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风化泥岩
  • 2篇干湿循环
  • 1篇石灰改良
  • 1篇水泥改良
  • 1篇水稳定性
  • 1篇泥化
  • 1篇膨胀率
  • 1篇膨胀土
  • 1篇膨胀性
  • 1篇裂隙
  • 1篇硫酸
  • 1篇硫酸铝
  • 1篇硫酸铝溶液
  • 1篇路基
  • 1篇路基填料
  • 1篇南四湖
  • 1篇结构性粘土
  • 1篇抗剪
  • 1篇抗剪强度
  • 1篇孔洞

机构

  • 4篇河海大学

作者

  • 4篇王亚坤
  • 3篇张文慧
  • 2篇雷文
  • 2篇陈涛
  • 1篇王保田
  • 1篇郑华文
  • 1篇李守德
  • 1篇丁小闯
  • 1篇张福海
  • 1篇张红宇
  • 1篇陈涛
  • 1篇陈亮
  • 1篇赵小龙
  • 1篇李剑超

传媒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水利与建筑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干湿循环效应对风化泥岩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风化泥岩除了一般泥岩的崩解性质以外还受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其强度具有明显的变动特性。如果能够得到风化泥岩的强度随干湿循环的变化规律,可为实际工程需要提供可靠的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意义。因此对广西南宁柳南路段高速公路的风化泥岩进行干湿循环的试验研究,包括干湿循环条件下的直剪试验和CBR强度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干湿循环破坏了土的原有结构,使泥岩结构崩解,凝聚力减小,从而导致风化泥岩的抗剪强度和CBR强度逐渐减小,并且减小趋势随循环次数的增多而减小,内摩擦角也会稍微减小,抗剪强度的衰减主要体现在前两次干湿循环过程中,其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在前两次循环中递减的厉害,但是在后几次循环中变化不大;干湿循环过程中风化泥岩的膨胀率随循环次数逐渐减小,这点是因为风化泥岩结构在崩解的过程中趋于稳定,而且如果有上覆压力的作用时,膨胀率会更小。
王亚坤张文慧陈涛蓝日彦叶琼瑶雷文
关键词:风化泥岩干湿循环抗剪强度CBR膨胀率
用于改良膨胀土的二次溶液喷洒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良膨胀土的二次溶液喷洒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质量为m<Sub>1</Sub>的水玻璃溶于质量为m<Sub>w1</Sub>的水中配置成水玻璃溶液,将水玻璃溶液均匀喷洒到质量为m<Sub...
张文慧郑华文王保田王亚坤陈涛张福海李守德
文献传递
风化泥岩路基填料水稳定性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广西已建高速公路部分路段由于使用风化泥岩开挖料作为路基填料而出现的路面开裂等路基病害,对风化泥岩的基本物理性质和水稳定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在有压及无压条件下探讨其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变形及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风化泥岩水稳定性较差,在有压条件下,上覆荷载对试样的变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样的CBR值及不排水抗剪强度较无压状态下有显著的提高,但经过一定的干湿循环次数后,其CBR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综合试验结果可得风化泥岩是一种不良的路基填料,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试验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风化泥岩等软岩作为路基填料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陈涛张文慧蓝日彦叶琼瑶王亚坤
关键词:风化泥岩路基填料干湿循环水稳定性泥化
南四湖地区结构性粘土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对南四湖地区粘土中裂隙与孔洞的存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土体前期固结应力的计算,指出结构性粘土属于弱超固结土,其结构性的形成不是由于应力原因,而是由于湖堤的水文地质历史,为湖西大堤的加固防渗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选择依据,同时指出结构性粘土具有一定的膨胀性。
雷文陈亮张红宇赵小龙王亚坤李剑超丁小闯
关键词:结构性粘土裂隙孔洞膨胀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