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 作品数:36 被引量:247H指数:8
- 供职机构: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桥子沟流域“1987.4.19”暴雨洪水及土壤侵蚀调查分析被引量:5
- 1995年
- 桥子沟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1987年4月19日,该流域突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此次暴雨降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所形成的洪水历时短、峰值大。土壤侵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造成该流域坡面总侵蚀量20190t,平均侵蚀模数为8738t/km2;造成该流域沟道总侵蚀量7087t,侵蚀模数为50860t/km2;坡面和沟道侵蚀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4%和26%。效益计算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人工草地、人工林地和水平梯田分别减蚀43.0%、34.4%和100%,梯田的拦蓄效益非常显著.
- 王宏康学林
- 关键词:暴雨洪水土壤侵蚀
- 渭河流域灌区引水引沙调查分析
- 1992年
- 渭河流域引水灌区(不包括蓄水、地下水等灌区)的引水引沙量及灌区水沙运行规律对渭河治理和灌区合理用水用沙、发展农业生产关系重大。1987~1991年,天水水保站对该流域引水灌区1959~1989年的引水引沙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 赵有恩王宏
- 关键词:渭河流域灌溉农田引水量
- 葫芦河流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初析被引量:1
- 1994年
- 通过流域34年实测水文资料及水利、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典型调查资料,采用“水文法”和“水保法”分别分析计算流域20年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综合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其结果为:用水文法计算,其平均减水效益为22.3%,消洪效益为17.7%,减沙效益为21.2%;用水保法计算,其减水效益为11.8%,减沙效益为20.7%,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可以作为该类型区流域规划治理宏观决策的科学依据。
- 王宏张智忠赵有恩
- 关键词:水土保持泥沙
- 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问题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黄河源区海拔高,终年寒冷,地广人稀,形成了其独特、原始的自然景观。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径流减少、湖泊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针对该区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提出了保护源区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修复等重要措施。
- 安乐平蔡小春王宏
- 关键词:生态修复黄河源区水土保持
- 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关系研究
-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河龙区间水土流失治理度与减沙效益呈正相关关系。二者关系可以明显分为两个区,其单位治理度的减沙效益基本相等。当第二区的治理度小于15...
- 冉大川刘斌白志刚王宏
- 关键词:减沙效益河龙区间
- 文献传递
- 渭河流域水沙变化的水文分析与计算被引量:6
- 2002年
- 依据渭河流域40多年水文泥沙实测资料,采用经验公式、双累积曲线、不同系列对比三种方法,对渭河上游、中上游及全流域的水沙变化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全流域1970~1996年径流年均减少32.65亿m3,其中降水影响和人类活动作用分别占33.9%和66.1%;沙量年均减少9040万t,其中降水影响和人类活动作用分别占29.2%和70.8 %。
- 王宏秦百顺蔡小春赵俊侠赵光耀
- 关键词:渭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水文分析
- 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及质量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02年
- 依据渭河流域所在县(市)90年代不同的治理水平,在以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1990年土地详查成果和 1996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准,以实地调查为佐证,与相应的统计年报数据比较分析求得各项水保坡面措施面积的保存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得出渭河流域水平梯田、人工林、草地、坝地面积的保存率以及质量状况。
- 马勇王宏赵俊侠杨国礼
- 关键词: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水平梯田人工林
- 厂坝铅锌矿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 2002年
- 厂坝铅锌矿位于秦岭山系西南的陇南山区,为特大型铅锌矿山。该矿区弃渣量大,水土流失危害严重。为此,在该矿区原有水土保持治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体系,对控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效果明显。各项措施实施后,综合治理措施面积达572.45 hm2,工程措施拦渣量2279.34万m3,减少弃渣流失量 2563.47万t,植被恢复率37%,综合减沙效益达到95%以上。
- 秦百顺蔡小春王宏张智忠张守孝辛瑛
- 关键词:水土流失厂坝
- 丘三区典型试验小流域水沙变化原因对比分析
- 2014年
- 依据桥子东、西沟流域1987-2010年24 a实测的降水、径流、泥沙资料,应用统计学原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计算了两条典型小流域不同时段水沙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东沟较西沟年均减少径流量63.29%;减少输沙量66.22%,效果很显著,引起水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坡面水土保持措施和沟道工程配套治理。
- 李莹张海强王宏靳兴兴
- 关键词:水沙变化典型小流域
- 渭河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经验公式初探被引量:3
- 1994年
- 通过对渭河流域1954~1970年水沙资料统计分析和对影响产流产沙因子优选组合,分别建立了8个降雨产流、6个降雨产沙经验公式,并用之计算了流域水利水保措施综合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结果为:1970~1989年共减水464.74亿m3,效益为29.3%;减沙量为11.352亿t,效益为31.9%。为检验计算结果的科学性,采用“水保法”计算了同期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其结果分别为28.8%和32.0%。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所建立的经验公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王宏熊维新
- 关键词:减水效益减沙效益渭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