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业嘉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近代中国银行监管理论依据及目标设定的探讨(1897-1949)
- 2014年
- 银行监管属银行制度的范畴,是银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金融制度形成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具体的银行监管制度也各具特色。构建银行监管制度,要明确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与之相对应的监管目标。文章通过对近代各时期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和监管目标的梳理,窥一斑而知全豹,研究近代中国银行监管思想的发展脉络,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有一定借鉴意义。
- 何业嘉
- 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1978—2014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对1978年以来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发展演变、学科体系建设、代表性成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学科历经奠基、创建和发展三个阶段,在通史性著作、人物思想研究、分支学科专门史研究和各种专题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然而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尚不够成熟,在历史分期、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体例与线索及研究方法等学科建设的重大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这些也构成了学界今后应着重努力的方向。
- 程霖张申何业嘉
- 近代中国存款保证准备制度研究——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
- 2015年
- 存款保证准备金制度是近代中国银行制度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只认为其是一种存款准备金制度,而未从存款保证制度的角度加以解读。文章从理论传播和制度实践两个层面梳理了近代中国存款保证准备制度的发展历程,并阐释了其制度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1)近代中国的存款保证准备制度受到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可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逐步肯定再到学习借鉴的过程。(2)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逐步完善,近代中国存款保证准备金制度的存款保险功能经历了"局部尝试—全面拓展—逐步独立"的过程。(3)虽然近代中国存款保证准备金制度的存款保险功能是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近代中国的存款保证准备金制度只体现出强制性特征,主要原因是:存款保证准备金制度对近代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体系具有"路径依赖"。文章为当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渐进式构建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启示。
- 程霖何业嘉
-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研究
- 2008年
- 存款保险制度具有稳定金融体系、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等功能。通过对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和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的分析显示,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 何业嘉李双
-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道德风险
-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 2015年
- 通过梳理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传播历程,认为以传播内容为标准可分为州立存款保险制度的传播和联邦存款保险制度的传播两个阶段,以传播影响为标准可分为否定、中立和肯定三个阶段。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包括理论影响和现实影响两方面,并最终促成国民政府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列入新银行法。
- 何业嘉
- 关键词:美国存款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