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海霞

作品数:63 被引量:68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污染
  • 10篇环境污染
  • 6篇生态
  • 6篇水环境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实证
  • 4篇协调发展
  • 4篇环境保护
  • 3篇水环境污染
  • 3篇水环境污染控...
  • 3篇资源环境
  • 3篇污染控制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环境污染控制
  • 3篇环境效应
  • 2篇地理
  • 2篇滇池
  • 2篇滇池流域
  • 2篇沿江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南京农业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江苏省环境保...
  • 5篇苏州科技大学
  • 4篇江苏省环境科...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南京市生态环...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市环境保...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管理...
  • 1篇犹他大学

作者

  • 63篇赵海霞
  • 17篇曲福田
  • 14篇朱德明
  • 9篇陈雯
  • 6篇崔建鑫
  • 6篇董雅文
  • 5篇王波
  • 5篇段学军
  • 4篇蒋晓威
  • 3篇陈江龙
  • 3篇诸培新
  • 2篇郭忠兴
  • 2篇于忠华
  • 2篇张效军
  • 2篇王淑芬
  • 1篇秦海旭
  • 1篇欧名豪
  • 1篇黄天送
  • 1篇温小荣
  • 1篇陈诚

传媒

  • 8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环境保护
  • 2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湖泊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生态经济...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色空间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理——以南京都市区为例被引量:15
2020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绿色空间在生态环境维护和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作用逐渐凸显,对区域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并从经济驱动、政府调控、社会生长力等方面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解析其演变机理。结果显示:南京都市区绿色空间集中分布在远郊区与近郊区,中心城区少量零散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梯度特征;总体规模呈减少趋势,近郊区减少最为剧烈,远郊区次之,主要以副城、新城的边缘式蚕食、中心城区及副城内吞式收缩为主,少量的新城穿孔式收缩和廊道式切割为辅。绿色空间格局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驱动影响,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等经济驱动力是绿色空间减少的主导作用力,需求意愿等社会生长力的作用相对并不显著,而规划政策与公共投资等政府调控反而对绿色空间保护与建设具有一定正向作用。
赵海霞王淑芬孟菲牛铭杰骆新燎
地域差异下的环境公平测度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纵观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社会阶层都会对环境产生相同的破坏,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人们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环境风险也并非均...
赵海霞王波
海门沿江地区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区域不合理开发将会引发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建立开发与保护兼容的空间秩序,区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海门沿江地区作为研究案例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确定符合区域要求的格网评价单元,利用约束型和引导型指标叠合判断的方法,将案例区划分为鼓励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和优先保护区域。结果表明,鼓励开发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区、港区这类自然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而生态约束较低的地区;适度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重点中心镇以及一般镇的镇区;适度保护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敏感性较高、发展基础和条件一般的地区;优先保护区域则主要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区。并依据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开发建设强度和时序的建议,可为合理布局沿江城镇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引导。
金志丰赵海霞陈雯
关键词:沿江地区
南京市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从资源、环境、生态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状态法测度了南京市2011~2016年环境承载力状况,并从自然条件、区域发展和管理制度3方面解析影响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南京市2011~2016年间环境承载力状况有所好转,但全市整体仍处于超载状态,主城区超载最严重,其次是六合区、浦口区和江宁区,溧水区与高淳区相对较好.南京市环境承载状态受自然、发展和管理类等多种因素影响,水、土资源禀赋及气象等自然条件对环境承载力起到先天限制作用;人口、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进一步造成压力,且加剧环境承载状态的空间差异性;管理能力上的不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不断提高对超载状况则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孟菲赵海霞牛铭杰秦海旭秦海旭于忠华
关键词:环境承载力
基于预警视角的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参考国家相关指南并结合南京市实际,以区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对南京市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预警视角从资源、环境、生态等维度选取典型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进行针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基础评价和针对农产品主产区的专项评价。采取"短板效应",结合基础、专项评价结果进行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为南京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预警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并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超载因子识别与分析,提出相应的管控对策建议。
秦海旭段学军赵海霞于忠华孙瑞玲孟菲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积极开发生态功能 提高土地综合效益被引量:3
2005年
传统的土地开发仅将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土地开发利用的首要目标追求,而严重忽视土地生态功能的合理开发,导致严重的土地生态失衡问题,对脆弱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本文针对目前土地开发中存在的违背生态规律、过度开发等弊病,提出今后的土地开发必须确立生态优先的原则,从土地的生态属性出发,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优先保护生态功能,合理划定土地生态功能类别,科学地评估经济开发活动昕产生的环境影响,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留足生态空间。
曲福田赵海霞朱德明
关键词:生态功能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及驱动机理被引量:51
2015年
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及影响机理研究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2000-2010年面板数据,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探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转移规律,构建计量学模型,定量地揭示其转移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近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具有空间转移特征,转移方向基本符合沪宁—沪杭甬交通线,呈现由中心城市到外围城市、由集中到分散转移态势;2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受到外向度和劳动力成本拉动,而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均产生重要推动作用。3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已逐渐摆脱依赖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迹象,但污染密集型产业区位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崔建鑫赵海霞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
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乡镇空间功能分区被引量:7
2016年
按提供产品的类别,乡镇尺度空间由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组成,这3部分空间共同承载着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坚持生态保护对发展的约束与支撑功能并存的理念,建立以生态约束为前提,并与开发建设协同推进的分区指标体系、技术方法及应用模式,是生态文明战略下空间功能分区的有益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区雄州街道为案例,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通过对生态约束、农业发展、工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等建设开发适宜性的单项与综合评价的集成,构建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布局的总体架构,实现了街镇空间功能的整合与科学定位;划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设区等四大类功能区,并提出各功能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产业发展导向,为实施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同推进提供了依据。
赵海霞崔建鑫董雅文高俊峰王淑芬
关键词:功能区划
基于文献计量的减污降碳协同减排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6
2023年
开展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协同减排是当前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途径和重要抓手,分析国内外研究热点与趋势,有助于为我国协同减排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提供参考。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的中英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该领域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有一定阶段性,美国和中国发文量较高,其他发文主要集中于欧美与东亚地区国家;除了环境科学类期刊发文较多外,国外的能源类期刊影响力较大,国内则是经济与管理类期刊有较大影响力;国内外研究关注该领域的应对策略和政策及其效应评估,此外国外研究关注排放模拟,国内研究关注特定行业和区域及减污降碳领域的体制机制构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综合考虑区域协同发展背景及多重环境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减污降碳、协同减排的路径及其政策体系。
顾斌杰赵海霞骆新燎朱天源范金鼎
关键词:协同减排可视化分析
江苏省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差异显著。首先对江苏省三大地区间的环境污染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重点对各地区环境污染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苏南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及规模、产业结构、制度及环保科技水平等方面与苏中和苏北地区间差别明显,而且这种差异表现出对环境污染作用机理相反的方向,主要是由江苏省特殊的发展阶段所致,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呈现恶化趋势。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环保政策创新的途径,以缩小江苏省环境污染区域差异,在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条件下,使区域环境恶化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
曲福田赵海霞朱德明张效军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协调发展环保政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