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业志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气固
  • 3篇气固两相
  • 3篇两相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固两相流
  • 2篇流动特性
  • 2篇值模拟
  • 1篇大涡模拟
  • 1篇叶轮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气固两相流动
  • 1篇气力输送
  • 1篇两相流泵
  • 1篇两相流动
  • 1篇磨损
  • 1篇内流动
  • 1篇内流动特性
  • 1篇接头
  • 1篇节能
  • 1篇节能优化

机构

  • 7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赵军
  • 7篇孙业志
  • 6篇胡寿根
  • 6篇仲志刚
  • 3篇杨晓明
  • 2篇李淼
  • 2篇徐建树
  • 1篇李俊
  • 1篇赛庆毅
  • 1篇胡庆宏

传媒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机械研究与应...
  • 1篇力学季刊
  • 1篇计量与测试技...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雷诺数下90°弯管内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运用FLUENT软件中的RNGk-ε模型对不同Re下圆形截面90°弯管内空气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管内压力分布、二次流动和壁面上压力系数的变化,研究了Re不同时对壁面压力系数的影响.发现在气流进入弯管段后,流场由于流体惯性和分子黏性的相互作用,各个截面上出现了对称的二次流涡对.随Re增大,流体对于管道壁面的压力增大,管内压力损失也在增大.管道壁面上的压力系数随Re的不同差别不大,Re越大,压力系数越小,并且管道外壁面变化比内壁面更加明显.湍流时压力系数沿程变化比层流明显很多,曲率的影响也要强于层流.
孙业志胡寿根赵军仲志刚
关键词:二次流
二维环空管道后台阶突扩流动特性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环空管道后台阶突扩流动是空气正循环钻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了钻探岩屑是否能够顺利上返地面.该模型中对再附着过程的演变进行了大涡模拟(LES).指出在层流状态下主回流区长度随雷诺数Re的增加而增加;过渡流状态时出现内壁二次回流区,角部二次回流区和外壁三次回流区;湍流状态时,随着角部二次回流和外壁三次回流的消失,外管内壁和内管外壁处出现大尺度涡;得出了台阶上游和下游较远处流场层流时为抛物线分布,湍流时近似为对数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湍流情况下流场中大尺度涡结构的瞬时发展和演变过程,以期实现对湍流的有效控制,并为进一步研究气体钻井环空管道内颗粒和大涡的相互作用规律奠定基础.
杨晓明赵军徐建树仲志刚孙业志胡寿根
气固两相输送过程节能优化研究
2009年
气力输送过程试验研究已得压损经验公式及相关实验数据表明,压损最小值处的气力输送风速为临界速度。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MAT-LABR2007b软件的SIMULINK工作环境空间下,本文综合运用模糊控制器等相关运算模块构建气力输送过程控制仿真模型,有效的控制气力输送风速至临界速度处,从而达到节能优化的目的。
徐建树胡寿根赵军杨晓明孙业志仲志刚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节能优化
一种气固两相均匀分流多通接头
一种气固两相均匀分流多通接头,包括一个倒置的漏斗形进料管,下凹球面和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置的漏斗形进料管与下凹球面分体结构,下凹球面与倒置的漏斗形进料管通过法兰连接,出料管沿下凹球面边缘的圆周方向等分设置,连接在...
仲志刚赵军孙业志李俊
文献传递
固液两相流泵的研究热点和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重点阐述了固液两相流泵的研究现状。从内部的流动规律、泵的性能优化、泵的设计、泵的研究手段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4个可行研究方向。
胡庆宏胡寿根孙业志赵军李淼
关键词:固液两相流泵叶轮数值模拟
斜流式通风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人们对风机大流量、高压力的需求,以及加工技术的进步、风机设计方法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斜流风机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分析各种形式斜流风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国内外斜流风机的研究进展,得出了当前斜流风机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并对斜流风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仲志刚赵军赛庆毅孙业志李淼胡寿根
关键词:流动特性
环空后台阶管道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环空管道后台阶突扩流动是空气正循环钻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关键部分,直接决定了钻探岩屑是否能够顺利上返地面。本文采用Euler-Lagrange两相流研究方法,气相湍流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固相采用离散相模型(DPM),固相的湍流耗散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对环空后台阶突扩管道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了气相场大涡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粒径时颗粒在流道中的浓度分布规律、运动轨迹,以及速度场分布规律。这为细观框架下研究气固两相相互作用规律提供了依据。
杨晓明赵军仲志刚孙业志胡寿根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