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会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常温磷化液工艺改进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40℃下优化后的磷化液。结果表明,当氧化锌15 g/L、磷酸二氢锌12 g/L、磷酸25 ml/L、氟化钠0.6 g/L、氯酸钾0.3 g/L、柠檬酸0.2 g/L、乌洛托品0.25 g/L、钼酸钠0.18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8 g/L、磷酸锌3.5 g/L、50%硝酸锰3.5 g/L时,磷化膜CuSO_4点滴测试平均时间为78 s,磷化液酸比平均值为23.8。所得磷化液优化配方较其它磷化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大大降低了锰离子的使用量,是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 杨立会谷中芳张珂李小云王晓玲
- 关键词:磷化液
- 靛蓝生产废水中有机物脱除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铁炭内电解法对靛蓝生产废水COD去除率和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质量浓度为15 000 mg/L的废水在铁炭比为0.15∶1、反应流速1 BV/h、铁屑粒径3.5~4 mm、活性炭为小颗粒时,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78.12%和78.81%,该内电解柱的穿透体积为9 BV,使用周期5次.铁炭内电解法与纯活性炭柱吸附法、活性炭搅拌吸附法相比有较大优势,为后续的混碱回收操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 张珂杨立会王晓玲谷中芳李小云
- 关键词:铁炭内电解法COD去除率
- 新型脱脂剂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常温下化学脱脂法实验所得脱脂剂。结果表明氢氧化钠10 g/L、硅酸钠8 g/L、碳酸钠6 g/L、多聚磷酸钠3.75g/L、焦磷酸钠1 g/L、柠檬酸钠8 g/L、磷酸钠10 g/L、表面活性剂12g/L时,脱脂率达到99%。实验所得脱脂剂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防锈性能大大提高。
- 杨立会谷中芳张柯王晓玲李小云
- 关键词:脱脂剂
- 常温磷化液改进工艺研究
- 2011年
- 研究了40℃温度下实验所得磷化液。结果表明磷化液每升含氧化锌15g、磷酸二氢锌12g、磷酸25mL、氟化钠0.6g、氯酸钾0.3g、柠檬酸0.2g、乌洛托品0.25g、钼酸钠0.1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8g、磷酸锌3.5g、50%硝酸锰3.5g时,CuSO4点滴平均时间78s、磷化液酸比平均值23.8。实验所得磷化液优化配方,较其它磷化工艺温度有所降低,并且大大降低了锰离子的使用量,是一条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 杨立会谷中芳张珂李小云王晓玲
- 关键词:磷化液
- Vc棕榈酸酯制备工艺的研究
- 实验采用浓硫酸直接酯化法制备Vc棕榈酸酯,详细研究了静置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棕榈酸与Vc的摩尔比,搅拌反应时间,硫酸加入量和硫酸浓度对收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较适宜工艺条件及收率为:棕榈酸和Vc的...
- 杨立会
- 关键词:萃取温度产品收率
- 文献传递
- 直接酯化法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的工艺改进
- 2011年
- 维生素C棕榈酸酯是一种新型、脂溶性、无毒无害多功能的营养性抗氧化剂,近几年被国际上认可为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研究表明它的抗氧化效果明显比常用的抗氧化剂BHA、BHT、TBHQ等效果要好,还能与VE等抗氧化剂作用产生增效作用,仅仅需要加入少量,即可对食品起到保鲜作用,而且能延长食品贮存时间,增加食品的营养,安全可靠。因而广泛地应用于油脂、含油食品、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实验以维生素C和棕榈酸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法合成维生素C棕榈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维生素C与棕榈酸物质量的比、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工艺条件优化基础上,研究不同抗氧化增效剂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产品最终收率达到74.52%,产品质量符合GB16314—1996标准。
- 杨立会谷中芳李小云
- 关键词:直接酯化法增效剂收率
- 一种常温高效脱脂剂被引量:2
- 2012年
- 研究了一种常温下使用的化学脱脂剂。结果表明,氢氧化钠10g/L、硅酸钠8g/L、碳酸钠6g/L、多聚磷酸钠5g/L、焦磷酸钠1g/L、柠檬酸钠8g/L、磷酸钠1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g/L时,脱脂率达到99%。试验所得脱脂剂优化配方,较其它脱脂工艺温度有所降低,防腐蚀、防锈性能大为提高,还是一条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工艺路线。
- 谷中芳杨立会张柯王晓玲李小云
- 关键词:脱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