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
- 作品数:4 被引量:13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秋覆盖的保水效应及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设置高(9 000 kg.hm-2)、中(6 000 kg.hm-2)、低(3 000 kg.hm-2)3种不同量秸秆覆盖和平覆、垄覆2种不同方式的地膜覆盖,以全程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秋季雨后覆盖(休闲期加生育期全程覆盖)对土壤水分及春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冬闲期,各覆盖处理(除秸秆覆盖3 000 kg.hm-2处理)的土壤蓄水量分别较不覆盖处理(CK)增加了21.22mm、20.49mm、18.37mm和19.5 mm,使玉米出苗较CK至少提前了3 d。在播种期~大喇叭口期(播后70 d),平覆地膜和垄覆地膜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5.57 mm和15.73 mm;秸秆覆盖6 000kg.hm-2和9 000 kg.hm-2处理平均土壤蓄水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2.05 mm和12.03 mm。秸秆覆盖处理在玉米生长后期土壤蓄水量较对照增加不显著。秋覆盖处理均可促进春玉米个体的生长,地膜覆盖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春玉米生长前期的单株干重、株高和叶面积,秸秆覆盖在生育后期较对照显著提高。平覆地膜、垄覆地膜两个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4.6%、13.9%和11.0%、11.1%(P〈0.05),秸秆覆盖处理增产均不显著。
- 乔灵芝王俊鹏张春韩清芳张惠贾志宽杨宝平
- 关键词:土壤水分春玉米
-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材料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2年
- 为了探索半湿润区沟垄覆盖栽培条件下春玉米田的蓄墒效果和增产增收效应,2009—2010年在渭北旱塬采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设置了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连续2a对土壤水分、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能有效改善土壤的水分利用状况。与传统平作(对照)相比,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0~200 cm土壤平均贮水量分别增加了9.2%和8.6%,液态膜覆盖表现不稳定。2 a玉米平均产量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分别较对照提高19.23%和17.82%(P〈0.05),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1.49%和20.25%;经济效益以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最高,2 a平均纯收益分别较对照增收22.09%和20.44%,而液态膜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可见,覆盖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地膜有良好的蓄水保墒效果,显著增加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生物降解膜可以代替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 张惠李娟贾志宽张涛侯贤清张鹏
- 关键词:土壤水分春玉米渭北旱塬
- 秋覆盖对土壤环境及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本研究采用普通地膜和不同秸秆覆盖量在秋季雨后进行覆盖,分析了秋覆盖对土壤环境、春玉米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覆盖方式对地温的调节作用不同。在春玉米生育前期,地膜覆盖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温度,随着生...
- 张惠
- 关键词: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玉米产量
-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03
- 2011年
-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为该区作物生产及土壤培肥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通过4a(2007—2010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谷子秸秆按3000kg·hm-(2低L)、6000kg·hm-(2中M)、9000kg·hm-(2高H)粉碎还田,玉米秸秆按4500kg·hm-(2低L)、9000kg·hm-(2中M)、13500kg·hm-(2高H)粉碎还田,对照为秸秆不还田,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土壤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及其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各处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24.2%、20.8%、9.5%和50.3%、46.6%、34.8%(P<0.05);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同时也显著提高了0~20cm土层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重,提高幅度达21.1%~23.1%(P<0.05);土壤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在0~60cm各土层内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大小顺序均为高量秸秆还田>中量秸秆还田>低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各秸秆还田处理较CK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碳累积矿化量与不同形态碳素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因此,在宁南半干旱区采用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矿化具有明显作用。
- 张鹏李涵贾志宽王维路文涛张惠杨宝平
- 关键词:秸秆还田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