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越云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5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农业
  • 4篇农业类
  • 4篇农业类型
  • 3篇中华文明
  • 3篇文明
  • 3篇旱作
  • 2篇游牧
  • 2篇农史
  • 2篇普米族
  • 2篇家马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2篇村落
  • 1篇移民
  • 1篇饮食文化
  • 1篇早期文明
  • 1篇政府
  • 1篇人畜
  • 1篇日本列岛
  • 1篇戎狄

机构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6篇赵越云
  • 9篇樊志民
  • 3篇郭风平
  • 2篇李文丽

传媒

  • 1篇历史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自然辩证法研...
  • 1篇沧桑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古今农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边疆民族...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旱关系:中华早期文明形成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华夏”意识被引量:6
2016年
对中国农业发生、发展和中华早期文明演进的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某种一致性与相似性,为系统探索农业与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可能性。新石器时代农业发生以来,古代中国南北方各自形成了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两种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在两种农业类型之间产生的"稻旱关系"深刻影响了早期文明进程。具体而言: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自其产生之日起便呈现出相互交流迹象,并以新石器时代晚期在秦岭-淮河一线形成了一片稻旱混作农业区为标志而达到高峰;然而,史前洪水事件与先民平治水土的活动使彼此交流互补的稻旱关系走向分异独立,与平治水土相伴而生的华夏族对苗蛮族的持续打击,则使华夏、东夷、苗蛮之间的族群界限明晰化,从而促成了历史早期"华夏"意识的初步形成。稻旱关系的分异一方面使得史前中国南北格局得以终结,另一方面促成以华夏族为首的"泛北方地区"开始形成,从而为历史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即稻旱关系对中华文明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赵越云樊志民
关键词:农业历史中华文明
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被引量:7
2017年
晚商以前,经过驯化的家马开始被零星引入中国北方地区。但环境的制约和家马利用方式的欠缺,使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晚商以前,先民与马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松散的关系。从晚商时期开始,环境转变与家马"服劳"功能的开发,使家马的本土化历程迅速展开。在中原地区,家马成为拉车的役畜,拓展了旱作农业的内涵,促进了农耕民族的发展;在北方地带,家马成为骑乘的对象,为游牧业和游牧民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两种不同的家马本土化路径,都经历了风土适应、技术改造和文化接纳三个环节,同时衍生出北方地带和中原地区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演变趋向,或是造成中国晚商西周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初动因之一。
赵越云樊志民
关键词:家马晚商本土化
唐虞早夏时期晋西南饮食文化及其变迁
2013年
唐虞早夏时期是中华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晋西南地区先民的饮食结构、食物种类、烹饪工具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稻米从无到有,食用比例逐渐增加;陶鬲逐渐取代釜灶成为主要炊具。整体而言,高度发达的酒文化与盐的使用,也为这一地区在唐虞早夏时期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地农业的长足发展。
赵越云郭风平
关键词:饮食文化
政府与民间的双重构建:两宋农贷体系的历史学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两宋时期,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由国家农贷和民间农贷双重结构组成的较为完备的农贷体系。该体系内各组成部分自发地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分工以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了广泛的支农惠农范围和较强的支农惠农力度。虽然两宋农贷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基于政府与民间的双重构建,两宋时期的农贷体系依然为两宋农业社会的长久维持和稳定运行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赵越云郭风平
关键词:两宋
传统与现代:一个普米族村落生计模式的百年变迁史
农村何处去,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与预设目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着自己的见解,大体来讲,可分为两种:其一为以经济层面的改造为契机实现农村现代化;其二为以缅怀田园牧歌式的农村图景而发思古之幽情...
赵越云樊志民
关键词:农业史历史变迁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
2016年
农业类型的差异是古代中国区分华夏与戎狄、我族与他族的重要指标之一。春秋以前,在中国北方地区先后形成了旱作农业、非典型游牧农业和游牧农业三种具有地域性色彩的农业类型。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商以前,北方地区农业类型的趋同发展与区域内部的频繁交流,是造成华夏与戎狄在族源关系上呈现复杂面貌的原因所在。晚商以来,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甘青地区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率先向游牧农业类型转型导致西戎族群最早成为威胁商周王朝西部边疆的劲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西辽河流域非典型农业类型的分化,使北狄族群出现于山陕北部与燕山南麓地带。
赵越云樊志民
关键词:旱作农业
粟·黍·猪:论原始旱作农业类型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9
2016年
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种养结合的农业结构性组合。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业模式等诸多方面出现的变化揭示出这一时期农业发生的条件已然具备。粟、黍、猪等构成旱作农业类型的农业对象在新石器时代中期诸多遗址的相伴出现表明一种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雏形开始产生。新石器时代晚期和末期以来是旱作农业类型最终形成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北方地区旱作农业类型的逐步趋同;农业生产在人类生业模式中逐渐成为主体;农业结构性组合的逐渐完善;种植制度和饲养策略的理性发展;诸农业对象生产方式的相互兼容;种植业和养畜业构成对象的多元化等。旱作农业类型在北方地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对中国早期文明进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深思与讨论。
赵越云樊志民
关键词:农业类型
农牧关系: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农史考察——兼论历史早期的“中国”边界被引量:1
2016年
历史时期形成的旱作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旱作种植业为主、以养畜业为辅的,种养结合且结构功能较为完整的农业类型;而所谓游牧农业类型是一种以游牧业为主,结构功能并不完整的农业类型。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伴随作为游牧农业因素的家养牛羊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先后出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开始在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形成并逐步发展;至晚商时期开始,家马的出现与用于骑乘,使得上述非典型游牧农业类型或分化、或转型,在晚商西周春秋时期黄河上游—西辽河流域和渭河—黄河中下游流域之间基于农业类型的差异而形成的界限逐步明晰化,形成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农牧关系。农牧关系的形成导致晚商西周王朝的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变动,中原王朝与蛮夷戎狄的界限开始萌发并逐渐明晰,彼此之间的冲突融合促成了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同时,西周王朝关于"中国"的地理边界得以明确,"中国"概念的形成标志着早期国家突破了"华夏"血缘族群认同的唯一纽带,地缘政治认同开始形成,广域王权国家在西周王朝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
赵越云樊志民
原始农业类型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
农业文明史研究逐渐成为农业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文明史研究进入宏观整合阶段。农业史研究和文明史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转折与升华,由此,探讨农业与文明的关系成为可能,也有所必要。对农业史研究进行学术史回顾,并对考...
赵越云
关键词:裂变
文献传递
先秦—秦汉时期中国农业移民对日本列岛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国农业大发展的时代。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农耕文明的优势充分彰显。其泽被范围,逐渐突破了中国大陆,向着与中国仅隔一衣带水的日本列岛蔓延。为逃避战乱与暴政而举家迁徙的中国农业移民,带着本土的农业文明因子,在日本列岛上上演了一部中国先秦—秦汉时期社会变革的海外版余波,并与当地的原住居民一道,开启了日本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弥生时代,对此后的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赵越云郭风平李文丽
关键词:农业移民日本列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