菌感染小鼠的静脉给药 ED50 分别为 0 .343mg/ kg,4 .597mg/ kg。两种细菌对小鼠感染的静脉给药保护效果优于诺氟沙星且毒性低。结论 :氟罗沙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新抗菌素 ,值得研制和推广使用。
- 王秋静路航杨世杰
- 关键词:氟罗沙星静脉给药小鼠腹腔感染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